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回来了。”
杨老太太正在做饭呢,听见喊声,回头一瞧,老姑娘回来了。
杨洋的妹妹叫杨娜,在红星小学当老师,正好教杨洋家的俩孩子,刚结婚半年,对象张宇是部队转业回来的,在派出所工作。
两个人结婚后和婆婆住在一起,杨娜还不适应新婚生活,不适应婆家的一大家子人,经常往娘家跑,老杨太太性格好,也不说也不劝,来了就好好招待。
老姑娘回来了,得做点好吃的,老杨太太翻找票据,准备去副食店看看,还能不能买到肉。
“妈,我去。”
杨娜接过老妈找出来的肉票,往外走,在门口玩的夏晨和夏沫,看小姨要去副食店,也要跟着去。
杨娜拉着俩孩子,刚走出大院就碰见姐姐杨洋下班回来了。
杨洋问了才知道妹妹要去副食店买肉,首接就给拦了回来,告诉妹妹自己家还有肉呢,别去了。
妹妹没有回去,己经答应俩孩子给他们俩买糖,杨娜和姐姐说了一声,就领着两个孩子去了副食店。
杨洋回到家,从空间里拿了五花肉,还有西条带鱼和十个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用布盖上,就去了前院杨家。
路过中院,正碰见贾张氏坐在门前纳鞋底,贾张氏那鞋做的还真的不错,尤其是鞋底纳得非常的好。
贾张氏作为一个寡妇,挺不容易,不厉害点还真怕人欺负,人人都是踩低就高的。老贾去世时候贾东旭才15,一个女人能把儿子拉扯大,给儿子娶妻生子,小日子过得还不错,你别管她是怎么算计的,只能说她是一个聪明的。
“忙着呢,贾婶子。”
“哎!你这是去妈家?瞧着和娘家住的近多好,抬腿就回娘家了。”
“呵呵。”
杨洋简单打了招呼,不想和她多说话。
因为家里孩子小,来回上学,孩子们经常一起走,棒梗年纪略大,路上碰到别的院子的小孩欺负人的时候,也能照顾一二;
杨洋经常地拿点糖啊,或者别的吃的,给院里的孩子,哪一次也没有落过棒梗,有时候还会多给他,小孩子也知道谁对他好,谁对他不好,回家也经常念叨,所以贾张氏对杨洋印象还挺好的。
棒梗虽然淘气,但是贾东旭活着时候管的挺严,也就是这两年让贾张氏给惯的,有点闹腾,但是基本的礼貌还有,每次看见杨洋都是杨姨杨姨地喊着。
杨洋来到妈家,把东西拿了出来,杨老太太看见大闺女拿了这么多东西过来,赶紧朝门外看了看。
“干嘛这是?怎么拿这么多东西?”
老太太小声说话,很怕有人听见。
“哎呀,妈,这不是我偷着换的嘛,我跟你说,我认识个黑市的,在那整来的,我单位的人都在他那整东西。拿来你就放心吃得啦。”
“败家的玩意,人家夏雨月月给你汇钱,你可得省点花,这么造,日子不过啦?”
