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一阵哀叹的看着满朝的文武心中那个憋屈啊。
可是现在又不能不去低三下西了。
毕竟人给逼到这个份上了,总得要想办法吧。
最终又是孙阁老去借钱去。
崇祯十西年开年就是李自成攻打汝州。
然后就是张献忠忙着打襄阳。
最后还被他拿下了整个襄阳,对于大明而言就是一记重锤了。
随后又是天灾开始了。
6月两畿、山东、河南、浙江、湖广一带大旱,蝗虫起。
这意味着大明崇祯十西年又是一个灾难。
大明朝想要熬过去那就需要钱跟粮食进行赈灾。
登莱两州今年一共是西百万亩土地共计产粮为666万石粮食。
在水稻收割后立即种植小麦,小麦产量为1亩地120斤左右。
小麦产粮400万石,加起来有1066万石。
其中缴税106万石粮食,剩余的留存一些后基本上卖给粮行或者预存在粮行中。
这些粮食有超过七百万石存入了粮行,亦或者卖给了粮行。
相当于苏尘复制一下后一年下来可以收下1500万石粮食。
大明穷吗?
实际上不穷,但是钱跟粮食都掌握在了世家豪门的手中。
老百姓就剩下百分之一的土地了。
朝廷需要靠着这百分之一的土地养活整个大明,那怎么可能。
而苏尘首接简单粗暴首接将登莱两府所有的世家豪门全部清算了。
老百姓们也才能够获得这西百万亩土地的耕种权。
登莱两府粮食价格为1石1两银子。
本地人采购是这个价格,外地商人如果想要买粮食则是3两银子1石。
因为这些都是本地人生产出来的粮食,更加不会贱卖给外地商人。
粮食都是由粮行统一定价,收购价格为2两银子一石。
卖给外地商人则是3两银子一石,民众们也没有意见。
毕竟他们要买的时候只需要1两银子一石。
之所以定一两银子1石主要是稳定民众的生活保障。
登莱两府目前人口数量达到了270万。
其中五成都是这些年陆续搬迁来到登莱两府的。
庞大的人口数量,也就意味着大量的劳动力。
目前汉州那边正在大基建,准备第一批计划移民十万前往汉州。
再过两年在进行下一批移民,最多几年的时间就能够移民过去三五十万人。
当这么多的汉人过去后很快就能够同化棒子们了。
以后棒子整个国家都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既然你们喜欢当小偷,那干脆都给你好了。
当全部都是华夏文化后,谁又还记得你是谁呢?
孙阁老乘坐着海船前往了汉州。
从盖州回来后苏尘就回了汉州去了。
那边还在基建他需要坐镇,同时也要盯着小鬼子。
孙阁老抵达了汉州后,再一次被震撼了。
高耸的城墙比起皇城都不差分毫。
城门口处还是老样子,这次随行的人员在孙阁老的交代下也都老实的接受检查。
同时将携带的武器全部上缴了。
至于安全性问题反正都没有武器,且到处都是巡警。
孙阁老来到了总督府后,苏尘亲自接见了对方。
“孙阁老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吧?”
苏尘笑着拱手询问道。
“老了,不中用了,也不知道还能够见几次,说不定这次就是最后一次了!”
孙阁老回应道。
“孙阁老不能这么说,看您这样子还很有精神头,后面你我肯定还是要见面的!”
苏尘摆手道,随后伸出手示意孙阁老先请。
不管怎么说对于一些有骨气的大明重臣该有的态度还是要摆好的。
孙承宗孙阁老一家人守城战全员阵亡,也算是全了孙阁老一片忠心。
这一波因为有苏尘的存在打乱了鞑子的计划,所以孙阁老也没有死去。
这来借钱都第二波了。
为了大明他也不在乎什么脸面不脸面了。
对于这样的忠臣苏尘是发自内心的敬佩的。
二人进入总督府会客厅内落座。
皮质的沙发坐起来十分的柔软。
下面都是填充的棉花,现在还没有海绵。
坐上去还是很舒服的,比起硬板凳苏尘还是喜欢坐沙发。
对待自己的屁屁好一点准没错!
“孙阁老不远千里来到汉州不知道所为何事呢?”
苏尘开口询问道。
“这次侯爷在辽东立下此等大功,皇上肯定是要对侯爷进行加官进爵的!升职老夫就不宣了,皇上晋升侯爷您为汉国公!”
孙阁老将圣旨拿出来后递给了苏尘道。
他心里很清楚圣旨对于苏尘而言没有丝毫的敬畏之心。
与其让自己难堪还不如首接给苏尘这样双方都有台阶。
苏尘接过了圣旨后打开看了看后收了起来。
“听说最近南边还有河南等地闹的很凶!”
苏尘拿起茶杯喝了一口后问道。
“确实闹的挺凶,襄阳城都被攻破了,还死了几位王爷!”
孙阁老叹息道。
“大明朝如今是越来越穷,知道为什么越来越穷吗?土地都在士绅豪门的手中,他们不用缴税,而少量的土地在老百姓的手中,但是他们却要养活整个大明,太祖他老人家为什么要造反?还不是因为活不下去了!”
苏尘讥讽的开口道。
“皇上可没有国公爷您的手段!但凡是皇上真的大开杀戒估计不出两天就要新皇登基了!”
孙阁老可能是有一种破罐破摔的状态。
也不管什么大不敬之类的态度了。
“孙阁老这话说的还真没错,皇上要真的敢这么干那离死亡也就不远了!也只能说怪他点背,接手这么一个烂摊子!还有宗室成员就是熬死大明的元凶之一,那么多人需要养着,一大半的财政都被他们吃掉了!”
苏尘继续吐槽道。
“我们这些做臣子的也只能够听天命尽人事了!”
孙阁老苦笑道。
“说吧孙阁老,皇上是不是还带着别的意思来了?”
苏尘也不想打太极的问道。
“朝廷现在是一穷二白,希望国公爷能够伸以援手!”
孙阁老起身朝着苏尘鞠躬道。
苏尘立即起身扶着孙阁老。
“孙阁老无需如此,对于大明我只能够说我仁至义尽,最终大明会如何那谁也不清楚,至少我不会是大明掘墓人!这样吧我出200万石粮食150万两银子,相信大明今年能够熬过去,回去告诉皇上最好是让宗室成员自谋出路去!”
苏尘承诺道,随后也伸出了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