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春,西清运动进入尾声,然而知识分子的境遇每况愈下,市里的初高中,尤其是高中,好多学生跟老师都发生了冲突,老师管理学生越来越困难,还有两三个月大学就会停课,现在她每天都嘱咐沈恩来,放学就马上回,不要在学校逗留,以免后面在学校被波及,万一被误伤就不好了,现在小孩子也早熟,
这天休息,沈母交代沈小雨去邮局给二姐寄包裹,她来了以后还没来过邮局的,骑着自行车来到邮局,走近柜台,"同志您好,我想买些邮票,我最近开始集邮,请问有整版的吗?要是有以前出的邮票最好,我都要!"
"这里有纪念伟人的,还有…"
"好的,这几种,还有新发行的我都要一版,谢谢"
"给,总共13块7毛"
等到68年11月份再过来看,能不能买到全国江山一片红,(这个得写个备忘录,存在空间,单独放一边,这个在以后能拍卖到非常高的价格,下次问了地址再写信问二表哥能不能给自己寄一点军区的邮票,
至于要是买不到这个可能,不做多想,随缘吧,小富即安也挺好,钱太多的人也不见得就很快乐。要那么多钱也是睡一间房一张床,而且现在有系统,自己肯定不会没有钱,反正随缘吧!
"同志,我还要寄一个包裹去东北",说着把提进来的东西递了过去
有2瓶她妈妈做的肉酱,一块嫩黄色小碎花布料,这还是上次在沪市买的,一首搞忘了,寄给她做了衣服平常不上工的时候也能穿,1块深灰色的布料,耐脏,都给她寄过去,1搪瓷缸子猪油,大概2斤的样子,包得紧紧的,5元钱,把信装在包裹里,这样又省了一个信封邮票钱!
填好地址正准备走,邮递员说这个地址过来了一个包裹,是她二姐寄过来的!
去了这么久,这是第一次收到二姐的包裹,大概一个行李箱那么大的包裹,也没拆开看,等回去给她妈拆去,把包裹绑在自行车后面,就回家咯!
叮铃铃,一阵细碎的声音随风飘过……
"妈,你拆一下包裹吧,这是二姐寄回来的!"
沈母拿来剪刀,2斤松子,2小支山参(看上去都不是很大,一支稍微大一点,估计10年份,20年左右),一条熏腊肉,还有一封信,信上说,腊肉是自己公分换的,松子是山上采的,现在自己己经能很好的适应农活了,而且东北的冬天都是窝冬,不需要上工,
而人参是跟屯里的采参人偷换的,总共花了70块钱,但是野人参很难碰到,想着关键时候能救命,所以就把身上的大部分钱换了人参,
信的最后,她说在当地处对象了,己经有一段时间了,对方希望能尽快订婚或者结婚,沈小春此次来信也是为了征求父母的意见,
看完信,沈母把信的内容大概跟大家讲了,主要是说这个找对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