老太太说着话,手下也没闲着,拿着肉切了一小条,然后又给装篮子里了。
“妈,你干嘛?我拿都拿来了,还能拿回去啊?都做了吧,做红烧肉。一会杨娜对象不也得来,你切那点肉,够谁吃的。”
“你呀你呀,让我说你啥好,不会过日子。”
老太太用食指点了点杨洋的头说。
“行啊,您歇着,我来做。”
杨洋把老太太推出了厨房。
锅里蒸的窝头己经好了,杨洋又做了点小米粥。
接着洗肉,切肉,做红烧肉。
肉炖上了,开始收拾带鱼,洗干净切段,用盐腌上。
烧了红辣椒,炸了点辣椒油,泡了点萝卜条子,做咸菜。
家里家里有大葱,打俩鸡蛋,准备一会大葱炒鸡蛋。
泡了木耳,切了点白菜棒子,木耳白菜加点醋,这菜也不错。
再来一个炖萝卜汤,齐活,肉炖好了,盛出来,杨洋干活麻利快,没多大一会,饭菜都好了。
这会妹夫张宇也下班了,正在院子里陪两个孩子玩呢。
没多大一会,老爸也回来了,见老姑娘两口子来了,也挺高兴,张罗着进屋吃饭。
屋里己经放好桌子,饭菜碗筷摆好啦。
老杨头一看,这还挺丰盛啊,跟老太太说,
“我那还有瓶汾酒呢吧,拿来,跟姑爷喝点。”
杨洋炒了最后一个鸡蛋大葱也端着盘子进来了,这会杨家小弟杨益,也放学回来了。
一家人聚在一起,还真是其乐融融。
张宇对媳妇那是真好,给媳妇夹肉,夹鱼,杨娜没吃两口呢,就觉得恶心要吐,捂着嘴往外跑,张宇看媳妇不舒服,也跟着出去了。
“老丫头这是咋滴啦?”老头问。
“是不是怀孕了?我去看看。”杨妈撂下筷子也出去了。
张宇一手拿着水瓢,一手正给媳妇拍后背呢。
“咋样,好点没?这样不舒服多长时间了。”杨妈也过去给姑娘拍着后背。
“就这几天,老恶心想吐,不想吃东西。”
“老姑娘,你是不是怀孕啦,上次月事是啥时候?”
“哎呀妈呀,过了半个月啦。”
杨娜手捂着嘴,开心地说着。
张宇则是笑得合不拢嘴。
“那就是怀孕了,行啦,进屋吧,看看你想吃啥,我去给你做。”
老太太也挺高兴,老姑娘结婚半年多了,也没反应,还真怕人家婆家说啥。
张宇小心翼翼地扶着媳妇进屋了,坐下继续吃饭,杨洋把带鱼拿走了,免得妹妹闻见不舒服。
“杨娜,你既然怀孕了,那你那老师的工作就别做了,干点别的,后勤啥的,还不累,或者干脆换个地方。”
杨洋知道66年就开始起风啦,当老师还真不好,万一再挨批挨斗的,就杨娜那性格,还真怕她受不了,趁着怀孕,换个工作。
“姐,我喜欢这工作,天天和孩子们在一起很开心。”
张宇也说:“大姐说的对,现在形势不好,换个工作也行。”
杨爸沉默着,没发表意见。
“杨益你那学校怎么样?你还有多长时间毕业?”张宇问道。
杨益见姐夫问他,赶紧把嘴里的饭菜咽下,
“我现在在工厂实习,明年五月就结束,六月毕业了。”
“能留到咱们红星轧钢厂嘛?”杨爸问。
“应该能,我们在哪实习就能分到哪,上一届都是这么分的。”
“还不错,还不错。轧钢厂离家近,和爸一个单位,也挺好,必要了就是干部啊。”杨洋看着弟弟说道。
弟弟笑呵呵地说:“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的同志不论职务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
“哈哈哈!”张宇笑道:“你这背的不错啊。”
说着站起身来,拿出来五个小红书,递给大伙。
“爸妈,姐,小弟,一人一本,还有一本是姐夫的,经常看经常背,这书大家都得会背啊。”
“啊?这还得背会?我认那俩字都就饭吃了。”杨老太太拿着小红书说道。
“嘘!这是任务,我们刚刚开了会,要求背的,过些日子,这书你都买不着啦。”
“这么严重?”
杨娜都惊讶啦,在学校里也没听说啊。
“马上就开始了,都得会背,然后和谁说话,先说这个。
这是任务,大家都得如此,必须得会,要不出去就得当哑巴,别说话啦。”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夏晨和夏沫翻着小书读了起来。
“姥姥,我们俩可以教你啊!”
这饭吃的,除了惊喜还有惊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