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昭春秋
魏昭春秋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魏昭春秋 > 第51章:记忆宫殿,神农之术

第51章:记忆宫殿,神农之术

加入书架
书名:
魏昭春秋
作者:
礼知心
本章字数:
9394
更新时间:
2025-07-08

额们终于回到了晋国(山西)的地界。

站在那道熟悉的山梁上,看着底下蜿蜒的汾水,和远处炊烟袅袅的村落,额的腿一软,差点就跪了下去。

回来了。

活着回来了。

额背上的木金父,也醒了。他揉着眼睛,看着这片对他来说全然陌生的土地,小声地问:“将军,这……就是恁的家吗?”

额的家。

额咧了咧嘴,想笑,可扯动了脸上干裂的伤口,疼得额首抽抽。

“对,娃。”额哑着嗓子说,“这是额们的家了。”

一路上,额们像两只丧家之犬。白天躲在山沟里,晚上摸黑赶路。吃的,是偷挖来的田鼠,是还没长熟的野果子。喝的,是带着泥腥味的山泉水。

好几次,额发着高烧,烧得人事不省,都是木金父这个还没额大腿高的娃儿,用他那冰凉的小手,一遍一遍地给额擦脸,把打来的泉水,一滴一滴地喂进额的嘴里。

额们活下来了。

额看着身边这个娃儿,他瘦得像根豆芽菜,身上的衣服己经成了布条,可那双眼睛,却比额们离开宋国(河南商丘)时,亮堂多了。

他不再是那个只晓得躲在角落里发抖的娃儿了。

他会跟着额,辨认能吃的野菜。他会用额教他的法子,设个小陷阱,套只野鸡。他看到额的伤口又渗血了,会一声不吭地跑去寻止血的草药,笨手笨脚地给额嚼烂了,敷在伤口上。

额晓得,额背回来的,不光是孔父嘉大人的血脉。

额背回来的,是一颗己经开始发芽的,坚韧的种子。

“走,额带恁回家。”

额牵着他的手,朝着额的封地,曲沃(山西临汾)的方向走去。

越靠近曲沃,额的心,就越沉。

地里的庄稼,稀稀拉拉,蔫头耷脑的,风一吹,就倒下一大片。路边上,时不时能看到一些面黄肌瘦的野人,他们蜷缩在路边,眼神空洞地看着额们,像一群等着死的孤魂野鬼。

额看到了一个老汉,他正费力地从地里刨着啥。

额走过去,看到他那干裂得像老树皮一样的手里,捧着几颗黑乎乎的,连额都认不出来的草根。

老汉看到额身上的佩剑,吓得浑身一哆嗦,手里的草根都掉在了地上。

“军爷饶命,军爷饶命,额不是流民,额是这儿的农户,额……”

额的心,像被针扎了一下。

额弯下腰,帮他把那些草根一颗一颗地捡起来,放回到他的手里。

“老乡,别怕。”额的声音,有点发涩,“额是魏昭。”

那老汉愣了一下,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魏……魏大夫?是恁?恁回来了?”

“额回来了。”

“大夫,恁可算回来了!”老汉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再不回来,额们……额们都要饿死咧!”

他指着那片荒芜的田地,哭着说:“今年大旱,河里的水都快断了,种下去的黍子,一半都没长出来。收上来的那点粮食,交了公中的,剩下的,连冬天都熬不过去啊!”

“官府不管吗?”

“管?咋管?”老汉苦笑着,露出一口黄牙,“官府的粮仓里头,怕是也跑得动老鼠了。那些大人们,只晓得跟咱们要粮,谁管咱们的死活?”

额的心,一点一点地往下沉。

这就是额的封地。这就是额用命,从晋侯手里头换来的家。

可额的家里人,却在吃草根。

额连自个儿的家都护不住,还谈啥“以兵护礼”,还谈啥“开创盛世”?

一股子巨大的无力感,像山一样,压在了额的身上。额觉得自个儿,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那晚,额把木金父安顿在府里,自个儿一个人,坐在了那片荒芜的田埂上。

月亮很大,很圆,照得地上一片霜白。

额从怀里头,掏出了那几张林夏留下的纸。

傻婆娘,额在心里头喊她。

恁看到了吗?这就是额的晋国,额的家。

人都要饿死了,礼有啥用?兵又有啥用?

额能领着兵,去打下一个又一个城池。

可额能用手里的剑,从地里头,给他们变出粮食来吗?

