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证迷局:被PS的监控截图
暴雨如注,密集的雨点砸在柏油路上,溅起层层水雾。书源撑着一把黑色雨伞,匆匆穿过街道。霓虹灯在雨幕中晕染成斑斓的色块,他的皮鞋踩过积水,发出“啪嗒啪嗒”的声响。手机在口袋里震动起来,他掏出手机,是好友林川发来的消息:“书源,快来警局,出大事了!”
书源眉头紧皱,雨水顺着伞骨滑落,打湿了他的裤脚。他立刻转身,朝着警局的方向走去。十分钟后,他推开警局的玻璃门,冷气扑面而来,驱散了身上的潮湿与闷热。林川正在大厅里焦急地踱步,看到书源,快步迎了上来。
“怎么回事?”书源问道,目光扫过警局里忙碌的警员。
林川神色凝重,压低声音说:“是陈墨,他被指控谋杀了王老板,现在证据确凿,监控截图清楚地显示他在案发时间出现在现场。”
书源一愣,陈墨是他们多年的好友,性格温和,待人真诚,无论如何也无法将他与谋杀案联系在一起。“不可能,陈墨绝对不会杀人。那监控截图会不会有问题?”
“我也怀疑,所以才叫你来。陈墨坚称自己当时在家,根本没去过现场。”林川说,“但警方那边,只认证据。”
两人来到审讯室,透过单向玻璃,看到陈墨坐在桌前,神情憔悴,眼神中满是绝望。书源心里一阵揪痛,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出真相,还陈墨一个清白。
他们决定从监控截图入手。林川利用自己在媒体工作的关系,搞到了警方作为证据的监控截图的高清电子版。书源是一名资深的平面设计师,对图像的细节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将截图导入电脑,放大、缩小,仔细观察每一个像素点。
“你看这里。”书源指着屏幕上陈墨“身影”的边缘,“这个轮廓的过渡很不自然,正常的监控画面不会出现这种锯齿状的边缘,这很可能是后期合成的。”
林川凑过来,仔细端详:“这么说,这张截图是伪造的?可谁会这么做?又为什么要陷害陈墨?”
为了进一步验证,书源调用了专业的图像分析软件。软件很快给出了分析结果,截图中存在大量不符合正常监控拍摄的特征,包括光影效果不协调、色彩通道异常等,这几乎可以确定是一张经过PS处理的伪证。
确定了截图是伪造的,下一步就是要找出伪造者和动机。书源和林川开始调查王老板的人际关系。王老板是一家建筑公司的老板,在业内颇具影响力,但也因为一些项目纠纷得罪了不少人。通过走访和暗中调查,他们发现王老板的竞争对手李辉近期与一个神秘人来往密切,而这个神秘人似乎对陈墨的行踪了如指掌。
就在他们准备深入调查李辉时,书源的手机突然收到一条匿名短信:“别多管闲事,否则下一个进监狱的就是你。”书源看着短信,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这更加坚定了他要揭开真相的决心。
与此同时,警方那边也在加紧审讯陈墨。尽管陈墨拒不承认罪行,但在所谓的“铁证”面前,警方己经准备将案件移交检察院。书源和林川知道,他们必须加快速度了。
他们决定从李辉的公司入手,寻找更多线索。一个深夜,两人趁着夜色潜入李辉公司的地下档案室。档案室里堆满了文件柜,散发着陈旧的纸张气息。林川负责警戒,书源则快速翻找可能有用的资料。
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书源发现了一个标有“机密”字样的文件盒。他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些项目合同和往来邮件。其中一封邮件引起了他的注意,邮件是李辉与一个名叫“暗影”的人之间的往来,内容涉及到如何陷害陈墨,以达到打击王老板的目的。原来,李辉为了在一个重要项目上击败王老板,不惜使用卑鄙手段,先让“暗影”伪造监控截图,嫁祸陈墨,企图让王老板因为好友的谋杀案而声誉受损,从而失去项目的竞标资格。
就在书源准备将这些证据拍照留存时,突然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林川迅速闪身进来,低声说:“有人来了,快走!”两人悄悄从后门溜走,但还是被李辉的手下发现了。
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逐在夜色中展开。书源和林川在狭窄的巷子里穿梭,身后的追兵穷追不舍。雨不知何时又下了起来,道路湿滑,增加了逃跑的难度。林川一个不小心,崴到了脚,差点摔倒。书源一把扶住他,说:“坚持住,我们一定能甩掉他们。”
就在他们走投无路时,一辆警车呼啸而来,追兵见状,纷纷逃窜。原来是林川在逃跑过程中悄悄报了警。
书源和林川将收集到的证据交给了警方。警方立即对李辉和“暗影”展开调查。经过深入侦查,真相终于大白。李辉和“暗影”因涉嫌伪造证据、陷害他人被依法逮捕。
在法庭上,书源作为证人,详细阐述了监控截图是如何被伪造的,以及他们调查的整个过程。陈墨终于洗清了冤屈,走出了法庭。
阳光洒在陈墨的脸上,他看着书源和林川,眼中满是感激:“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我这辈子就完了。”
书源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我们是朋友,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正义也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三人并肩走在阳光下,这场伪证迷局终于落下帷幕,但他们知道,在未来的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会像这次一样,携手共进,守护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