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声在晨雾中戛然而止,尘土未散,陆爔髴的目光己落在那名斥候手中的箱子上。他蹲下身,手指拂过箱盖上的刻痕,“兵部”二字清晰可见,却透着一丝刻意的痕迹。
“打开。”
陈九拔出短刀,撬开箱角。银光乍现,整箱银两整齐码放,每锭都印有兵部火漆封印。
“这不可能。”老将皱眉,“兵部怎会私运银两至前线?”
“除非……”陆爔髴缓缓站起,目光如炬,“这不是支援,而是掩人耳目的交易。”
众人沉默。
“继续查。”他下令,“封锁消息,任何人不得外传。”
天色渐明,营地恢复了短暂的秩序。士兵们开始清理战场,搬运尸体、救治伤员,空气中弥漫着焦土与血肉混合的气息。
陆爔髴没有片刻停留,他径首走向粮仓方向。昨夜一场大火虽被扑灭,但外围防线几乎被摧毁殆尽,残垣断壁间满是弹坑与烧焦的木梁。
“还能修吗?”他问身旁的工匠头目。
那老匠人叹了口气:“大人,不是小的不尽力,眼下连铁钉都不够用了。”
陆爔髴眉头紧锁,转身道:“召集所有将领与军需官,半个时辰后议事帐集合。”
议事帐内气氛凝重,众将围坐,军需官摊开账册,脸色难看:“战前储备的木材仅余三成,铁器更是不足五分之一,连麻绳都被火烧毁大半。”
一名副将皱眉道:“可否从附近城镇调拨?”
“试过了。”军需官摇头,“地方官府推诿不说,商人趁机抬价,一车木料要价比平时翻了三倍。”
“岂有此理!”有人拍案而起。
陆爔髴沉思片刻,忽然看向角落里一首沉默的老匠人:“你方才欲言又止,可是有什么想法?”
老匠人抬起头,声音沙哑:“大人,战场上有不少敌军遗弃的武器和马车,那些破损的铁器、车轴、辕杆,若能回收再用,或许能解燃眉之急。”
众人一时无语。
“你是说……拆敌军尸首上的铁器?”一名将领皱眉。
“不是尸首,是战损物资。”老匠人语气平静,“战场之上,死人不会说话,但铁器可以。”
陆爔髴眼中闪过一抹亮光:“可行。”
“可是……”有人迟疑,“这是否太过冒险?若被朝廷知晓,恐惹非议。”
“若等朝廷来救,我们早就死了。”陆爔髴冷冷道,“立刻执行,先派精干小队前往战场回收可用物资,同时组织工匠熔炼废铁,制作简易防御器械。”
命令迅速下达,士兵们开始行动。
几日后,战场上的残骸陆续被运回营地。断裂的长矛被熔铸成钉子,破碎的盾牌拆解为木板,甚至敌军遗留的马车也被拆成横梁与支架,重新用于搭建临时屏障。
效率虽低,却胜在及时。
然而,就在众人稍感安心之际,陆爔髴却始终心绪难宁。夜晚,他独自坐在营帐内,反复那只装满银两的箱子。
“兵部为何在此时运送银两?又是谁下的命令?”
他低声自语,随即唤来陈九:“派人回京,秘密调查此事。务必查清银两来源及背后之人。”
陈九点头离去。
数日后,营地的防御工事初步修复完毕,虽然简陋,但至少能在短期内抵御敌袭。
然而,就在陆爔髴准备巡视新防线之时,一名亲信匆匆赶来,神色紧张。
“大人!前方哨兵发现敌军踪迹,人数不明,正朝我方逼近!”
陆爔髴猛地抬头,眼中寒光一闪:“终于来了。”
他抓起披风,快步走出营帐,却见远处烟尘滚滚,隐隐传来战鼓声。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声低语:
“大人,您真的相信这些残骸能守住营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