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府邸内,气氛略显凝重。刘备眉头紧锁,在厅中来回踱步,心中满是忧虑。李秘和田丰静静站在一旁,等候主公指示。
刘备停下脚步,望向二人,神情严肃:“此次派你们前往廉颇军中,责任重大。廉颇虽为名将,然李世民也绝非等闲之辈。你们务必出谋划策,助廉颇抵挡李世民的攻势。”
李秘抱拳应道:“主公放心,我等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田丰亦点头,目光坚定。
刘备却仍难掩担忧之色,又叮嘱道:“李世民善用奇兵,行事诡谲多变。你们不仅要协助廉颇制定战术,更要时刻警惕,不可有丝毫懈怠。”
二人领命后,即刻准备出发。刘备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暗自祈祷,希望此行能够顺利。他深知,这一战关系重大,若廉颇能成功抵挡李世民,局势或许还有转机;若失败,己方势力恐将面临巨大危机。在这乱世之中,每一步都如履薄冰,刘备只盼上天眷顾,让这场艰难的战事能有个理想的结果,为自己的霸业之路保留一线生机。
这时,一首默默站在角落的张良走上前来,轻声说道:“主公无需太过担心。李秘足智多谋,田丰亦是深谋远虑之人,再加上廉颇老将军久经沙场,经验丰富。三者合作,必能应对各种局面。”刘备微微叹气,看向张良:“子房啊,我怎能不愁。李世民麾下兵强马壮,且他本人极具谋略。这一场仗,我方并没有十足的把握。”张良微微一笑,拱手道:“主公,虽如此,但我们也并非毫无优势。我们的将士们保家卫国之心强烈,士气高昂。再者,廉颇将军善于防守,只要坚守不出,消耗敌军锐气,待其露出破绽之时再行反击,也不失为良策。”刘备听了张良的话,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子房之言有理。只是战场上瞬息万变,就怕到时出现意外状况。”张良正色道:“主公,不管发生何事,我们后方都会全力支持前方作战。粮草辎重必定按时供应,且各地谋士也随时待命,以备不时之需。”刘备听完,终于舒展了几分眉头,重重地点了下头。
就在此时,交州府邸内烛火摇曳,气氛略显凝重又带着几分隐秘的热烈。比干身着一袭庄重的朝服,神色肃然,他与几个同样身着华服的文臣围坐在一起,脸上皆是思索之色。
比干率先打破沉默,目光坚定:“如今局势变幻,我们占据交州,但根基仍在。帝辛贤明果敢,有雄主之姿,若称王,必能凝聚人心,重振我大商声威。”
其他几位文臣纷纷点头,其中一位捋着胡须,沉声道:“比干大人所言极是,帝辛多年来南征北战,战功赫赫,于朝堂之上也多有建树,早有王者风范。此时称王,顺应天时、地利、人和。”
“只是,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另一位文臣微微皱眉,“称王乃大事,需权衡各方利弊,也要顾及诸侯反应。”
比干目光熠熠:“这些自然要考量,但帝辛之才,足以应对。我等身为臣子,当为君主谋此大业。”几人商议良久,初步定下计划,准备寻个恰当的时机,向帝辛表明此事。他们深知,这一步若成,大商将迎来新的篇章,而他们也将成为辅佐王者登基的功臣,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怀着这样的心思,几人在烛火下的身影显得愈发沉稳且坚毅 。
李秘和田丰快马加鞭赶到廉颇军中。廉颇亲自迎接,看到两人到来,大笑道:“两位先生到此,吾军如虎添翼。”三人进帐商讨军情。
与此同时,李世民正在营帐中与众将谋划。程咬金挥舞着斧头大喊:“秦王,首接冲过去踏平他们便是。”李世民摇头笑道:“廉颇善守,不可强攻。需先设法引出他们。”
交州这边,比干等人找到帝辛。比干恭敬行礼后道:“主公,如今形势大好,称王之事宜早不宜迟。”帝辛沉思片刻,缓缓点头:“爱卿所言甚是,不过我还需几日筹备。”
而冀州刘备处,探子来报:“主公,李世民己派人骚扰廉颇军营周边村庄,似欲引廉颇出战。”刘备忙令信使给廉颇传信:“告知廉将军,莫要中计,坚守为本。”廉颇收到信后,更加坚定防守策略,
三日后,交州之地一片热闹非凡。崭新的王宫内,华灯璀璨,装饰奢华。帝辛身着华丽龙袍,神色威严地登上王位,接受众人朝拜。
帝辛目光沉稳,扫视下方臣子,朗声道:“今于交州开新篇,当重贤能,共图大业。”言罢,他看向闻仲,神色敬重:“闻太师忠勇双全,久立战功,朕封你为太师兼兵马大元帅,执掌军事要务,保我交州安宁。”闻仲上前,跪地谢恩,目光坚定,尽显老将风范。
接着,帝辛又看向比干:“比干王叔,智慧超群,朕封你为丞相,协理朝政,望你尽心竭力。”比干恭敬领命,其眼神中透着忠诚与睿智。
最后,帝辛温柔看向身旁的妲己。妲己妆容精致,仪态万千。帝辛深情宣布:“妲己贤良淑德,朕封其为王后,入主中宫。”妲己浅笑盈盈,行礼谢恩,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
众人朝拜新王及王后、重臣后,宴会开始。歌舞升平间,美酒佳肴摆满宴席。然而,在这看似喜庆的氛围之下,交州未来的命运,在这权力的新布局中,悄然拉开了未知的帷幕,是繁荣昌盛还是暗藏危机,无人知晓 。
交州帝辛称王的消息如一阵疾风,迅速传入各方豪杰耳中。
曹操听闻后,微微眯起狭长的眼眸,手中的酒杯顿在半空,随即仰头大笑:“小小帝辛,竟敢妄自称王,真是不自量力!”话语中满是不屑与自信。
嬴政听闻,神色冷凝,身上威严更盛,冷冷道:“天下岂容他人擅自称王,此等乱臣贼子,定要予以惩戒!”他身旁的空气仿佛都因这威严话语而凝固。
朱元璋摸着下巴,眼神闪烁,似在思索应对之策,缓缓道:“这帝辛搅乱天下局势,我倒要看看他有多大能耐。”
刘秀面色沉静,目光坚毅:“汉室虽衰,但这称王之乱,绝不能坐视不管。”
杨坚则神色淡然,嘴角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不过是跳梁小丑,不足为惧。”
刘彻握紧拳头,眼中满是征伐之意:“想在这天下称王,需问问我大汉铁骑答不答应!”
董卓听闻,拍案而起,狂笑道:“这等好事,我定要插上一脚,分一杯羹!”
马腾捋着胡须,面色凝重:“这消息怕是会掀起一场大乱,不可不防。”
刘备长叹一声:“本欲匡扶汉室,这帝辛称王,又添变数。”
袁绍则神色傲慢:“哼,就凭他帝辛,也配称王,我袁绍第一个不服!” 各方反应不一,一场风云际会即将拉开帷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