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帮主呀又做梦了
昭阳帮主呀又做梦了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 > 昭阳帮主呀又做梦了 > 第37章 世上难懂母子情

第37章 世上难懂母子情

加入书架
书名:
昭阳帮主呀又做梦了
作者:
昭阳帮主呀
本章字数:
2994
更新时间:
2025-07-07

暮色像墨汁般浸透青石板路时,周秀兰正就着煤油灯缝补衣裳。针脚在补丁上穿梭,她的目光时不时落在土炕上熟睡的三个孩子身上。窗外传来婴儿啼哭,怀里刚满三个月的老西又醒了,饥饿的哭声像根刺,扎得她心口生疼。

1978年的深秋格外冷。丈夫在矿难中离世后,七个孩子的口粮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生产队分的口粮只够勉强糊口,野菜挖尽了,树皮也被剥得光秃秃的。当媒婆第三次上门说邻村有户人家想抱养孩子时,周秀兰攥着褪色的碎花头巾,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妈,为什么弟弟妹妹们都走了?"六岁的长女素琴睁着大眼睛,望着空荡荡的竹摇篮。周秀兰别过脸,泪水砸在补丁摞补丁的衣襟上。她送走了老西、老五和老六,最小的老七被县城里一对不能生育的夫妻带走时,孩子的小手死死抓着她的头发,哭得嗓子都哑了。

留下来的三个孩子在贫苦中长大。素琴早早辍学帮母亲干活,背着弟弟妹妹去山上拾柴火;老二建国成绩优异,靠着助学金读完高中;老三小芸最受宠,性子却最倔强。每当过年时,别人家热热闹闹团圆,周秀兰总望着墙上泛黄的全家福发呆——照片里七个孩子挤在土坯房前,老西的口水还沾在她肩头。

二十年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小山村。建国考上大学留在省城工作,素琴嫁去邻镇开了家小卖部,日子渐渐有了起色。而老西的消息,是在一个暴雨倾盆的午后传来的。

"我是林建明,您还记得我吗?"西装革履的男人站在破旧的堂屋前,皮鞋尖沾着泥点。周秀兰颤抖着扶住门框,面前这张脸让她瞬间红了眼眶——浓眉下的眼睛,分明是年轻时丈夫的模样。老西如今是建筑公司老板,辗转打听才找到生母。他带来了营养品和存折,却始终不肯叫一声"妈"。

"当年为什么不要我?"林建明突然开口,声音像冰碴子。周秀兰的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这些年她无数次在梦里见到被送走的孩子,醒来时枕边总是一片潮湿。

老五的出现更让人意外。她改名陈静,成了小学教师,带着丈夫和孩子来认亲。"我从来没怨过您。"陈静抱着周秀兰痛哭,"养父母对我很好,但我一首想知道,亲生母亲长什么样。"母女俩相拥而泣,素琴在一旁抹着眼泪,偷偷往外甥女兜里塞了把水果糖。

老六却成了周秀兰心头永远的痛。他在南方闯荡多年,染上赌博的恶习,听说生母家还有房产,带着一群人找上门来。"当年把我扔了,现在该补偿了吧?"他踹翻八仙桌,酒瓶碎裂的声音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建国报了警,看着被警察带走的弟弟,周秀兰瘫坐在地上,像片枯萎的落叶。

最让她牵挂的老七始终没有消息。有人说他在国外定居,也有人说他早己不在人世。周秀兰把老七小时候的虎头鞋收在樟木箱底,每年清明都要在坟头摆上一碗鸡蛋羹——那是老七最爱吃的。

晚年的周秀兰患上了严重的风湿,膝盖肿得像馒头。素琴接她去镇上照顾,建国每个月寄来医药费。但她总念叨着要回老屋,说"怕孩子们回来找不到家"。临终前,她攥着那张泛黄的全家福,浑浊的眼睛望着虚空:"老西的哮喘...记得天冷加衣...老七...该娶媳妇了..."

葬礼那天,老西送来了最大的花圈,却始终站在人群最后;老五带着全家披麻戴孝,哭得昏天黑地;老六在派出所没能赶来,托人送了五百块钱。素琴整理母亲遗物时,在箱底发现一沓存折,户名分别写着老西、老五、老六和老七,每本存折上都存着一笔钱,最新的记录停在去世前三天。

多年后,素琴在整理老宅时,发现母亲床头压着张字条:"妈对不起你们,但妈更怕你们饿死在我怀里。若有来生,咱们还做一家人,妈一定把糖分给你们每个人。"字迹被泪水晕染得模糊,却像颗种子,在素琴心里生根发芽。她开始寻找失散的弟妹,不为别的,只为完成母亲最后的心愿——让被风吹散的蒲公英,重新聚成一个温暖的家。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