额不能。

额把脸,埋在那几张纸里头。额的眼泪,又一次不争气地流了下来。

额好没用。

额好没用啊……

额哭着,喊着,把心里头所有的委屈和绝望,都朝着这个冰冷的夜,吼了出来。

然后,就在额快要被这绝望淹没的时候。

额的脑子里,“嗡”的一声。

额的魂儿,好像又一次被抽离了身体。

又是那个黑漆漆的漩涡。

可这一次,额没有害怕。额甚至,有一丝期待。

额是不是,又能见到她了?哪怕只是一个影子,也好。

当额再一次“睁开眼”的时候。

额愣住了。

这里,不是那个亮得晃眼的“大殿”,也不是那个白得瘆人的“屋子”。

这里,像是一座望不到边际的宫殿。

宫殿的柱子,高耸入云。宫殿的地板,光可鉴人。

无数的光带,在额的身边流淌,像天上的银河,落入了凡间。

额的身前,是一扇又一扇,紧闭着的大门。

每一扇门上,都刻着一些奇怪的,额看不懂的符号。

有的门上,画着齿轮和杠杆。

有的门上,画着瓶瓶罐罐,还冒着烟。

有的门上,画着刀枪剑戟,还有一些额没见过的,喷着火的铁疙瘩。

这是啥地方?

额的魂儿,飘荡在这座空旷、安静得可怕的宫殿里。

额晓得,这地方,跟林夏有关。

这是她留给额的。

是那个傻婆娘,用她的命,给额换来的,最后的遗产。

额的心,突然狂跳了起来。

强国之法!

额要找强国之法!

额要找能让额的百姓,吃饱肚子的法子!

这个念头,像一道闪电,在额的脑子里炸开。

额的魂儿,开始疯狂地寻找。

额从那些刻着兵器的大门前飘过,没有停。

额从那些刻着奇怪符号的大门前飘过,也没有停。

额的首觉告诉额,额要找的东西,不在这里。

终于,额在宫殿最深处的一个角落里,看到了一扇最不起眼的,最小的门。

那扇门上,没有画着啥厉害的玩意儿。

只画着一株,额再熟悉不过的,黍子。

就是它了!

额的魂儿,像找到了家的燕子,猛地朝着那扇门,撞了过去。

轰——

那扇门,开了。

刺眼的光,从门后头涌了出来,把额整个魂儿,都给吞了进去。

额看到了。

额看到了一个老汉。

一个比额在田埂上遇到的那个老汉,还要黑,还要瘦的老汉。

他赤着脚,站在一片金黄色的,望不到边的稻田里头。

那稻子,长得比额的人还要高。

每一株稻穗,都沉甸甸的,压得稻秆都弯下了腰,像是在对着大地鞠躬。

那个老汉,抚摸着那些稻穗,笑得像个娃儿。

额听到了一个声音,在额的魂儿里头响起。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

然后,额眼前的景象,又变了。

额看到了一片田。

这片田里头,第一年,种的是黍子。

第二年,种的却是豆子。

第三年,这片田,却空了下来,上头长满了杂草。

一个声音告诉额,这叫“轮耕”,让土地歇息,地力才能长久。

景象又一变。

额看到了一个大坑。

无数的牛粪、马粪、烂掉的菜叶子、枯黄的稻草,都被扔进了那个大坑里头。

过了一阵子,那些东西,就变成了一堆黑乎乎的,臭烘烘的,却又好像很有营养的泥土。

人们把这些泥土,撒到田里。

那些原本蔫头耷脑的庄稼,就像喝了神仙水一样,一下子就变得油绿油绿的。

这个,叫“堆肥”。

紧接着,额又看到了无数的画面。

有人在一大片黍子地里头,仔仔细细地,挑出那些长得最高,颗粒最的黍子,单独收起来,留作明年的种子。

这个,叫“选种”。

有人把两种不同的黍子,种在一起,让它们的花粉,互相飘到对方的身上,结出来的种子,就有了爹娘两边的长处。

这个,叫“育种”。

……

额像一个贪婪的娃儿,大口大口地,吞食着这些闻所未闻,见所未闻的知识。

额的脑子里,没有啥“杂交水稻”,也没有啥“化肥分子式”。

可额懂了。

额彻底懂了。

这些,不是啥妖术,也不是啥神仙手段。

这些,是“道”。

是“神农氏”尝百草的道,是咱们华夏先祖,跟这片土地,相处了几千年的,真正的大学问!

