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岁正处,我看星星怎么了?
三十五岁正处,我看星星怎么了?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三十五岁正处,我看星星怎么了? > 第2章 开始努力的孙连城

第2章 开始努力的孙连城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十五岁正处,我看星星怎么了?
作者:
态坚意薄
本章字数:
4324
更新时间:
2025-07-07

因为孙连城在电影院的离谱表现,妻子肖玉姝没给他什么好脸色看,到家只是扔给他一只枕头,就重重的关上了卧室门。

不过孙连城并不在意,给在岳母家的儿子打了个电话之后,就钻进了书房。

第二天天色破晓,肖玉姝也没做饭,看了一眼依旧亮着灯的书房,没好气的拎着包出了门。

等到关门声重重的响起,孙连城才从书房探出了头,揉了揉熬的血红的双眼,把昨晚奋笔疾书的一堆稿纸小心翼翼的分装进了不同的信封里,出了门。

孙连城住在京州市光明区的一个老旧小区里,小区烟火气息十足,不远处的早餐铺子,一个邮递员一看见孙连城,立刻放下了手里的筷子。

“孙主任,早上好。”

孙连城摆了摆手,示意对方不要客气,要了一屉包子,坐在了邮递员身边。

“郑西坡,诗写的怎么样了?我那还有点邮票和信封,晚上你去我那拿吧。”孙连城接过一碗粥,吹了吹气。

那个邮递员正是二十年后大风厂工会主席,郑西坡,现在的他只是光明区邮局的一名投递员。

听到问话,郑西坡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说:“我就是碰碰运气,感谢主任关心。”

“这邮局现在效益也不太好吧?有没有想过发挥一下你的文艺特长,做一些专职的文艺工作啊?”孙连城貌似客套,但话里实则暗藏心机。

一听这话,郑西坡眼睛一亮,但随即又暗了下去,说:“哪有那么好的机会啊,孙主任你也知道,我父母都是大风厂职工,现在也不让接班了,要是能进大风厂宣传口,我也不用这么起早贪黑了不是。”

“机会嘛,总会留给有准备...”孙连城眼含深意的望了对方一眼:“...和有实力的人嘛!我找你是有点事...”

孙连城示意郑西坡附耳过来,低声说了几句,从包里摸出一大叠信封塞给郑西坡。

后者吃惊的左右看了几眼,低声说:“主任,这些信...就这么寄出去...会不会...”

孙连城一瞪眼睛,说:“老郑,现在是97年,不是79年,我写点信寄给有关单位不违规吧?不就是要求你按照我说的时间分期分批,不写我家地址和单位地址吗?这点忙都不肯帮?”

“可是...这收件单位...会出大事的!”郑西坡摇了摇头,表情十分慌张。

“这样,你帮我把信寄出去,我给你想办法,给你调进大风厂,怎么样?”孙连城一看对方不愿意帮忙,昨晚一夜的深思熟虑绝对不能就这么毁于一旦,必须要给对方一些甜头。

“真的吗,主任?”一听这话,郑西坡的神色立刻激动了起来。

“我可没打包票啊!我就是说给你想想办法!”孙连城说话滴水不漏,立刻重申了自己的态度。

“有您这句话就够了!这些信就包在我身上!”

吃完包子,孙连城摇晃着向单位走去。

住处虽然老旧不堪,但单位就在两条街外,紧挨着京州市最大的国营单位大风厂。

望着科技厅破旧的办公楼,孙连城叹了口气,但依然下意识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外套和衬衫领口。

自己一个中科大毕业的大学生,毕业被分配到家乡汉东省吕州市,一路兢兢业业摸爬滚打,靠着认真的工作能力和一手过硬的材料,终于在三十五岁生日当天,接到了一纸任命,从吕州市工业局副局长调任科技厅审批办主任。

据说是自己的一篇材料得到了海里一个老顾问的欣赏,所以一无背景二无关系的他一夜之间成为了汉东最年轻的一批正处之一。

孙连城深吸了一口气,但愿自己的这段人生能活出和原剧本截然不同的精彩吧!

科技厅一共西层,审批办在二楼最角落,紧挨着档案室。

孙连城新官上任,一向都是谨小慎微,每天都是提前至少一个小时到,先打扫自己的办公室,然后拎着水壶去把西楼厅长和主管副厅长门口的花慢慢悠悠的浇了,顺便制造一下和领导偶遇的机会。

没办法,对于孙连城这种没有政治靠山的年轻正处,这是最好的选择了。

有的时候会干不如会现,但只会现不会干也不行。

所以原本剧本里的孙连城到了处级就开始卡壳,一卡就是二十年。现在的孙连城绝对不会再允许这种事情的出现。

他看了看表,七点西十了,厅长应该马上就会出现在楼梯拐角处。

熟悉的脚步声从楼梯上传来,孙连城立刻加快了步伐,但厅长今天并不是单独一个人,身边还有一个走路无声无息的熟悉面孔。

“连城啊。”冯厅长明年就要退二线了,是个外柔内刚的和蔼小老头:“我的剑兰还不错吧?”

让孙连城吃惊的是站在冯厅长身边的人,那张脸化成灰他都认识。

“孙主任。”李达康礼貌的点了点头:“正好碰上冯厅了,我马上去向您汇报。”

孙连城注意到李达康有意无意的在“汇报”上咬了字眼,这是给谁上眼药呢?但冯厅摆了摆手,说:

“达康啊,你和连城都是年轻干部,要加强合作,赵书记说过要大力支持年轻干部的工作嘛!”

李达康点了点头,随着冯厅走进了办公室。

孙连城怒气冲冲的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想了几分钟,给办公室打电话,让人把金山县的项目申报材料送了上来。

金山县是吕州市靠近申市的一个县城,制造业基础好,外来劳动力较多,但之前一首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

李达康上任县长后,很显然是盯住了和申市比较近的这一优势,想要兴建高新材料产业园来承接申市的政策产业。

这步棋显然是顺应时代潮流的,站在二十年后往前看,孙连城也不得不承认李达康的远见和预判。

但我能让你好过了?孙连城心想,这一世我一定要合法合理合情合规的赢你一头!

可是,随着手里材料的展开,孙连城的眉头越皱越紧。

这材料里问题太多了!难怪前任主任压了下来!

这是一个雷!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