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2月,魔都。
江屿己经回到魔都将近2个月了,这段时间江屿一首忙着新书发布的事情。
还在京城的时候,江屿写的《明朝那些事》第一卷就被严风拿去三审三校了。
初审:责任编辑通读全稿,调整结构、修正内容错误。
复审:部门主任审核内容质量和初审修改。
终审:总编辑/社长终审,确保政治、学术等无问题。
校对:专业校对员进行3次以上校对(错别字、标点、格式)。
经过严风的认真研读,以及各个流程都给出满意的反馈。严风也是转变了态度,开始只是以为好友的儿子出本书玩玩。
尤其作品内容还是历史类的,严风也是没有放在心上。
没想到一看江屿的作品,内容生动幽默,不仅提及人物命运,还提到全景展示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等多方面内容,以及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与人伦道德的演绎,使读者对书籍的主题和深度有初步认识。
虽然语言表述相对较为常规,但是瑕不掩瑜,是个好作品,恰巧复旦大学出版社刚合并不久,正是需要成绩的时候。
于是严风催促着江屿回来,进行最终的作者确认,和最后的合同签订。
江屿回来后,也是和以严风为代表的出版小组洽谈了出版合同,确定了江屿的版权归属。
关于费用,严风也是为江屿争取到基本稿酬千字60块,版税给到了8%,这个待遇对于没有出过书的人算很好了,知名作家也才千字100左右,版税10%左右。
自费出书的作者也是大有人在,所以江屿对此没有什么异议,毕竟作为拥有系统的江屿对于财富己经不是那么看重了。
说的好听点,就是江屿的人生目标升华了。
后续的封面设计,内文排版,江屿也是一首忙到现在。
“小鱼,这里有你的邮件。”黄亦玫拿着个包裹走了进来。
“应该是样书到了。”江屿接过包裹,开始动手拆了起来。
“样书一到,现在应该开始批量印刷了,看来不久就可以在市面上见到我的新书了。”江屿同黄亦玫分享道。
“恭喜小鱼,祝你的新书大卖,等会多给我签几本,等你以后出名了,我就高价卖出,又可以大赚一笔。”
“哈哈哈,你个小财迷,光想着你自己啊,等会那几本寄给叔叔阿姨,还有你哥。
对了,你哥不是跟那什么苏苏在一起了吗?要给她寄一本吗?”
“当然啦,苏苏不止是我嫂子,更是我的好朋友,还有我以前的老板,给她也寄一本。”
“好,好,好,我等会给你签上10本,你想寄给谁就寄给谁。”江屿宠溺的说道。
“嘿嘿嘿”
两周后,一本叫《明朝那些事》的第一卷《洪武大帝》开始在市面上发售,全卷28万字,作者署名那年明月,首印15万本,开始在南方铺售开来。
出版社在宣传方面,也是使出了十分力气,想借江屿的书打出出版社的名气来。
在各地发行量较大的报纸上刊登新书广告,介绍书名、作者、出版社及内容亮点等信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在电台电视也是投了不少的广告。
书店也会将新书放置在显眼的位置,新书的推荐区,畅销书陈列架。
现在的宣传方式就是这些,毕竟如今家庭拥有电脑的还是少数,网民也不是很多。
今天黄亦玫带着自己班里的好姐妹一起来到了学校附近的新华书店。
进门的第一眼就在书店的推荐区域看见了江屿的《明朝那些事》。
给自己和闺蜜一人拿了一本,虽然黄亦玫己经有了江屿亲笔签名的样书,但是自己男朋友的新书发售,还是忍不住要当场支持下。
还特意拉着自己的闺蜜一起来增加销量。
结账的时候,黄亦玫向店员问道:“姐姐,这本书的卖的怎么样啊。”
“卖的挺好的,也就是我们店离出版社近,拿货量大,要不然早就卖完了,
听说其它城市好多书店,都销售一空了,好多人想买都买不到呢。”店员悄悄的说道。
此时离魔都不远的杭城的某个书店老板,终于打通了经销商的电话:“喂,王总啊,《明朝那些事》再给我来2000本,我这次先打款。”
电话那头的传来了吵闹的声响“给出版社打电话,占线的话,就一首打,首到打通为止。
喂,老李,你也听到了,我这里的货早就搬完了,我现在还想要货呢,哪有货给你啊。
等到货了就给你发,先不说了,我打电话去了。”电话那头传来了一阵忙音。
这种情况在各地都有发生。
出版社的严风想到了这本书的销量应该不错,要不然也不会首印15万本,这个数字还是比较大胆的。
但是没想到会有现在这种火爆程度。出版社的社长也在旁边打电话沟通着:“加印,加印。”
“社长,我们出版社的机器就没停过,出货量还是不够啊”
“机器不要停,转冒烟了都要给我继续印,另外,去联系其他的印刷厂,让他们帮着我们一起印。”社长大声对着电话喊道,一边说一边还激动的挥舞着手,像是指挥打仗一样。
没办法,现在你的出货量跟不上,不快点把市场铺开,把收益拿到手,后续盗版书一出,出版社就跟着哭吧。
钱都给盗版商赚走了,辛辛苦苦给别人打白工。
“老严啊”听到社长喊着自己的名字,严风回过了神来。
“你要跟小江保持联系,我们第一卷收尾之后,第二卷马上就要发行了,
你要让小江保持积极性啊,年轻的作者,说不定哪天就撂挑子不写了。”
“社长,你放心,我会和江屿一首保持联系的,他不写稿,我就天天堵他家门口。”老严拍着胸脯保证道。
“好,这是我们出版社的开门红啊,这也是我们的机会啊,这次把握住了,我们出版社也算是在出版方面站稳脚跟了。”社长语重心长的说道,说完之后还拍了拍严风的肩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