闷热的盛夏午后,蝉鸣穿透写字楼的玻璃幕墙,书源盯着电脑屏幕上突然弹出的公司内部通报,血液几乎凝固在血管里——他主导的创新项目被紧急叫停,通报中赫然写着“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负责人书源监管不力”。可就在三天前,这个项目还在例会上被总经理点名表扬。
手机疯狂震动,是明轩的消息:“楼下喷泉广场,速来!”书源扯松领带冲出门,经过部门主管周明的办公室时,隐约听见里面传来压抑的笑声。
广场的喷泉溅起细碎水花,明轩捏着一份文件,脸色阴沉得可怕:“有人举报你的项目用劣质材料,附上了模糊的现场照片。最蹊跷的是,举报信首接抄送给了集团安全监察部。”他展开纸张,举报信末尾的匿名落款像一道刺眼的伤疤,“周明最近和安全监察部的王主任走得很近,你说这是巧合?”
书源一拳砸在石凳上:“上周项目竞标,我提出的方案挤掉了周明力推的供应商,他当时就放话要我好看!可现在证据都指向我,该怎么破局?”
明轩翻开随身的战术笔记本,泛黄的纸页上“借力打力”西个字被红笔圈了又圈:“正面辩解只会越描越黑。还记得太极的原理吗?对方用的是‘借势压人’,我们就得‘借势反击’。”他快速写下三个名字:“材料供应商、质检机构、项目团队。”
当夜,书源和明轩潜入办公室。监控录像显示,举报信照片拍摄时间是凌晨两点,而周明的门禁卡恰好在那个时段有使用记录。但仅凭这点无法定罪,明轩敲着电脑屏幕:“我们需要更有力的第三方。”
第二天清晨,书源带着明轩赶往材料供应商的工厂。厂长李建国拍着胸脯:“我们的材料都是通过国际认证的!周明之前找过我,想让我提供假报告,被我拒绝了!”他翻出质检报告和生产记录,“这些都能证明!”
明轩却摇头:“还不够。权威第三方的背书才能一击致命。”他联系了一位在国家级质检机构工作的旧友,对方同意对项目材料进行加急检测。与此同时,书源组织项目团队整理研发日志、实验数据,将整个项目的研发过程梳理成清晰的时间线。
周明显然察觉到了危机,开始在公司内部散布新的谣言:“听说书源贿赂了供应商,那些所谓的证明都是假的。”他甚至煽动部分员工联名上书,要求严惩“违规者”。面对汹涌的舆论,明轩却显得异常冷静:“这是他最后的疯狂,我们的反击该开始了。”
在明轩的建议下,书源主动申请召开全员说明会。会议当天,会议室座无虚席,周明翘着二郎腿坐在后排,嘴角挂着挑衅的笑。书源打开投影仪,首先播放了材料供应商的采访视频,李建国举着质检报告:“我们敢以企业信誉担保,材料绝无问题!”
接着,国家级质检机构的检测报告被投映在大屏幕上,各项数据全部达标。最后,书源调出监控录像,周明深夜潜入项目场地的画面清晰可见。全场哗然,周明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但书源的反击并未结束。他转向观众席:“这段时间,有同事被误导,参与了不实举报。”他的目光扫过那些曾联名上书的员工,“我理解大家对项目安全的重视,所以特意邀请了安全监察部王主任作为第三方见证。”
王主任推门而入,面色严肃:“经过调查,举报信系伪造。更恶劣的是,有人冒用安全监察部名义施压。”他看向周明,“周主管,恐怕你要好好解释一下了。”
周明如遭雷击,张着嘴却说不出话。最终,他因恶意诬陷和违规操作被公司开除。庆功宴上,书源举起酒杯向明轩致意:“这次真是惊险,差点就被周明的阴招毁掉整个项目。”
明轩抿了口酒,目光灼灼:“记住,和小人对抗,不能只靠蛮力。就像打太极,要学会借他的力,再把这股力引向他自己。第三方就是我们的‘杠杆’,找准支点,再难的危机也能化解。”
窗外,夏夜的风裹挟着蝉鸣拂过,书源翻开笔记本,郑重写下:职场的博弈场上,单枪匹马永远敌不过善用资源。当危机来临,学会借力打力,让第三方成为最锋利的武器,方能在暗流涌动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