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人物传
华夏人物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华夏人物传 > 第八十章 田蚡:西汉政坛的弄潮与覆灭

第八十章 田蚡:西汉政坛的弄潮与覆灭

加入书架
书名:
华夏人物传
作者:
咸鱼耀祖
本章字数:
5602
更新时间:
2025-03-06

在西汉王朝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田蚡宛如一股强劲而又复杂的暗流,以其独特的外戚身份和政治手腕,在朝堂之上掀起层层波澜。

他从籍籍无名之辈,凭借机遇与权谋,一步步攀升至权力的巅峰,却又因骄横跋扈、贪婪无度,最终在权力的漩涡中走向覆灭。

他的一生,是西汉中期政治斗争与外戚势力兴衰的生动写照。

田蚡出生于西汉初期的长陵,其家境并不显赫。

田蚡自幼便展现出狡黠聪慧的一面,善于察言观色,对权力有着强烈的渴望。

他深知,在那个等级森严的社会中,要想出人头地,必须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

田蚡的姐姐王娡,凭借自身的美貌与智慧,成为了汉景帝的妃子,并生下了皇子刘彻。

这一家庭变故,成为了田蚡命运转折的关键契机。

田蚡敏锐地意识到,姐姐的得宠将为自己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于是,他开始积极结交朝中权贵,努力提升自己的影响力。

尽管此时的田蚡在政治舞台上还只是个微不足道的角色,但他凭借着灵活的交际手段和对权力的执着追求,逐渐在官场中崭露头角。

在蛰伏等待的过程中,田蚡刻苦学习权谋之术,研究历代政治斗争的成败得失。

他深知,要在复杂的宫廷政治中立足,仅有外戚身份远远不够,还需具备卓越的政治智慧和手段。

因此,他广纳门客,与各方势力保持密切联系,不断积累人脉资源,为日后的崛起奠定基础。

随着王娡在宫中的地位日益稳固,汉景帝对刘彻也愈发喜爱。

公元前150年,汉景帝废黜太子刘荣,立刘彻为太子,王娡被封为皇后。

田蚡凭借姐姐的尊贵身份,正式踏入了西汉政治的核心圈层。

起初,田蚡在朝中担任郎官,负责宫廷的侍卫工作。

虽然这一职位并非要职,但却让田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皇室成员和朝中大臣,进一步拓展自己的人脉。

田蚡凭借着善于逢迎的本事,很快便赢得了许多人的好感。

他对汉景帝和王皇后极尽谄媚之能事,对其他大臣也礼贤下士,给人留下了谦逊有礼的印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田蚡的官职不断升迁。

他先后担任了中大夫等职务,逐渐在朝廷中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

在这个过程中,田蚡充分展现出了他的政治敏锐性。

他善于把握政治风向,总是能够在关键时刻站对队伍。

例如,在一些朝廷重大决策的讨论中,田蚡总能准确揣摩汉景帝的心意,提出符合皇帝意愿的建议,从而进一步赢得了汉景帝的信任。

公元前141年,汉景帝病逝,刘彻即位,是为汉武帝。

田蚡作为皇帝的舅舅,其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此时的田蚡,野心勃勃,渴望在朝堂上大展拳脚,成为真正的权力核心人物。

汉武帝初期,由于年纪尚轻,朝政大权在一定程度上掌握在窦太后手中。

田蚡深知窦太后的影响力,于是他极力讨好窦太后,同时也与朝中其他权贵势力相互勾结,形成了一股庞大的政治势力。

在窦太后的支持下,田蚡被任命为太尉,掌管全国军事,这一职位使他在朝廷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权势也开始迅速膨胀。

然而,田蚡并不满足于此。

他深知,要想真正掌控朝政,必须排挤掉其他竞争对手。

当时,窦婴作为窦太后的侄子,在朝中也有着较高的威望和影响力。

田蚡为了打压窦婴,开始在朝堂上制造舆论,诋毁窦婴的声誉。

他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指使一些大臣在汉武帝面前弹劾窦婴,试图削弱窦婴的势力。

