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脉双星录
道脉双星录
当前位置:首页 > 仙侠 > 道脉双星录 > 第五十八章 神象崩·存无心情反成执

第五十八章 神象崩·存无心情反成执

加入书架
书名:
道脉双星录
作者:
房三善
本章字数:
5836
更新时间:
2025-06-09

茅山玉晨观的静室飘着细雪,苏挽月跪坐在冰蝉玉砌成的蒲团上,指尖掐着“金阙帝君诀”,眉心跳动着细碎的银光。三天前在道盟议上,张承枢掌心刻符的血珠溅在她道衣下摆,那点暗红至今未褪,像朵倔强的梅花开在月白缎面。

“肺神皓华,七魄安宁……”她闭目诵念《黄庭内景经》,识海深处浮现出五方五帝的金色神像。中央黄帝含枢纽正缓缓转动,忽然,神像腰间的玉带纹路竟诡异地扭曲成雷纹形状——正是张承枢画符时常用的“天罡破邪纹”。

“啪!”苏挽月猛然睁眼,掌心己被指甲掐出血。冰蝉玉蒲团传来刺骨寒意,却压不住心口翻涌的热意。自五日前在戏台巷见过九婴分魂化的戏子,她每次存思都会看见张承枢的眉眼混在五帝神像中,连《大洞真经》残卷的字迹都在晃动,仿佛每一个“道”字都在裂开,露出底下藏着的“情”字。

“师妹,”静室外传来清微弟子的声音,“长老说您己闭关七日,该用些……”话未说完便被风雪卷走,苏挽月知道,是掌门师伯在静室外布了“止语结界”。她低头望着腕间的“太素链”,九颗玉珠本应澄澈如霜,此刻却有三颗泛着淡淡粉晕——那是情丝入道的征兆,上清派禁术典籍里说,若让这种浊气侵入神府,轻则走火入魔,重则神形俱灭。

深吸口气,苏挽月再次沉入存神境。这次她刻意避开中央黄帝,观想北方黑帝叶光纪。玄冥之炁化作漫天冰雪,本该冻结杂念,却在识海深处映出张承枢在雷池练剑的模样:他青黑色道袍被雷光染成金红,发尾滴着水,回头对她笑时,眼尾的弧度竟与黑帝神像的衣纹重叠。

“够了!”苏挽月指尖掐破“兑宫位”,鲜血溅在面前的“五帝显像镜”上。镜面应声而裂,五条金龙虚影从裂痕中窜出,却在即将消散时,诡异地聚成张承枢持剑的轮廓。她猛地喷出一口血,染红了胸前的银香囊,《黄庭经》经文在血渍中若隐若现,竟拼成“情丝即道丝”五个小字。

“怎么会……”苏挽月颤抖着抚过镜面裂痕,发现每道纹路都对应着她记忆里张承枢的符咒轨迹。更可怕的是,神府之中,本该端坐中央的“丹元君”(心主神)神像正在融化,取而代之的是半枚破碎的阳平治都功印——那是张承枢在道盟议上震碎的法印残片。

风雪忽然加剧,静室顶的“璇玑图”发出刺耳的嗡鸣。苏挽月踉跄着扶住墙壁,掌心触到冰冷的砖纹,却在瞬间幻觉成张承枢掌心的茧。三天前他为她挡住上清长老的“问心剑”,掌纹里的雷纹至今还烙在她手腕内侧,像道永远褪不去的符。

“道心须如明镜台……”她喃喃念着掌门的教导,却发现镜中倒映的不是无垢道体,而是戏台巷那夜张承枢为她捡玉簪时,睫毛上沾着的金粉。原来最锋利的劫,从来不是外界的妖邪,而是当你拼命想擦掉镜上尘埃时,忽然发现那些所谓的“污垢”,早己融进镜面,成了照见本心的光。

静室门“轰”地被风雪撞开,张承枢浑身是雪地冲进来,腰间法印还泛着未褪的雷光。他看见苏挽月胸前的血渍,瞳孔骤缩:“我在道盟查到,上清‘存神忘情法’若强行压制……”

“别过来!”苏挽月慌忙后退,却撞翻了案上的“五帝灯”。五盏琉璃灯同时熄灭,黑暗中,她听见张承枢急促的脚步声,还有自己紊乱的心跳——比雷法震动更响,比存神钟鸣更清晰。

“挽月,”张承枢的声音突然放软,带着从未有过的颤意,“你还记得在山精附身教民时吗?你说‘外符需借神力,内修方证本心’……”他伸手握住她冰凉的指尖,不顾她浑身发抖,“现在你的本心在告诉你什么?是害怕情丝障道,还是害怕承认,这情丝本就是道心的一部分?”

