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这茶怎么样?”
武大郎是真喝不惯这种茶汤。
他更喜欢清茶。
可任何一种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好喝。”
赵墨儿干净利索脆。
孙勃点头。
宋齐愈赶紧道:“好,好喝。”
哎!果然美人计,是最容易让人中计的。
“孙勃,明起早一些。”
武大郎吩咐孙勃道:“明日是第一日,肯定会有很多客人来品尝,你跟小乙听吩咐。”
“每日少不了你们的工钱。”
“谢谢官人。”
孙勃大喜。
“对了,明日也会卖炊饼,六文一个,每拉来一个人都可以免费再喝一碗茶汤。”
“啊?这,这不用了吧!”
孙勃摇头。
他们那里住着数百个跑腿的。
人人都来,那得喝多少碗茶汤。
“一锅茶汤,怎么也得用几两茶,再加上烧热水的柴火,请人来帮忙。”
“至少得数百文钱,就这么扔了?”
赵墨儿不可思议的看着武大郎。
“我们用的茶都是上好的茶,茶碗也都是新买的,还放了盐跟其他东西,再加上孙勃他们的人工。”
武大郎道:“两贯都是少的。”
“大官人,这是做慈善吗?”
宋齐愈搭了一句话,还是偷偷瞄赵盼儿。
“当然不是。”
武大郎道:“你们喝了免费的茶汤,会不会跟其他人说?”
“肯定会,而且你们跑腿的满城乱窜,到哪都会说,这就是相当于变相给我茶舍打广告。”
“尤其是外地的客商,随口一句不知道能为拉来少客源。”
汴京城人口有150万,各地来往客商无数。
他们又对汴京城不熟。
跑腿的一句话,就可能拉来客源。
武大郎眼睛一亮,对孙勃道:“勃哥儿,其实你就可以跟商户商量一下,拉来一个顾客,给你们多少提成。”
“你组织跑腿越多,拉来的客源越大,你们谈判的筹码也就越多。”
孙勃瞠目结舌,道:“那些官人会同意吗?”
“谁看不起你,你就在他旁边找个一样的店,一起这些跑腿的一起给他引流。”
武大郎摸着下巴,道:“只要做起来一个标杆,其他的商家都会加入的,不加入,就只能看上别人赚钱。”
“等到加入的商家多了,你们再联合书坊出个汴京指南。”
“把汴京城各个店逐一点评,让客人自已选择,不管选择哪一个,都能拿提成。”
武大郎的话,让宋齐愈彻底呆住了。
还可以这样?
赵墨儿蹙眉,道:“万一有人来捣乱怎么办?”
“整个东京城跑腿的不计其数,谁敢来捣乱,那就一起面对,一起去开封府告他们。”
武大郎咬牙道:“而且只要搞起来,自然会有人来接手你们。”
把这么多跑腿的人聚集起来,最大的好处不是挣广告费,而是收集情报。
武大郎已经想好了,到时候把这方面点破给顾千帆。
那可是皇城司的指挥使。
他爹还是相爷。
这么硬的关系,哪家权贵惹得起?
几个人相互讨论着。
少年人,尤其是还读过点书,最容易被忽悠了。
武大郎见他们讨论的热火朝天,抬头看到了赵盼儿正盯着自已看。
“怎么了?”
“没,没什么?”
赵盼儿有时候真想看看武大郎这脑子是怎么长的?
怎么会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
之前是用武记从食店引流。
现在呢?
竟然想让跑腿的做广告。
几锅茶汤,就能让自已开的茶舍,几天内传遍整个汴京。
真是太厉害了。
而且武大郎身上好像还散发着金光。
果然帅的男人没用,有才华的男人才最帅。
武大郎低头看了看快要落山的太阳,又是一日。
因为明天有重要的事,几个女人睡得都比较早。
孙勃赶紧就没回去,而是让陈小乙回去。
三更刚过,几个女人就开始起来做炊饼。
萧逸水直接被乱醒,啧啧!
这个武大郎真是好命呀!
找的娘子,没一个吃干饭的。
孙勃也加入进来干活。
一帮人一阵忙活。
天快亮的时候,陈小乙带着人来了。
武大郎也没想到,最先卖出去的竟然是炊饼。
很多跑腿都有订单,跟人家送货上门。
拿着炊饼就走。
茶汤都倒进他们随身的竹筒里。
用竹筒喝水。
啧啧!
这个想法不错。
随喝随走。
武大郎啃着炊饼,也许茶汤,也可以这么做。
一边啃着馒头,一边喝着竹筒里的茶汤。
啧啧!
上班打工人即视感有了。
武记从食店开门后。
已经有人在门口等着了。
“我听说武记从食店的老板武翔被抓了,这武记从食店不会也换人了吧!”
“不好说,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抓进去的呀?”
“我听说是私设赌场。”
“什么!他私设赌场,没开玩笑吧!他平时爱玩几把我知道,也不至于私设赌场吧!”
“他有这个本钱吗?”
“谁知道呢?反正如果武记从食店的味道不如以前的话,我以后再也不来。”
“我也是。”
......
一帮人正在热烈讨论着。
武记从食店的门开了。
“各位真是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
武大郎穿着衣服走出来,道:“小店之前的掌柜武翔,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被开封府带走了,在下武大郎忝为新任掌柜,暂时掌管武记从食店。”
“你也叫武大郎,馒头西施,是你什么人?”
“也是我妹妹。”
武大郎道:“大家可以放心,我们武记得馒头,还是以前的馅,以前的做法,以前那些人。”
“只要还跟以前一样就好。”
“对,你要是偷工减料的话,我们以后可就不来了?”
......
“不会,不会。”
武大郎道:“我不会砸了馒头西施的招牌,我干妹妹也不会同意,对不对?”
“今日每买一份馒头,我们送一碗茶汤,上好的茶汤。”
武大郎说完让孙勃、陈小乙抬出来。
热乎乎的茶汤,一打开盖。
茶汤香味就飘了出来。
“好香的茶汤呀!”
“不仅香,而且还很好喝,这可是我们特意从杭州请来的茶艺师,为的就是回馈老客户。”
宋代的人,当然不知道。
一千年后,最大的骗局就是回馈老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