猎场中央的校场突然躁动起来,西皇子身着玄色劲装,腰间佩剑寒光凛凛,带着一队甲士大步走来。他目光如鹰隼般扫过谢鸾音,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太子皇兄,今日这秋猎,莫不是要变成审贼大会?”
太子猛地将谢鸾音往前一推,冷声道:“谢姑娘,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
谢鸾音踉跄几步,正要开口,三皇子突然策马而出,玉笛横在胸前,温润的声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且慢!如此重要之事,岂可在这喧闹的猎场草草决断?父皇若得知,怕是要责怪我们兄弟失了体统。”
西皇子眯起眼,眼中闪过一丝警惕:“三弟这是何意?莫不是要包庇太子?”
三皇子轻笑一声,玉笛指向天际:“方才我观天象,紫微星黯淡,荧惑守心,此乃大凶之兆。若此时贸然处置,恐生变故。倒不如等明日早朝,在父皇与众位大臣面前,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太子皱起眉头,心中暗自盘算。他虽急于扳倒西皇子,但也不愿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在父皇面前贸然行事。
谢鸾音低垂着眼帘,心中却掀起惊涛骇浪。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精心布局,却独独漏算了皇上这关键一环。三皇子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实则首击要害——无论太子和西皇子斗得多么激烈,最终的裁决权,始终掌握在皇上手中。
西皇子突然大笑起来:“好一个观天象!三弟这借口倒是新奇。不过,我倒要问问,谢鸾音,你说我私通北疆,可有真凭实据?”
谢鸾音咬了咬下唇,正要拿出伪造的密信,三皇子却抢先开口:“西皇兄何必着急?若谢姑娘拿不出证据,自然按诬告论处。但若有证据,而我们却在此刻将她处置,岂不是让人说我们心虚?”
太子眼神闪烁,权衡利弊后,终于沉声道:“三弟所言有理。谢鸾音,你且将证据收好,明日早朝,当着父皇的面,一一呈上。”
谢鸾音福了福身,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颤抖:“妾身遵命。”她抬眼看向三皇子,目光中既有感激,又有警惕。这个男人,看似与世无争,却在关键时刻,轻易化解了她的危机,同时也将局势引向了更复杂的方向。
待众人散去,三皇子策马靠近谢鸾音,低声道:“谢姑娘这局布得精彩,却唯独漏了皇上。在这皇宫之中,一切算计,都逃不过父皇的眼睛。”
谢鸾音心中一震,行礼道:“多谢殿下提醒,妾身受教了。”
三皇子轻笑一声:“不必谢我。我帮你,不过是觉得这场戏,若是就此落幕,实在太无趣了。”他顿了顿,又道:“记住,明日早朝,才是真正的战场。太子和西皇子都不会善罢甘休,而你...最好想好退路。”
看着三皇子远去的背影,谢鸾音握紧了拳头。她终于明白,自己还是太心急了。在这权力的漩涡中,想要复仇,仅凭对太子和西皇子的算计远远不够。皇上的态度,才是决定一切的关键。而三皇子,这个看似置身事外的人,恐怕也有着自己的谋划。
夜幕降临,谢鸾音坐在醉仙楼中,望着窗外的明月,开始重新谋划。这一次,她要将皇上、三皇子,都纳入自己的棋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