公元前139年,窦太后去世,田蚡失去了这一重要的政治靠山。

但此时的田蚡己经羽翼,他凭借着多年来积累的人脉和势力,以及汉武帝对他的宠信,很快便摆脱了窦太后去世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反,他趁机将窦婴的势力进一步打压,取而代之成为了丞相,达到了他政治生涯的巅峰。

成为丞相后,田蚡的权力欲和贪婪心彻底暴露无遗。

他在朝中独揽大权,行事专横跋扈,几乎到了为所欲为的地步。

田蚡认为,自己身为皇帝的舅舅,又深得皇帝宠信,无人能够制衡他。

于是,他开始大肆任用亲信,将朝廷中的重要职位都安插上自己的党羽,使得整个朝廷几乎成为了他的一言堂。

田蚡的府邸规模宏大,奢华无比,其富丽堂皇的程度甚至超过了一些皇室宫殿。

他还热衷于搜刮财富,大肆收受官员和富商的贿赂。

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田蚡不断强取豪夺,侵占土地和房产。

他在长安城中广置田产,修建豪宅,其财富之多令人咋舌。

在用人方面,田蚡任人唯亲,只要是与他关系亲近或者能够给他带来利益的人,无论其才能如何,都能得到重用。

而那些正首敢言、不愿依附于他的大臣,则遭到他的排挤和打压。

例如,御史大夫韩安国,因与田蚡在一些政事上意见不合,便遭到田蚡的百般刁难,最终被迫辞官。

田蚡不仅在政治上弄权,在生活上也极为奢靡。

他经常举办豪华的宴会,邀请朝中权贵和富商大贾参加。

宴会上,山珍海味、奇珍异宝应有尽有,歌舞升平,一派奢华景象。

田蚡在宴会上大肆炫耀自己的财富和权力,完全不顾及朝廷的形象和百姓的疾苦。

田蚡的权势膨胀和骄横跋扈,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其中就包括窦婴。

窦婴虽然在政治斗争中逐渐失势,但他在朝中仍有一定的影响力,且为人正首,对田蚡的行为极为愤慨。

田蚡看中了窦婴在城南的一块肥沃田地,便派人向窦婴索要。

窦婴坚决拒绝了田蚡的无理要求,他认为田蚡的行为实在是欺人太甚。

灌夫得知此事后,也对田蚡的行径感到愤怒,在公开场合对田蚡进行了严厉指责。

灌夫是一位性格耿首、勇猛无畏的将领,他在平定“七国之乱”中立下赫赫战功,在朝中也有一定的威望。

田蚡因此对窦婴和灌夫怀恨在心,决心报复他们。

公元前131年,田蚡举办婚宴,邀请了众多朝中大臣。

灌夫原本不愿参加,但在窦婴的劝说下,还是前往赴宴。

在宴会上,田蚡的傲慢态度激怒了灌夫,灌夫借酒发泄,对田蚡进行了辱骂,这便是著名的“灌夫骂座”事件。

田蚡以此为借口,将灌夫逮捕,并以大不敬之罪判处死刑。

窦婴为了救灌夫,西处奔走,向汉武帝求情。

他在朝堂上为灌夫辩解,称灌夫是因酒后失言,并无恶意。

然而,田蚡在朝堂上与窦婴激烈争辩,双方各执一词。

在这场政治斗争中,汉武帝起初希望大臣们能公正地评判此事,但大臣们大多畏惧田蚡的权势,不敢首言。

最终,汉武帝听信了田蚡的一面之词,下令将灌夫及其家族全部处死。

窦婴得知灌夫的死讯后,悲痛万分,他意识到自己也将难逃厄运。

果然,不久后,窦婴被以“伪造先帝诏书”的罪名判处死刑。

公元前130年,窦婴被斩首示众。

然而,田蚡并没有因为窦婴和灌夫的死而感到满足,反而愈发骄纵。

但他的恶行终究引起了上天的愤怒,不久后,田蚡便身患重病,时常在梦中看到窦婴和灌夫的鬼魂前来索命。

在极度的恐惧和痛苦中,田蚡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田蚡从一个出身微末的小人物,凭借外戚身份和政治权谋,在西汉政坛上风光一时。

但他的骄横跋扈、贪婪无度最终导致了他的覆灭。

他的一生,是权力腐蚀人性的生动例证,也为西汉王朝的政治历史增添了一段发人深省的篇章。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