而林夏,那个傻婆婆,她只是用一种额能看明白的法子,把这些“道”,重新教给了额。

当额的魂儿,从那座记忆宫殿里头退出来的时候。

天,己经亮了。

额还坐在田埂上。

晨曦的露水,打湿了额的衣裳。

可额一点儿也不觉得冷。

额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力量。

额的眼睛,看着眼前这片荒芜的田地。

可额看到的,不再是绝望。

额看到的,是一片金黄色的,等待着额去耕耘的,希望的田野。

额站了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土。

额大步流星地,回到了府里。

“来人!”

额的一声大吼,把府里头那些睡得正香的家臣,都给吓得从床上蹦了起来。

石头第一个冲了进来,他身上还穿着寝衣,手里头却提着额那把“昭明”剑。

“将军!咋了?是有刺客吗?”

额看着他那副紧张的样子,忍不住笑了。

“没刺客。”额说,“传额的令,把府里头管事的,还有曲沃城里头,那些种地的好手,老把式,都给额叫来!”

“现在?”石头瞅了瞅外头还蒙蒙亮的天,一脸的懵。

“对,就是现在!”

额的声音,不容置疑。

很快,额的府邸前头,就站满了人。

有额的家臣,有府里的管事,还有十几个被从被窝里头薅出来的,一脸没睡醒的老农。

他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不晓得额这个刚从外头死里逃生回来的大夫,一大清早发啥疯。

额站在台阶上,看着底下这群人。

额清了清嗓子。

“各位乡亲,各位兄弟。”

“额,魏昭,回来了。”

底下的人,安静了下来,都看着额。

“额这次出去,差点把命丢了。但也让额想明白了一件事。”

额顿了顿,提高了声音。

“咱们晋国,咱们曲沃,不能再这么下去了!”

“额们不能一边饿着肚子,一边还跟别人去争个啥霸主的名头!”

“额们得先让自个儿,活下去!活得像个人样!”

“所以,额决定,从今天起,在额的曲沃,推行新政!”

“额管这个新政,叫‘神农新政’!”

底下的人,你看看额,额看看你,脸上都是迷茫。

“神农新-政?”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农,颤巍巍地问,“大夫,这是个啥政?”

额笑了。

“这个政,很简单。”

“就是额,要教恁们,咋样把地种好,咋样让一亩地,能打出过去两亩、甚至三亩地的粮食来!”

这话一出口,底下“嗡”的一声,就炸了锅了。

“啥?大夫要教额们种地?”

“额没听错吧?大夫是领兵打仗的,他懂个啥种地?”

“就是,额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种的,还能有啥新花样?”

“一亩地打三亩的粮食?这……这不是说梦话吗?”

质疑声,嘲笑声,不信的眼神,像潮水一样,朝着额涌了过来。

额不生气。

额晓得,这很正常。

额要是他们,额也不信。

额抬起手,往下压了压。

“恁们不信,额晓得。”

“所以,额也不逼恁们。”

“额们,可以先试试。”

额指着府邸后头那一大片空地。

“那片地,就当是额们的试验田。额会把额的法子,都用在那片地上。”

“恁们,可以派几个人,跟着额一起干。恁们也可以,就在边上看着。”

“等到了秋收的时候,咱们拿粮食说话。”

“要是额的法子不行,额魏昭,当着全曲沃人的面,给恁们磕头赔罪!”

“要是额的法子行了……”

额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

“那额希望,明年开春,整个曲沃的土地,都能按照额的法子来种!”

“恁们,敢不敢跟额赌这一把?”

底下的人,都不说话了。

他们看着额。

看着额那双燃烧着火焰的眼睛。

他们看到了,在额的眼睛里,有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东西。

那是一种,不容置疑的,强大的自信。

过了好半天。

那个胡子花白的老农,把嘴里的烟锅子,在鞋底上磕了磕。

他抬起头,看着额。

“大夫,恁是额们曲沃的主心骨。恁说的话,额们信。”

“赌就赌!”

“额这把老骨头,就陪恁,疯这一回!”

“对!赌了!”

“反正地都快荒了,再差,也差不到哪儿去!”

人群里,响起了一片附和声。

额笑了。

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

傻婆娘。

恁看到了吗?

额的仗,己经开始了。

恁放心。

这一仗,额会打得,很漂亮。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