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阳之癖:汉文帝与邓通的特殊情谊
西汉初年,长安城的未央宫在晨光中苏醒,雕梁画栋间浮动着薄雾,鎏金兽首衔着的铜灯还未熄灭。彼时的汉文帝刘恒,正枕着一卷竹简,望着窗外摇曳的竹影出神,全然不知,一场命中注定的奇遇即将打破他循规蹈矩的帝王生活。
这天,汉文帝做了个怪梦。梦里,他奋力攀爬一座巍峨的高台,每到即将登顶之时,就会力竭坠落。正当他惊慌失措之际,身后伸出一双手稳稳托住他,顺着手臂望去,只见一个身着短衫的青年,衣带系在背后打了个别致的结。青年冲着他莞尔一笑,那笑容竟比春日里最娇艳的桃花还要灿烂三分。
梦醒之后,汉文帝对梦中青年的面容念念不忘。恰逢当日要去渐台游玩,他鬼使神差地带着几分期待来到此处。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照得众人睁不开眼。汉文帝不经意间扫视人群,突然定住了目光——人群中一个船夫的背影,与梦中托住他的青年如出一辙,尤其是那背后别致的衣带结,简首一模一样!
“且慢!”汉文帝声音不自觉地提高,惊得众人纷纷下跪。那船夫战战兢兢转过身来,汉文帝一看,顿时呼吸一滞。眼前青年生得眉清目秀,肌肤胜雪,一双眼睛清澈明亮,恰似春日里最纯净的溪水,正是他梦中之人!
这青年名叫邓通,本是蜀郡南安人,因精通摇船划桨之术,被选入宫中做了黄头郎(汉代掌管行船的小吏)。面对皇帝突如其来的召见,邓通吓得双腿发软,话都说不利索。汉文帝却越看越欢喜,亲手将他扶起,温言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小人邓通……”
汉文帝一听,心中大喜。“邓”与“登”谐音,“通”又有通达之意,这不正应了他梦中登高得助之事?当下便将邓通留在身边,日日相伴。
起初,邓通不过是随侍左右,陪汉文帝下棋解闷。他虽出身低微,不通诗书,但为人谨慎小心,对汉文帝的伺候更是无微不至。汉文帝批阅奏章时,他就默默磨墨;汉文帝困倦时,他便轻手轻脚地为其捶腿揉肩。渐渐地,汉文帝对邓通的依赖与日俱增,甚至到了片刻都离不得的地步。
一日,汉文帝在宫中设宴,邀请一众宠臣。酒过三巡,汉文帝心血来潮,命人拿来骰子,要与众人玩博戏。邓通自然也在受邀之列,可他哪敢在皇帝面前赢?每局都故意输得一塌糊涂,逗得汉文帝哈哈大笑。一旁的大臣们见状,纷纷投来鄙夷的目光,私下里议论邓通谄媚讨好。邓通却毫不在意,只一门心思讨汉文帝欢心。
更离谱的是,汉文帝听闻有个叫许负的女相士,相术极为灵验,竟把她召入宫中,为邓通看相。许负端详邓通许久,皱着眉头说道:“邓大人虽然眼下富贵至极,可日后恐会穷困潦倒,饿死街头。”
汉文帝一听,勃然大怒:“朕乃天子,天下之物皆朕所有!只要朕在,邓通怎会穷困?”当即下旨,将蜀郡严道的铜山赏赐给邓通,准许他私自铸钱。一时间,“邓氏钱”流通天下,邓通富可敌国,成了西汉首富。
有一回,汉文帝背上生了毒疮,疼痛难忍,宫中御医开了无数药方都不见效。邓通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不知从哪听来的法子,竟俯下身去,用嘴为汉文帝吸吮毒疮。腥臭的脓血混着毒液流入邓通口中,他眉头都不皱一下,反复吸吮。汉文帝大为感动,拉着邓通的手问道:“天下之人,谁最爱朕?”
邓通恭恭敬敬答道:“依臣看,应当是太子最爱陛下。”
汉文帝若有所思,后来竟真把太子刘启召来,让他也如邓通一般吸吮毒疮。太子刘启望着父亲背上的毒疮,一阵恶心涌上心头,差点当场吐出来。可君命难违,他只好硬着头皮凑上前去,只吸了一口,便再也忍不住,别过脸干呕起来。
此事过后,太子刘启对邓通恨之入骨。他暗暗发誓,等自己登基,定要让邓通好看。
汉文帝与邓通的关系,在长安城渐渐成了众人茶余饭后的谈资。有人说,邓通不过是仗着几分姿色,谄媚皇帝,谋取富贵;也有人说,汉文帝与邓通之间情谊深厚,超越了普通君臣。市井间甚至流传起一首民谣:“未央宫里双飞燕,文帝邓通情无限。铜山铸钱天下遍,不知明日是何年。”
然而,好景不长。汉文帝驾崩后,太子刘启即位,是为汉景帝。汉景帝一登基,立刻下令革去邓通所有官职,没收他的全部家产。曾经富甲天下的邓通,转眼间沦为身无分文的乞丐,被赶出长安城。
邓通衣衫褴褛,流落街头,靠着路人施舍度日。他饿得两眼发花,却始终不愿离开长安。他心中还抱着一丝幻想,盼着汉景帝能回心转意,赦免他的罪。可惜,汉景帝对他的厌恶早己根深蒂固,又怎会给他机会?
最终,邓通在饥寒交迫中,饿死在长安城外的破庙之中。临死前,他手中还紧紧攥着一枚“邓氏钱”,眼中满是不甘与绝望。而他与汉文帝那段传奇又荒诞的故事,也随着他的离世,渐渐被人们遗忘在历史的尘埃之中,只在一些野史笔记里,留下零星记载,供后人唏嘘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