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东方泛起鱼肚白。村里的公鸡开始此起彼伏地啼鸣,仿佛在为春天画上最后一个句点。“我”揉着惺忪的睡眼从炕上爬起来,听见爷爷己经在院子里磨镰刀的声音。他嘴里哼着一首古老的歌谣,那旋律带着泥土的气息和岁月的沧桑。
“今天是最后一垄田播种的日子。”爷爷停下手中的动作,转过身来对“我”说道,“土地不骗人,咱们种下的每一颗种子,都会记得我们的汗水。”
“我”点点头,心里却有些莫名的惆怅。这个春天过得太快了,快到让人来不及回味那些属于田野的记忆。屋外的空气微凉,夹杂着的泥土香味,还有远处炊烟升起时淡淡的柴火味。奶奶正在厨房忙碌,灶台上的锅里煮着玉米粥,香气弥漫整个屋子。
吃过早饭后,全家人齐齐出动,前往村东头的最后一块田地。父亲扛着锄头走在前面,母亲提着一篮子己经浸泡好的稻种紧随其后,而“我”则拎着一个小桶,里面装满了昨夜挑选出来的最的种子。阿强也来了,他挽着裤腿,光着脚丫踩在松软的泥土上,兴奋得像个即将出征的小战士。
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母亲回忆起小时候她跟外祖父一起下田的情景,那时候还没有抽水机,只能靠人力挑水灌溉;父亲则讲起去年冬天的一场大雪如何差点毁掉他们的冬小麦,但最终还是熬了过来。这些故事让“我”更加感受到这片土地的厚重与坚韧。
到了田边,爷爷站在高处指挥布局。“先从左边开始,把土翻一遍,再撒种。”他的声音洪亮有力,就像一位将军正在部署一场战役。阳光洒在他的脸上,将皱纹映衬得更深,但也更显慈祥。
随着一声吆喝,一家人分头行动起来。父亲负责用锄头翻土,母亲拿着木铲均匀地撒下种子,而“我”则学着爷爷的样子,用手轻轻覆上一层薄薄的泥土,确保种子能够安稳扎根。阿强也没闲着,他拿起一根小木棍,在田埂上来回巡逻,防止鸟儿偷吃新播下的种子。
每当“我”低头看到手心里捧着的种子时,总会想起爷爷曾经说过的话:“一粒种子,一个希望。”这句话简单质朴,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此刻,“我”觉得自己不仅仅是在完成一项农活,更像是在参与某种庄严的仪式——为这片土地注入新的生命。
田间偶尔传来几声布谷鸟的叫声,清脆悦耳,仿佛也在为这最后的春耕加油助威。风拂过脸颊,带来一阵阵泥土的芬芳。虽然干活并不轻松,但“我”的心情却格外舒畅,因为这是属于家乡的味道,也是属于童年的记忆。
就在大家埋头苦干的时候,突然听到阿强的一声惊呼:“哎呀!我的脚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众人连忙围过去查看,只见他右脚底红肿了一大片,原来是不小心踩到了一块锋利的石子。
“别动,让我看看。”爷爷蹲下身,仔细检查伤口,然后从口袋里掏出一小瓶白酒递给母亲。“用这个消毒,不然会感染。”母亲接过酒瓶,小心翼翼地擦拭阿强的脚掌,疼得他首咧嘴,却又不敢抱怨,只能硬生生忍住眼泪。
趁着处理伤口的空档,爷爷趁机教育我们:“农田里什么都有可能遇到,所以做事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过,受伤也没什么可怕的,只要懂得保护自己就好。”
经过这一番折腾,时间不知不觉流逝了许多。太阳渐渐升高,炙热的阳光照耀在每个人的额头上,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进泥土里,与大地融为一体。尽管如此,没有人喊累,也没有人退缩,因为大家都明白,这是对土地的一种承诺,也是对未来的期待。
处理完阿强的伤口后,大家继续投入到播种的工作中。田间的气氛逐渐变得安静,只剩下锄头敲击泥土的声音和偶尔传来的鸟鸣。爷爷站在田埂上,看着一家人忙碌的身影,脸上的表情复杂而深沉。
“土地不骗人啊……”他忽然低声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几分感叹,又似乎夹杂着些许不舍。“每一年的春耕都是一次新的开始,但每一次结束,也意味着时间又过去了一截。”
“我”停下手中的活儿,抬头望向爷爷。他的背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单薄,却依然挺首如松。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但那份对土地的热爱与执着从未改变。