苏挽月猛地抬头,在他掌心看见自己的倒影:发间玉簪裂了一角,像被雷火灼过,却仍别在鬓边——正如她拼命想摒弃的情丝,越压制,越在道心中刻下更深的痕。识海深处,那座崩塌的五帝神像突然发出清鸣,碎块竟化作点点白气,缠绕着雷纹,在神府中央结成新的神像:左手持印,右手握簪,衣袂间日月同辉。

“原来……”她轻声道,指尖抚过张承枢掌心的雷纹,“存神不是空无,而是照见。”鲜血滴在两人相握的手上,竟不再是腥甜,而是混着艾草与檀香的清冽——那是天师道符水与上清存神炁的共鸣。

风雪渐歇,静室顶的璇玑图重新亮起,却在中央显化出从未有过的星象:两颗主星彼此环绕,中间纠缠着细如发丝的光带,正是方才存神境中情丝与道炁融合的模样。苏挽月忽然想起《九婴劫异录》残页上的话:“道脉如环,情丝为引”,原来早在百年前,祖师便己预见,这被视为“障碍”的凡心,竟是解开天道枷锁的钥匙。

“疼吗?”张承枢看着她苍白的脸,想抽回手,却被她握得更紧。苏挽月摇头,看着他袖口露出的鳞甲状红痕——那是前日在道盟议上,他为护她硬接三记“上清雷罚”留下的伤。原来真正的道心,从不是摒弃伤痛,而是学会带着裂痕继续发光。

静室角落的“神影镜”突然自行修复,镜中映出两人交叠的影子:他的桃木剑与她的五帝簪悬浮在中间,剑穗上的北斗纹与簪头的五帝冠正在融合,形成新的符纹——那是“体用合道”的征兆,也是情丝入道的开始。

“明日随我去雷池吧,”张承枢轻声道,“我想让你看看,天师道的‘五气朝元’与上清的‘徊风混合’,究竟能在雷火中撞出怎样的光。”他指尖划过她掌心的血痕,雷纹与白气同时亮起,在冰蝉玉地面映出星河流转的图案。

苏挽月望着他眼中倒映的自己,终于松开了掐进掌心的指甲。神府之中,那座崩塌的神像己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星空,每颗星子都是她曾刻意遗忘的瞬间:他为百姓画符时的专注,他接她下山时的背影,他在戏台上为她挡下妖邪的雷光……原来这些被她视为“杂念”的片段,早己在道心中种下最坚韧的根。

雪停了,静室漏进第一缕阳光。苏挽月低头看见,两人相握的掌心之间,正漂浮着半透明的光丝,一端系着他的阳平印,一端系着她的五帝簪——那是情丝,也是道脉,更是他们在体用之争后,终于敢于正视的、属于自己的道。

“承枢,”她第一次唤他的名讳,声音轻得像雪融化在春水里,“你说,百年前的双星……是不是也像我们这样,在神象崩塌时,才看见真正的道心?”

张承枢抬头,看见她眸中不再有疏离的霜,只有融雪后的清亮。他忽然想起父亲曾在深夜临摹的手札,最后一句写着:“道心非镜,乃熔炉也。情丝入火,方能铸得真形。”此刻掌心相贴的温度,或许正是这熔炉初燃的星火,虽小,却足以照亮被符咒与存神遮蔽的、最本真的道。

静室外,掌门师伯望着璇玑图上的新星象,长叹一声:“当年陶祖留下‘情丝即道丝’的批注,终究还是应在这代双星身上了。”他指尖抚过袖口的鳞甲旧伤,那是百年前与张玄凌决裂时留下的印记,却在今日,随着苏挽月的神象崩塌,渐渐泛起微光——原来道脉的传承,从来不是固守旧章,而是让每代双星在碰撞中,走出属于自己的、带着情丝温度的道。

雪后初晴,苏挽月望着张承枢发间未化的雪粒,忽然轻笑。这一笑,惊飞了静室檐角的寒鸦,却让神府中的丹元君神像重新凝结,只不过这次,神像胸口多了道细微的裂痕,却有光从裂痕中透出——原来真正的道心,从不是完美无缺的神象,而是敢于接纳裂痕,让凡心与道心在破碎中重生的勇气。

掌心相触的刹那,两人同时听见识海深处传来细碎的清鸣,像符纸遇火的“噼啪”,又像存神时的“钟磬”。那是属于他们的道在觉醒,带着情丝的缠绕,带着体用的交融,在这方静室,在这刻雪晴,正式踏上了与前人不同的、属于他们自己的道脉之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