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不一样的开挂人生
四合院:不一样的开挂人生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四合院:不一样的开挂人生 > 第44章 他有一颗圣母心

第44章 他有一颗圣母心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不一样的开挂人生
作者:
晓峰新月
本章字数:
4634
更新时间:
2025-01-19

一转眼十多天过去了,家具也都打好了。

徒弟杨瑞呢,虽然没学多长时间,但是刘书宁是谁,教的好啊,东西都在那,练吧,一点天赋就可,剩下的就是反复练习。

熟悉工具的使用方法,如锯、刨、斧、锤、钻等。木材的特性,也需要掌握,什么样的木材合适做什么。

能制作简单的木架、小板凳小桌子啦。

看着徒弟的进步,刘书宁挺骄傲,自已收这徒弟不仅勤快,天赋也不错。

普通人打基础需要3至6个月,成为成手需要6到12个月,这才刚刚开始,已经很不错啦。

这段时间大哥刘伯文,每天早上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去婚房开窗户通风了。

早上阳光明媚,光线落在了地面之上,刘伯文的心情就如同这灿烂的阳光一般,格外的愉悦和欢快。

轻轻推开房门,走到窗前,然后慢慢将窗户打开。

微风拂面,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新鲜的气息充盈胸腔。

这间婚房简直美轮美奂,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浪漫与温馨。

墙壁被粉刷成了白色,上面挂着一幅字“家和万事兴”;方砖铺满了整个房间,婚床上摆放着喜庆图案的床单和枕头,看上去非常舒适。

屋子里那些的家具都是刘书宁亲手打造而成的。

这些家具工艺精湛、线条流畅,质感十足。

简约的衣柜,普通又与众不同,是带穿衣镜的,隐蔽在柜门里;

桌椅样式简单大气,用料足做工精细,这方桌可以放在地上当八仙桌,也可以卸下直接放炕上当饭桌,不用了,还可以拆卸靠墙,主打一个省地方。

这些家具无一不展现出刘书宁高超的技艺和独特的匠心。

它们错落有致地摆放在房间里,使得整个家看起来无比和谐,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万事俱备就差新娘子进门了。

刘爸刘妈的屋子,相对简单许多,打了个现代的大圆桌,功能齐全,可大可小。几个凳子,不用时候可摞放一起的,省地方,适合小户型。

还有个可以折叠的单人沙发床,平时是沙发,有客人了,拖拽一下,就变成了一张床。

倒座房这边也收拾好了,经过重新装修后的倒座房,给人一种古朴而又不失清新的感觉。

外面看,窗户都换成了玻璃,增加了透光度,里面内有乾坤,增加了许多现代元素。

尤其是刘书宁和弟弟的房间,一进门左手边就是弟弟妹妹的学习区域,一条临窗长桌,两把椅子。

然后有个木质镂空隔断,这就是刘书宁卧室了,卧室这里靠门的这面墙是衣柜和书柜的组合,屋顶开了长天窗,阳光直接能照射到床上。

进门右手边是四个木箱围成的L型的可以坐着的沙发,铺了靠背和垫子,然后就是衣柜和床的组合,正好也是和客厅的隔断,这边是小弟的卧室。

床的上边是一个小二层,可以放些杂物。

房间错落有致,每人都有独立空间。

二哥那里就显得很宽敞,进门左手边是小厨房,然后用砖砌的隔断,里面是卧室,靠着门的墙是衣柜和床头柜的组合。

进门右手边是可折叠的餐桌,四把椅子,然后两个箱子平放当沙发,一张小双人床。

妹妹的房间呢,有点小,一张单人床,一个小衣柜,还有一个简单的床头柜和梳妆台组合。

刘书宁看着装修后的家,心情格外的好,自已终于可以自已睡了,再也不用听他们打呼噜了,想要进空间,还得等他们都睡了,现在只要插上门就可以。

……

农村老家刘家村,因为刘书宁打的野猪,梅花鹿换了不少粮食,大食堂的糊糊,比以前干了许多,但是吃饱那是不可能,人太多,粮食太少。

越来越旱了!

天空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捂住,始终不肯洒下一滴雨水。

土地在炽热阳光的炙烤下逐渐干涸,原本奔腾不息的河流如今也像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河水日渐减少,河床在外,干裂得如同龟背一般。

田地里的秧苗变得蔫蔫的,无精打采地低垂着头。叶子也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呈现出一片枯黄之色。

照这样下去,今年的庄稼收成恐怕……

刘爷爷和二儿子看着自已辛勤劳作种下的秧苗一点点枯萎,心中充满了焦虑和绝望。

想尽办法给田地浇水,但杯水车薪,根本无法缓解这场严重的旱灾。

这样的情况,大家伙都忧心忡忡,对粮食更加的渴望,能吃多少吃多少,很怕粮食没了,没粮那可是要死人的。

山上的野菜、树上的榆钱、槐花,甚至猪草都成了大家的食物。

大食堂乱了,仓库不得不加强巡逻,以防半夜有人偷粮。

但是防得了这个防不了那个,别的小队,听说他们有粮了,就来借粮,这谁能借,没了自已吃啥。

可怎么说不借,这让队长叔很为难……

公社听说他们村有粮了,领导坐车马车来拉粮食,不是借了,是要直接拉走一半粮食。

村里人都红眼了,那是救命的粮食啊,最后领导承诺救济粮马上要来了,来了就给村里分,老百姓都是善良的,粮食就那么拉走了。

刘爷爷刘奶奶家里,每个月都有刘书宁家给拿粮救济,隔三差五的奶奶就半夜做饭,给大家做个夜宵。

但是乡亲乡亲,一个村上都是亲戚,有来借粮的,不借看着孩子饿的可怜于心不忍,借了还不敢,都来了你借谁,家里也没有多少啊。

没办法只能是半夜,让儿子偷偷送去点,做好事都不敢留名。

大食堂开不下去了,没粮了,村长叔也坚持不下去了,没办法了散了吧。

爷爷奶奶和二叔全家进城了,爷爷奶奶想看看大孙子的婚事准备的怎么样,也是出来躲躲借粮的人,二叔是带着任务来的,那就是卖猪换粮。

村里养的那几头猪,人都吃不上了,哪有给它们吃的,大小一起拉城里换粮。

队长叔催促刘二叔赶紧进城,看看能不能买到粮食,看着小孩子饿的走不了路,老人奄奄一息,他实在看不下去了。

特意派了两辆牛车,爷爷奶奶一下车,刘书宁就看见了,这才多长时间没见啊,怎么都瘦了啊。

“爷爷奶奶二叔二婶你们来了。”

“嗯嗯来了来了。”

刘书宁赶紧迎过去,领着他们进屋,喝水休息。

做点饭吧,估计中午也没吃呢,刘书宁猜错了,早上就没吃,起来就来了。

还有两个赶车的车把式呢,也让进屋喝水休息,来了怎么的也得吃了再走啊。

苞米面糊糊,这个快,泡菜现成的,空间里有做好的窝头,玉米面发糕,拿出来热热。

没多一会饭好了,多普通的饭菜,他们却吃出来宫廷盛宴的感觉。

唉!刘书宁那颗圣母心啊,怀着拯救者的情结,一直叫嚣着帮帮他们,帮帮他们……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