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帮主呀又做梦了
昭阳帮主呀又做梦了
当前位置:首页 > 青春 > 昭阳帮主呀又做梦了 > 第53章 母爱陪我长大

第53章 母爱陪我长大

加入书架
书名:
昭阳帮主呀又做梦了
作者:
昭阳帮主呀
本章字数:
3202
更新时间:
2025-07-07

老式座钟的铜摆轻轻摇晃,第七下钟声撞碎清晨的寂静时,我又一次在案板前恍惚。面粉扬起的细雾里,仿佛又看见那个扎着蓝布头巾的身影,擀面杖在案板上推碾出绵长的弧线,而小小的我,正踮着脚趴在光滑的枣木面板上。

这是邻居王婶讲给我的故事。那时我还不到三岁,总爱黏着母亲。每当她要做手擀面,我就蹬着小板凳往案板上爬,沾着面粉的小手在案板上按出歪歪扭扭的掌印。王婶总笑着劝:"快把孩子抱下来,多脏啊!"母亲却只是用沾着面粉的手背蹭蹭我泛红的脸颊,把我轻轻安置在案板一角,任由我抓着面团捏成奇形怪状的模样。蒸腾的热气里,她擀出的面条如银丝般堆叠,而我咯咯的笑声,成了厨房里最欢快的伴奏。

记忆里最鲜活的画面,是母亲蹲在鸡窝旁的模样。那只芦花老母鸡总爱在午后下蛋,母亲就搬着小板凳守在旁边。深秋的风卷着落叶掠过院子,她裹紧褪色的蓝布衫,眼神却始终专注地盯着鸡窝。当老母鸡发出"咯咯哒"的叫声,她立刻伸手探进草窝,把还带着体温的鸡蛋小心揣进怀里。铁锅烧得噼啪响,金黄的蛋液在油花里舒展,香气飘满整个院子。我捧着温热的瓷碗,看母亲把最嫩的蛋心挑给我,自己却只着锅边焦脆的蛋皮。

真正有了记忆,是在七岁那年的深秋。那天的雨下得格外凶,铅灰色的云层压得很低,雨水顺着教室的屋檐织成水帘。放学铃声响起时,我缩在教室角落,望着同学们撑开五颜六色的雨伞陆续离开。忽然听见熟悉的呼唤,抬眼就看见母亲站在校门口,她的蓝布衫被雨水浇得透湿,头发黏在苍白的脸上,怀里却紧紧抱着那件褪色的外套。

"快过来。"她的声音带着喘息,蹲下身为我披上外套。我趴在她背上,能清晰感受到雨水顺着她的脊梁往下淌,浸透的布料贴在皮肤上。石板路在雨水冲刷下变得湿滑,母亲却走得很稳,一步一步踩过积水。我把脸埋进她肩头,那里还残留着淡淡的皂角香,混着雨水的气息,成了我童年最安心的味道。

母亲走得突然。那年冬天,她咳血的症状越来越严重,却总说只是着凉。首到某个清晨,我被邻居急促的脚步声惊醒,冲进堂屋时,只看见她枕边散落的中药包,和半凉的手擀面。那碗面里卧着两个金黄的荷包蛋,蛋清边缘微微卷起,像两朵凋零的花。

往后的日子,那碗没吃完的面成了我最深的执念。每当想念母亲,我就会系上她留下的蓝布围裙,学着她的样子揉面、擀面。面团在掌心渐渐变得柔软,恍惚间仿佛又看见她温柔的笑:"面要揉得三光——手光、盆光、面光。"

高中住校时,我总在周末给室友做手擀面。她们围在宿舍小锅前,看我把面条下进翻滚的水里,白生生的面条在沸水中舒展。有个北方来的姑娘尝过后红了眼眶:"和我妈做的味道好像。"那一刻,我忽然懂得,母亲教会我的不仅是做饭,更是如何用食物传递爱。

大学毕业后,我在老城区开了家面馆。店面不大,原木色的桌椅,墙上挂着母亲留下的擀面杖和蓝布围裙。每天清晨,我都会亲手揉面、擀面,看着客人捧着热气腾腾的面碗露出满足的笑容。常有老人来店里,尝过面后红着眼眶说:"丫头,这味道和我老伴做的一模一样。"

去年冬天,我带着女儿回了趟老家。推开老宅斑驳的木门,院子里的枣树还在,只是枝干更加虬曲。女儿蹦蹦跳跳地跑进厨房,指着墙上挂着的擀面杖问:"妈妈,这是什么?"我把她抱起来,摸着擀面杖上被岁月磨出的凹槽:"这是外婆留给妈妈的宝贝,等你长大了,妈妈教你用它做好吃的手擀面。"

暮色渐浓时,我在老灶台上煮了两碗面。升腾的热气模糊了视线,恍惚间看见母亲站在灶台前,蓝布头巾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女儿吃得满嘴都是,突然抬起头:"妈妈,以后我也要像你一样,给我的宝宝做手擀面!"

窗外的风掠过枣树,发出沙沙的声响。我望着碗里翻滚的面条,忽然明白,母亲从未真正离开。她教会我的温柔与坚韧,她用爱揉进面团里的温度,早己化作血脉里的传承,在时光长河里绵延不绝。那些浸透在记忆里的点点滴滴,成了我生命中最温暖的光,照亮我为、为人母的每一步,也指引着我,将这份爱继续传递下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