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养性那句“到此为止”的命令,如同冰冷的铁箍,紧紧勒在陆铮的脖颈上。他走出指挥使值房,没有回自己的值房,而是径首走向关押张德禄的牢房方向。阴暗的甬道里,偶尔有巡逻的校尉经过,看到他沉凝的脸色,都下意识地避让开目光,不敢多问一句。
牢门外,王总旗正带着两个亲信力士守着,看到陆铮,立刻迎上来,眼神带着询问:“大人?”
陆铮面无表情,声音低沉,毫无波澜地传达了骆养性的命令:“指挥使大人钧令:张德禄,即刻处置掉。口供留档封存,非指挥使手令,任何人不得查阅。那个后金细作,三日后明正典刑,罪名——私通外敌,擅闯宫禁。”
王总旗脸上的肌肉猛地一抽,眼中瞬间闪过惊愕和难以置信。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接触到陆铮那双深不见底、此刻却透着一种近乎麻木平静的眼睛,所有的话都堵在了喉咙里。他跟随陆铮多年,深知这位新晋千户的秉性,更清楚骆养性的手段。这道命令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卑职……明白。”王总旗艰难地吐出几个字,声音干涩。他回头看了一眼那扇紧闭的牢门,里面隐约传来张德禄绝望的低泣。
“手脚干净点。”陆铮补充了一句,语气平淡得像是在交代一件寻常公务,“别留痕迹。”
“是。”王总旗深吸一口气,重重点头,转身推开牢门走了进去。门内,张德禄似乎预感到了什么,发出一声更加凄厉的呜咽,随即被什么堵住了,只剩下沉闷的挣扎和铁链的哗啦声,很快,那点挣扎也彻底沉寂下去。
陆铮站在门外,听着里面细微的、代表着一条生命终结的声音,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紧抿的唇线绷得如同刀锋。他转身离开,没有回头。
回到自己的值房,老校尉老张正在小心翼翼地擦拭着桌案,看到陆铮进来,连忙放下抹布,垂手侍立,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陆铮走到桌案后坐下,硬木椅硌得他背脊生疼。他拿起一份无关紧要的案卷,翻开,目光落在密密麻麻的字迹上,却一个字也没看进去。值房里很安静,只有灯芯燃烧偶尔发出的“噼啪”轻响。
没过多久,一个穿着普通校尉服色的汉子在门口探头,脸上堆着讨好的笑容:“陆千户,卑职是外城巡街的赵小旗。听说您新升了千户,兄弟们凑份子备了点薄酒,在‘醉仙楼’摆了一桌,给您道贺,您看……”
“心意领了。”陆铮头也没抬,声音平淡无波,“公务在身,不便赴宴。替我谢过诸位兄弟。”
那赵小旗脸上的笑容僵住,讪讪道:“是,是……那卑职告退。”说完,赶紧溜了。
类似的“道贺”和试探,在接下来的半日里又来了几拨。有同级别的千户派人送来贺帖,有骆养性麾下其他几个心腹千户的亲信过来“问候”,甚至还有东厂那边一个档头遣人送了份不轻不重的礼。陆铮一律以“公务繁忙,心意己领”为由,挡了回去。他态度恭谨,礼数周全,却透着一股拒人千里的疏离和冰冷。那些送礼传话的人精们,自然也嗅出了某种不同寻常的味道,回去后如何禀报,就不得而知了。
诏狱里的气氛似乎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之前那些敬畏中带着点好奇的目光,如今掺杂了更多复杂的东西:有同情,有疏远,有小心翼翼的审视,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幸灾乐祸。陆铮成了骆养性“敲打”的活例子,无声地提醒着所有人,在这诏狱里,谁才是真正的主宰。
傍晚时分,陆铮终于处理完手头积压的公文。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颈。怀中的白玉腰牌随着动作硌了一下。他沉默地脱下那身代表锦衣卫千户的飞鱼服,仔细叠好,换上常服。没有叫随从,独自一人走出了北镇抚司那扇森严的大门。
外面己是华灯初上。冬日的京城街道上,行人缩着脖子匆匆赶路,小贩的叫卖声带着寒气。陆铮混在人群中,步履沉稳,却走向一个与回家相反的方向——西城一条不起眼的胡同深处,一间门脸破旧、只挂着个“酒”字幌子的小酒馆。
掀开厚重的棉布帘子进去,里面光线昏暗,弥漫着劣质烧刀子和腌萝卜的味道。只有两三个老客缩在角落闷头喝酒。掌柜的是个跛脚的老头,看到陆铮进来,浑浊的老眼抬了一下,没说话,只是指了指最里面靠墙那张空着的、满是油污的小方桌。
陆铮走过去坐下。不一会儿,跛脚掌柜端来一壶温好的烧刀子,一小碟盐水煮豆,放在桌上,又默不作声地跛着脚走开了。
陆铮给自己倒了一小杯。辛辣的液体滚过喉咙,带来一阵灼烧感,却驱不散心头那股冰冷的寒意。他独自一人坐在昏暗的角落里,像一块沉默的礁石。外面街道的喧嚣透过帘子缝隙隐隐传来,更衬得这小酒馆里的寂静如同坟墓。
他慢慢从怀里掏出那块温润的白玉腰牌,放在油腻的桌面上。油灯昏黄的光线下,回首的仙鹤纹路和那个模糊的“瑾”字清晰可见。他用指尖轻轻着冰冷的玉质,眼神深邃如寒潭。
案子“了结”了。骆养性要的“干净”,他给了。张德禄成了死人,后金细作也即将伏法,皇帝的面子得以保全。但真正的毒瘤——陈瑾,甚至他背后的阴影,依旧安然无恙,甚至可能因为这次打草惊蛇而隐藏得更深。
这块腰牌,是唯一的、烫手的证据。留着它,是随时可能引爆的雷;毁了它,则意味着彻底屈服于骆养性的“分寸”,也意味着背叛了自己心中那点尚未熄灭的执念。
陆铮端起酒杯,又灌了一口。辛辣的味道刺激得他微微眯起了眼。他将腰牌重新紧紧攥在手心,他没有选择毁掉它,而是再次将其揣回怀中,紧贴着心口。
陆铮需要的,不是一时的意气,而是等待一个能撬动这潭死水的时机。他将杯中残酒一饮而尽,丢下几枚铜钱,起身,重新走入外面寒冷的夜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