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成为李怀德的七舅姥爷,真的有些突然。
本来还打算等李怀德来到轧钢厂,好好的较量一番。
这下好了,对方来了,但也没机会了。
作为自己的外甥孙,嗯?不对,外甥孙女婿?还是什么的,有些绕啊。
那就外孙吧,辈分高了,称呼方面时常让人挠头。
一路上没有言语,他不开口,大外甥也没有开口,书记和李怀德还有秘书等等,也就乖乖跟着。
很快,实验的地方到了。
汪大鹏等人的速度不慢,第二轮实验早就开始。
这一次,更加正规,有专人在计时和记录,甚至还吸引了一些好奇的工人。
“书记来了,赶紧走。”
书记一到,那些尿遁出来溜达的工人瞬间鸟兽散。
这群工人的离开没人关注,所有人都将目光放在赵光明的身上。
“大鹏,最大的那个多少分钟了?”
“十三分钟。”
“那快了。”
看了看时间,在看看阳光照射的天空。
今天天气不错,没有云彩遮挡,虽然只是三月份,但阳光很足。
如果是夏天的话,阳光更足,太阳灶烧水的时间还能大大提前。
“书记,还有几位同志,眼前的这些东西,就是太阳灶,一种用来烧水做饭的工具,不用柴,不用煤炭……”
随着赵光明的讲解,尤其是最大太阳灶上真的在烧开水,所有人的目光都凝聚起来。
很快,响水的声音传来。
水,开了。
“啪啪啪啪……”
“好东西,好东西呀。”
大外甥率先鼓掌,双目有神的盯着太阳灶。
换做其他人,也许只是感觉不错,但是对他来说,这东西,有大用。
顾不得其他,追问小舅更多的细节。
当得知这东西的造价和使用情况后,他陷入沉思。
心中疯狂的计算,很快就有了答案。
“大规模制造的话,难点是什么?”
“难点?运输算是最困难的地方,但相比较成本,那些也无所谓。”
只要能够承受住镜面和托架,下面是什么东西都行,哪怕是石头泥块都可以。
听闻如此,大外甥满意的点点头。
“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情,必须严阵以待。”
“怀德你就留下来,在轧钢厂好好的干,没事多听听你七舅姥爷的话,知道吗?”
“其他事情你们轧钢厂看着办,我就不过问了,但是这个太阳灶的事情,这几天多做实验,我要更加详细的数据,明白吗?”
对待不同的人,大外甥的态度也不同。
对待书记,完全是公事公办,对于自己的女婿,那就相对严肃。
至于赵光明,他则是拉着赵光明去一旁小声交谈。
主要是问一下姨姥姥,也就是赵光明的母亲,简单的说几句,然后带着秘书火速离开。
看着离去的轿车,一行人表情各不相同。
书记有些茫然,不是我请来帮忙处理厂内硕鼠顺便给我站台?怎么走了,剩下的怎么办?我自己处理,没人罩着,我难受啊。
李怀德则是有些忐忑,主要是面对赵光明这个小小的七舅姥爷,不知道对方性格如何,第一次见面不知道对方对自己印象怎么样。
至于赵光明,则没有想太多。
反正他辈分大,也没犯错,一点不在乎。
“要不两位去忙?”
等了一会不见书记和李怀德走人,赵光明问了一嘴。
被问到的两人见此,互相看了一眼,急忙借口离开,至于去干什么,那就只有两人知道了。
“继续实验,大鹏,今天晚上辛苦一下,找你的同学,弄更多的镜片,弄十套,最少十套,只要大的,小的就不要了。”
“明白,保证完成任务。”
想都没想,汪大鹏接下任务,同时心中对于赵光明更加看重。
那位坐车离开的人是谁,他不知道,但是官肯定不小,但谁能想到,对方竟然是赵光明的外甥。
没看到书记站在一边都不敢大声说话,肯定是轧钢厂的上级。
保底也是处长,搞不好更高呢。
跟着这样的人混,太有前途了。
“我也想进步。”
……
另外一边,机械部。
如今的机械部还未拆分,但是己经分为多个处,时常有消息传出,机械部要拆分。
具体的情况己经定下,目前就差一个时机。
大外甥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立刻拿起电话。
“喂,我老孙啊,有一件事你帮我查查,嗯,是一个关于太阳灶的事情,对,太阳灶,我想要知道它的情报,放心,好事情。”
“喂,给我接王总工,告诉他让他来我办公室一趟。”
“喂,我老孙啊……”
一个个电话打出,大外甥忙活了好一阵,这才停下来。
打开上锁的抽屉,将一份红头文件拿出。
来回仔细的看了好几遍,在思索一下太阳灶的应用,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放回抽屉并且上锁,大外甥起身摊开一张地图。
望着上面的地图,着重看向西北方向。
手指在地图上来回的滑动,很快一大片的位置被他选中。
“希望还赶得上。”
“真是我的福星呀,这种意外之喜,多多益善。”
太阳灶的出现,因为大外甥的动作,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本来太阳灶这东西,早在两年前,就在魔都那边出现,但没有引起重视。
在南方,尤其是城市当中,太阳灶不吃香,它的主场,还是在广袤的北方,尤其是西北位置。
光照充足,地广人稀。
那才是太阳灶发威的地方,北京的话,用起来稍微有些不方便,但也能用。
……
站在钳工1号车间门口,听着里面工作的声音,赵光明好奇的走进来。
他的到来,引起一些人的好奇,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左看看右看看,忍不住首摇头,这个年代的车间,真是一言难尽。
设备杂乱,什么型号都有,就连清朝时期的老古董都还在,小日子和光头的更是主力。
国家需要提升的地方太多太多,欠缺也是肉眼可见。
易中海?
当看到易中海的时候,赵光明向前走了几步。
“你是怎么做的,怎么这么蠢,我看你还是赶紧滚蛋吧。”
“一个月了,连工具都弄不明白,你是干什么吃的。”
被易中海痛骂的工人,手足无措的站在一边,仿佛一个犯错的大孩子,一米八的身高,一下子缩了不少。
周围的人对此好像习以为常,都在看热闹,唯有一个年岁比较大的不忍心。
“老易啊,你这教导……”
“我怎么教导不对了,这是我徒弟,又不是你徒弟,你要?我给你,这样蠢笨的家伙,我才不想收徒呢,哼。”
听到这里,赵光明大致明白了。
易中海面前的工人,是车间的临时工,是易中海的徒弟。
如果学成了,考级通过,那就可以成为轧钢厂的正式工。
可看样子,够呛。
揉了揉下巴,在看看周围,寻找几个看起来面善的工人,小声的问了一圈。
得到想要的答案后,首接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