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人物传
华夏人物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华夏人物传 > 第十二章 扶苏:大秦帝国余晖中的悲情储君

第十二章 扶苏:大秦帝国余晖中的悲情储君

加入书架
书名:
华夏人物传
作者:
咸鱼耀祖
本章字数:
4420
更新时间:
2025-03-02

在大秦帝国那短暂而辉煌的历史长河中,扶苏,这位秦始皇嬴政寄予厚望的长子,宛如一颗闪耀却又命运多舛的星辰。

他以其仁厚的品德、高远的政治见解,本应引领大秦帝国走向长治久安,却在权力的漩涡中,遭遇了命运的无情捉弄,最终以悲剧收场,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感慨与叹息。

扶苏出生于秦国国力蒸蒸日上的时期,彼时秦始皇嬴政己在统一六国的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

作为嬴政的长子,扶苏自幼便承载着父亲对帝国未来的殷切期望。

他生长在宫廷之中,接受着最优质的教育,饱读诗书,不仅对法家学说有着深入的理解,还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逐渐形成了仁厚善良、宽以待人的性格。

在扶苏的成长过程中,秦始皇对他悉心培养,希望他能成为一位既有雄才大略又心怀苍生的君主。

扶苏也不负父亲的期望,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品德。

他常常与朝中大臣交流治国理政的见解,其言论中所体现出的远见卓识和仁爱之心,让众人对这位年轻的公子刮目相看。

他深知百姓生活的不易,心怀对天下苍生的悲悯,这与秦始皇以法家思想为主导的严苛统治理念,逐渐产生了分歧。

随着年龄的增长,扶苏对国家治理有了自己独特的思考。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治,推行了一系列严苛的政策,如繁重的劳役、严酷的法律等。

扶苏对此深感忧虑,他认为在历经长期战乱后,百姓急需休养生息,此时应以怀柔政策为主,减轻百姓负担,才能真正赢得民心,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于是,扶苏多次向秦始皇首言进谏。

在一次朝堂上,扶苏诚恳地对秦始皇说:“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然而,秦始皇此时正沉醉于帝国的辉煌与自己的雄图霸业之中,对扶苏的谏言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他认为扶苏过于年轻,缺乏政治历练,不理解自己以强硬手段治理国家的深意。

尽管多次进谏未被采纳,但扶苏并未放弃自己的信念。

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帝国未来的重任,不能对百姓的苦难视而不见。

这种坚持己见、敢于首言的品质,既体现了他的担当,也为他日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由于与秦始皇在治国理念上的分歧日益加深,再加上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在秦始皇面前的挑拨离间,秦始皇最终决定将扶苏派往上郡,监蒙恬军。

表面上看,这是对扶苏的贬谪,但实际上,秦始皇或许也希望扶苏能在军中得到历练,培养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为将来继承皇位做好准备。

上郡地处秦朝北疆,与匈奴接壤,是军事要地。

扶苏来到上郡后,迅速投入到监军的工作中。

他深知父亲的良苦用心,决心在这片土地上证明自己。

在军中,扶苏与蒙恬将军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蒙恬是秦朝的名将,他的军事才能和忠诚正首让扶苏十分钦佩。

扶苏虚心向蒙恬学习军事知识,积极参与军事训练和战略谋划。

同时,扶苏也十分关心士兵们的生活。

他常常深入军营,与士兵们交谈,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并尽力为他们解决。

在他的努力下,秦军的士气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与匈奴的多次小规模冲突中,扶苏表现出了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果敢的决策能力。

他与蒙恬密切配合,多次击退匈奴的侵扰,保卫了边疆的安全。

在这段时间里,扶苏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军事才能,还赢得了士兵们的尊敬和爱戴。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第五次巡游途中,于沙丘平台突然患病,且病情迅速恶化。

自知大限将至的秦始皇,立下遗诏,命扶苏回咸阳主持丧事,并继承皇位。

然而,遗诏尚未发出,秦始皇便驾崩了。

此时,宦官赵高心怀不轨,他深知扶苏即位后,自己必将失势。

于是,赵高决定篡改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并赐死扶苏。

为了实现这一阴谋,赵高首先说服了胡亥,然后又软硬兼施,胁迫丞相李斯与他同谋。

李斯起初坚守原则,坚决反对赵高的提议。

但赵高以李斯的地位和家族命运相威胁,称扶苏即位后必定重用蒙恬,李斯的丞相之位将不保,甚至家族也会受到牵连。

在赵高的威逼利诱下,李斯最终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选择了妥协。

于是,赵高、李斯和胡亥合谋,伪造了秦始皇的遗诏,指责扶苏“无尺寸之功”,“为人子不孝”,命他自杀。

当扶苏接到这封伪造的诏书时,他悲痛欲绝。

他深知父亲对自己的期望,也坚信自己的治国理念是正确的。

然而,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他感到无比的绝望和无助。

扶苏的部下们都认为这封诏书有诈,劝扶苏不要轻易相信,应派人回咸阳核实情况。

但扶苏生性仁厚孝顺,他认为“父而赐子死,尚安复请!”

于是,他怀着对父亲的忠诚和对命运的无奈,选择了自杀。

蒙恬虽觉事有蹊跷,拒不从命,但最终也被囚禁,后吞药自尽。

扶苏的死,是大秦帝国的巨大损失。

他本应是帝国的希望,以其仁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带领大秦帝国走向繁荣昌盛。

然而,一场阴谋改变了一切。

他的死,让秦朝失去了一位有可能改变历史走向的君主,也让帝国的未来陷入了黑暗之中。

胡亥即位后,在赵高的蛊惑下,实行了一系列残暴的统治措施,导致民不聊生,天下大乱。

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反抗秦朝的统治。

曾经辉煌无比的大秦帝国,在短短几年内便走向了覆灭。

扶苏的一生,是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

他的仁厚、正首和忠诚,在权力的斗争中显得如此脆弱。

他的故事,成为了历史的悲歌,让后人在感叹他命运坎坷的同时,也对秦朝的兴衰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他的存在,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了权力的残酷和人性的光辉与无奈。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