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朝。
启明帝高座龙椅。
“全公公,念给诸位大人听。”
李德全小心翼翼的上前,捧起龙案上的纸张,上面正是秦宇昨日与徐腾文战时的‘西句’和诗。
李德全扫了一眼殿下位列两旁的文武大臣,用尖细的声音念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念完西句李德全故作停留,环顾众臣后继续念道: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但李德全念完,原本安静的朝堂,更是安静了,随后,就像一名炸弹投进了水里。
满朝文武都惊呆了!只有少数关注昨天文战的几人情绪稍好,但也还是很激动。
尤其是哪些文官,一个个面露激动之色,翰林院苏文执,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头子,昨天晚上激动了一晚上,现在还是激动的面色潮红,胡子乱颤。
众人仿佛是看到了天启皇朝繁荣昌盛,万国来朝的一番景象。天启帝端坐龙椅,看着殿下众臣,也再心里YY着自己,万国使臣朝拜。哎,到那时,自己即便见到列祖列宗那也是无上荣耀,用膳都得先动筷。
九重天门,万国来朝,仪仗仙掌,五彩诏书,这是何等的繁荣昌盛。
苏文执第一个打破了沉默。这位年过半百的老臣双手颤抖,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陛下!此乃千古绝唱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西句当为我朝士子立身之本!"
他的声音在殿内回荡,仿佛一石激起千层浪。文官队列中顿时沸腾起来,官员们交头接耳,脸上无不露出惊叹之色。
兵部尚书吴伟迪虽为武将,此刻也忍不住赞叹:"好一个'万国衣冠拜冕旒'!此诗气象宏大,有吞吐山河之势,末将虽不通文墨,亦能感受到其中磅礴之气!"
天启帝端坐龙椅,嘴角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诸位爱卿,"启明帝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满朝立刻安静下来,"可知这二首诗是何人所做?"
便被启明帝一个刀人的眼神制止,惊得老学士踉跄后退半步。
殿内刹那间落针可闻,一些不知真相的大臣死死盯着自己的靴尖。
"怎么?"天启明帝拍响龙案, "方才不是议论得很热闹?说话!"
"臣等惶恐!"满朝文武齐刷刷跪倒。
"好一个'为万世开太平'。"启明帝冷笑,"朕的肱股之臣,竟连京城眼皮底下的才子都不识得?"他突然指向工部侍郎赵垣:"赵爱卿,你来说。"
被点名的赵侍郎面如土色,额头紧贴着地面:"臣。。。臣听闻昨日状元楼文战。。。"
"满朝文武,食君之禄,却对治下视而不见!莫非真要等到诸国铁骑兵临城下,你们才后知后觉?"
苏文执突然重重叩首,苍老的前额在金砖上撞出闷响:"老臣死罪!此诗作者正是前些日子献上治病药方的忠勇伯秦宇。"他抬起头时,"老臣早该举荐,却拘泥于科举章程。。。"
启明帝的怒气忽然消散,仿佛暴雨骤歇:"都起来吧。"
待群臣战战兢兢站定,才发现皇帝的嘴角又挂上了那抹若有若无的笑意:"苏爱卿既然知晓,为何方才不说?"
"老臣。。。老臣愚钝。"
转向满朝文武,声音忽然洪亮如钟:"诸君当以秦宇诗为镜——'为天地立心'者,方配立在这金銮殿上!退朝!"
这几日原本京城的百姓还沉浸在秦宇文战胜利的喜悦中,一晃三日,京城的却是黑压压的乌云遮蔽,那不是云雨,而是数不清的蝗虫,铺天盖地的压下来,所过之处,丛草不生。
老农赵德柱跪在田埂上,双手颤抖地捧起一把被啃噬得只剩光杆的麦穗,哀嚎。
"老天爷啊!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他的声音淹没在蝗群的振翅声中。田地里,绝望的农民们挥舞着扫帚、木棍,甚至脱下衣服拼命抽打,可蝗虫实在太多,刚赶走一群,又飞来一片。有人跪地磕头,祈求蝗神开恩;有人呆立原地,眼神空洞地望着被啃光的庄稼,仿佛己经看到了即将到来的饥荒。
京城东市,粮铺门前挤满了抢购的百姓。
"昨日才五十文一斗,今日怎就二百文了?"一个瘦弱的妇人攥着仅剩的几枚铜钱,声音颤抖。
"没钱就别挡道!"粮铺伙计不耐烦地推开她,"后面还有人等着呢!"
妇人踉跄几步,怀中的孩子饿得哇哇大哭。她绝望地瘫坐在地,眼泪无声滑落。
金銮殿,启明帝高坐龙椅,面色阴沉。龙案上堆积如山的奏折,无一例外,全是各地蝗灾急报——蝗虫肆虐,饿殍遍野。
"砰!"
皇帝猛地将奏折摔在地上:"废物!统统都是废物!"
满朝文武齐刷刷跪倒,额头紧贴地面,大气不敢喘。
"陈广峰!"启明帝目光如刀,看向跪在最前面的户部官员,"朕拨了三十万两赈灾银,你就是这么给朕办事的?!"
陈广峰浑身一颤,连忙叩首:"陛下息怒!微臣己命各地开仓放粮,并组织百姓焚烧蝗虫。。。。。。"
"烧?"皇帝冷笑一声,猛地站起身,"朕昨日登上城楼,看见的不是蝗虫被烧死,而是三个村子被你们烧成了白地!"启明帝声音森寒,"百姓的房子没了,可蝗虫呢?照样遮天蔽日!"
工部尚书周正明战战兢兢地出列:"陛下,微臣配置的药粉需要大量石灰,可运输困难。。。。。。"
"够了!"启明帝暴怒打断, "朕要的是结果!不是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