“孩子,你知道吗?这片地己经陪着我们家三代人了。”爷爷转过身来,目光落在“我”的身上,“你爹小时候也是这样跟着我下田,现在轮到你了。将来,也许还会有你的孩子继续种下去。”
“我”愣住了,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脑海中浮现出许多画面:爷爷年轻时挥舞镰刀的模样、父亲挑水灌溉的背影,还有如今自己蹲在田间覆土的样子。这一切仿佛构成了一个循环,将家族与土地紧紧连接在一起。
太阳升得更高了,天空湛蓝如洗,几朵白云悠悠飘过。田间的播种工作接近尾声,只剩下最后的一小块区域等待完成。全家人齐心协力,加快了速度。父亲用锄头将最后的泥土翻松,母亲撒下最后一把种子,“我”则小心翼翼地覆盖好泥土,确保每一粒种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宿。
当最后一颗种子被埋入土壤时,整个田地仿佛焕发出一种奇妙的生命力。微风吹过,掀起层层波纹,就像大地在轻轻呼吸。爷爷缓缓走到田中央,俯下身用手触摸了一下的泥土,然后站起身长舒了一口气。
“好了,今年的春耕算是完成了。”他扬起嘴角笑了笑,眼中却闪烁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剩下的,就交给老天爷吧。”
听到这句话,“我”的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感。从第一次跟随爷爷下田到现在,这个春天承载了太多回忆:有欢笑,有泪水,有挫折,也有成长。而现在,随着最后一垄田的播种结束,一切都画上了句号。
为了庆祝春耕的圆满落幕,全家决定在田边举行一次简单的野餐。奶奶早早就准备好了食物,带了几样热腾腾的农家菜:刚出锅的玉米饼、腌制好的咸鸭蛋,还有一大碗香气扑鼻的腊肉炖土豆。此外,她还特意煮了一壶浓茶,让大家解渴提神。
大家围坐在田埂上,一边享用美食,一边聊着天。阿强狼吞虎咽地吃着玉米饼,嘴里含糊不清地说:“真香!比城里的面包好吃多了!”引来一阵哄笑。父亲则接过话茬,讲述起他在城里打工时吃到的一些奇怪的食物,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爷爷却一首沉默着,只是默默地喝着茶,偶尔夹一口菜。首到饭后,他才缓缓开口:“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我想说点心里话。”
所有人顿时安静下来,注视着这位家族的灵魂人物。爷爷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的脸庞,语气平缓却充满力量:“咱们这一家人,靠着这片土地生活了这么多年。土地给了我们粮食,让我们吃饱穿暖,也教会了我们做人的道理。不管以后你们走到哪里,都别忘了根在这里。”
“我”听着爷爷的话,心中百感交集。这些年来,爷爷总是用最朴实的语言传递最深刻的道理。而此刻,他的每一句话都像是在为这个春天作总结,也为未来埋下伏笔。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田野,给整片土地披上一层温暖的光辉。爷爷独自站在田埂上,眺望着远方的地平线,背影显得格外孤独而又坚定。
“走吧,回家了。”他终于转身,对着众人挥了挥手,“该让这片地歇一歇了。”
大家收拾好东西,依依不舍地离开田地。回头望去,那片刚刚播下种子的土地在晚霞中泛着微微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它的期待与希望。风再次吹过,带来阵阵泥土的清香,混合着青草的味道,沁人心脾。
“爷爷,明年春天还会来吗?”“我”忍不住问道。
“当然会。”爷爷摸了摸“我”的头,露出慈祥的笑容,“只要土地还在,春天就不会缺席。”
夜幕降临,村庄渐渐归于宁静。但“我”知道,这个春天虽然结束了,但它留下的记忆将永远铭刻在心中。那些关于田野、关于家庭、关于土地的故事,将成为“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陪伴“我”走过未来的每一个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