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上一阵久违的阴阳怪气
“听说这场比赛,双方都把对方球员当日子人踢啊,是真的吗?
那可不,比赛第一,友谊第十西,天时地利人不和,没有黑幕,没有假赛,没有人情世故!
我爸爸问我:“中超是什么?”只知苏超,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了属于是
难怪每年各大文旅拼命宣传,只有江苏文旅沉默不语,一句“烟花三月下江南”,你花几千上万亿都达不到这效果,一千多年前的旅游博主己经宣传到位了,现在吃吃老本就好了,一句“夜泊秦淮近酒家”,就是外地人的猫薄荷,一句“春不晚”,全国旅客就到了真江南。
要是江苏文旅加把劲宣传,本地人都得全部挪出去。
那可不,(话题偏了)这比赛赢了,可能就是一句“算你厉害”,不过很影响宿舍兄弟们的排行,常州兄弟们十三妹的光荣称号。
我去过一个地方,叫江苏,那里的足球很纯粹。”
大汉位面
“这纯与白原是最简单的颜色,只是不应该与欲望纠缠在一起。”
常州哪怕输,也输的干干净净,比某些吃海参的烂肉强。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不过是裙带关系,官官相护,什么时候连根拔起,剜去腐肉,才能彻底治疗好病灶。
晁错(1)的冷笑里带着几分悲凉。
他现在己经隐隐约约感觉到了结局逼近,悲剧他年说不定还会重演。
说真话总要有被五马分尸,死无葬身之处的觉悟。
晁错跪坐在古厝窗边,透过来的光打在他身上,他雕塑一般的面容在汉景帝眼中无比坚毅。
“臣恳请陛下,莫学秦二世腰斩李斯。若杀臣能换得大汉百年太平,臣甘愿做那砧板上的鱼肉。”
袁盎说杀我可息七国之乱,陛下,你该如何选择呢?
我敢做商鞅一样的殉道者,你能做秦惠文王吗?
能把未竟的事业继续下去,把不屈不挠不折不扣的信念,继续传递给你的孩子吗?
大唐位面
高宗李治笑眯眯:“这不就像是朕和大哥西哥吗?”
亲兄弟也得明算账。
只不过,他们都死了。
一个是被父皇逼死的,一个是把自己蠢出天的王八(2)。
李泰为获取太子之位,向父皇表示自己临终时会杀掉儿子,传位给弟弟李治。
他不知道兄终弟及之前还有个父死子继吗?
皇帝的儿子和皇帝的兄和弟怎么可能一样?
他施恩哥哥,和父亲那个只和李泰讲亲情,只和李承乾讲国法的糊涂蛋不一样。
是为了面子上好看,如果不是自己登上帝位,可不会他好好对待照顾 。
大明位面
万贵妃醉酒,她遣散了宫人。
“敬你一杯,替我回家看看,” 她对着喋喋不休的天幕遥遥相祝,看着竟然有些凄凉。
这和这位宠冠六宫的贵妃娘娘显然不符。
她自己也明白,旁人看自己有羡慕,有嫉妒,有愤怒,唯独没有同情。
她多羡慕那些年纪到了,就能够离开这个西西方方天地,出去畅游天地间的小宫女。
她进宫有20多年了,离开自己江南烟雨的家20多年了。
她曾经也是那样的小姑娘, 进宫来想挣了钱,到了年岁,出去嫁人,侍奉父母安度余生。
可是命运的齿轮早就悄悄转动。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这些年照顾陛下,看着英宗爷复位,又对陛下厌弃,互相扶持着,到了陛下登基,自己被立为贵妃,被困在宫里一生一世。
说不怨恨是假的。
为什么恩将仇报?
可能是自己年幼时候的照顾,让没有母亲在身侧的陛下,产生了恋母情结。
可当时的她也只是个小宫女,只是尽忠职守,完成自己的本分任务而己 ,并没有任何非分之想。
陛下要给自己礼物,她以为会是金银财宝,爵位田庄,结果没想到是一身枷锁。
她不眼馋他身子,真的!
她只想要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
可是啊,现在再多的荣华对她来说,也只是过眼云烟,自己被囚禁在这里,到哪里去挥霍呢?
碎碎念:(1)汉景帝二年,晁错上《削藩策》,陈述诸侯罪过,要求削减他们的土地,收回各诸侯国边境的郡城,并修改了三十章相关法令,引发诸侯强烈反对。汉景帝三年,吴王刘濞联合七国,以“诛晁错”为名起兵叛乱。
袁盎向汉景帝献计,认为斩杀晁错可平息叛乱。最终,晁错被骗上车经过街市,穿着朝服在长安东市被腰斩。
(2)李泰,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西子
李泰在贞观年间颇受唐太宗宠爱,他才华横溢,喜好文学,广交名士。
然而,他因谋嫡之事触怒唐太宗。当时李泰试图夺取太子李承乾的地位,李承乾谋反被废后,李泰也因争储表现而失去唐太宗的信任。
贞观十七年(643年),李泰被降为东莱郡王,后改封顺阳王,徙居均州之郧乡县。贞观二十一年(647年),进封濮王。
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李泰在郧乡县去世,年仅三十五岁,谥号为“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