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制服之道:批量影响群体的核心技巧
深秋的细雨裹着寒意拍打在八建集团项目部的玻璃窗上,书源握着会议记录的手微微发紧。这己经是本月第三次因施工进度延误被甲方点名批评,而坐在会议室角落的老员工周强,正用钢笔敲着桌面,眼神里藏着幸灾乐祸。
“又是周强在搞鬼。”散会后,阿凯把安全帽砸在桌上,震得水杯里的茶叶上下翻涌,“混凝土班组突然集体请病假,设备组说吊车要检修,这些事肯定和他脱不了干系!”
书源翻开藏在抽屉里的《职场攻防录》,祖父苍劲的字迹在泛黄纸页上跳动:“制一贼易,破众局难。若见群体异动,当寻其首恶,断其爪牙,再以利导之,以德服之。” 他着书页边缘,想起入职时祖父的叮嘱:“职场如战场,小人最善借势,你要学会在乱局中破局。”
周强是项目部的“地头蛇”,在公司扎根十年,手下笼络着十几个老员工。他惯用的手段是煽动群体情绪:故意散布对管理层的不满,用“为大家争取利益”的幌子裹挟他人,等矛盾激化后却躲在暗处。这次工期延误,正是他联合几个关键岗位的员工,上演了一出“集体怠工”的戏码。
“阿凯,你去查查这些请假员工的银行流水,重点看周强和他们的资金往来。”书源在白板上画出关系网,“我来准备‘三步破局计划’——先分化,再瓦解,最后重塑团队。”
第二天清晨,书源把混凝土班组的骨干老陈叫到办公室。他没有首接质问,而是递上一杯热茶:“听说嫂子的药费又涨了?”老陈的肩膀瞬间绷紧,这个粗糙的汉子眼眶泛红:“书经理,我也是没办法……周强说只要配合演这出戏,他能帮我申请困难补助。”
“公司的困难补助申请流程我己经帮你提交了。”书源把材料推过去,“但你想过没有?项目黄了,大家都得失业。”他展示着手机里的转账记录,“周强上周刚买了辆新车,而你还在为医药费发愁。”
老陈攥紧拳头:“我听您的!”
与此同时,阿凯带来了关键证据:周强每月都会给几个员工转账,金额刚好是他们请假期间的工资缺口。书源把证据整理成档案,却没有立刻上报,而是开始实施第二步计划。
他召开全员会议,没有提任何矛盾,而是展示了项目提前完工后的奖励方案:除了丰厚的奖金,还会给优秀员工提供晋升机会和技能培训。“我知道最近大家压力大,”书源的目光扫过周强阴沉的脸,“所以我决定,从今天起,管理层轮流在一线值班,和大家同甘共苦。”
当晚,书源和阿凯穿上工装,加入了夜班施工队伍。他们帮着搬运材料,和工人聊家常,听他们吐槽工作中的困难。渐渐地,工人们发现这个年轻的项目经理没有架子,真的在为大家解决问题:申请了更好的劳保用品,调整了不合理的排班制度。
周强坐不住了。他试图再次煽动情绪,却发现大家不再像以前那样附和。当他拿出“好处费”想收买新员工时,对方首接把聊天记录截图发给了书源。
“周师傅,我们谈谈吧。”书源把转账记录摆在桌上,“我可以现在就上报,但我想给你一个机会。”他推过去一份辞职报告,“主动离职,公司会给你体面的补偿;否则……”
周强脸色铁青地签了字。临走前,他咬牙切齿地说:“算你狠!”
清除了“毒瘤”,书源开始实施最后一步——重塑团队凝聚力。他设立了“金点子奖”,鼓励大家参与项目管理;成立互助小组,让老员工和新员工结对子;还定期组织团建活动,让大家在工作之余增进感情。
三个月后,项目提前两周竣工,还获得了甲方的特别嘉奖。庆功宴上,老陈举着酒杯走到书源面前:“书经理,谢谢你不仅救了这个项目,还救了我。”
书源笑着摆摆手,望向热闹的宴会厅。他知道,制服小人只是第一步,真正的胜利,是让曾经一盘散沙的团队,变成了一支有战斗力、有凝聚力的队伍。
深夜,书源在《职场攻防录》上写下新的批注:“破局之要,在于洞察人心。分化瓦解需雷霆手段,凝聚团队当怀菩萨心肠。唯有恩威并施,刚柔相济,方能让众人真心追随,共赴目标。”
窗外的月光洒在书页上,远处的高楼大厦灯火通明。八建集团的项目工地上,新的征程正在徐徐展开,而书源和他的团队,己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