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柴纨绔系统:开局制盐逆袭建国
废柴纨绔系统:开局制盐逆袭建国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废柴纨绔系统:开局制盐逆袭建国 > 第51章 乾坤定策 救荒寻才

第51章 乾坤定策 救荒寻才

加入书架
书名:
废柴纨绔系统:开局制盐逆袭建国
作者:
陈家三少爷真帅
本章字数:
4670
更新时间:
2025-07-06

林峰一边奋力抵挡,一边心急如焚地思索对策。突然,他灵机一动,冲着御林军将领大声喊道:“将军,你可知这赵康勾结‘暗夜盟’,意图颠覆朝廷,若是放过他,你就是朝廷的千古罪人!你难道真想背上这骂名?”

御林军将领听了,心中一震,手中的动作不禁慢了下来。赵康见状,脸色大变,急忙喊道:“将军别听他胡说!这是他们的诡计,快动手!”

林峰趁着这间隙,瞅准赵康身边的一个破绽,猛地发力,冲破包围,首逼赵康而去。赵康吓得脸色惨白,连连后退。林峰一把抓住赵康,将剑架在他脖子上,大声喝道:“都给我住手!谁敢再动,我立马杀了他!”

众人见状,都不敢轻举妄动。林峰看着御林军将领,严肃地说:“将军,我们并无恶意,只是想面圣呈上证据,揭露这些逆臣的罪行。若你执意阻拦,后果不堪设想!”

御林军将领权衡再三,终于一咬牙,说道:“好,我信你一次!你们赶紧进宫面圣,若有半句假话,我定不饶你们!”

林峰等人不敢耽搁,急忙进宫。见到崇祯皇帝后,林峰将证据呈上,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奏明。崇祯皇帝看完证据,气得浑身发抖,怒喝道:“这帮逆臣,朕定要将他们抄家灭族,以正国法!”

随后,崇祯皇帝立刻下旨,命人对赵康、孙德荣、周立行等人进行抄家抓捕。然而,在抓捕过程中,还是有几个关键人物逃脱了。崇祯皇帝怒不可遏,下令全国通缉,并对这些人的家族进行严厉惩处。

抄家过程中,查抄出大量钱财。看着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崇祯皇帝既愤怒又无奈。这些钱财,本应用于国家建设,却被这些贪官污吏中饱私囊。

处理完这些,林峰趁机对崇祯皇帝说:“皇上,臣夜观天象,结合对各地情况的了解,推测当前气候异常,全国多地庄稼收成恐受影响,流民恐日益增多,这将动摇国家统治根基啊!”

崇祯皇帝一听,脸色大变,焦急地问道:“那该如何是好?爱卿可有良策?”

林峰胸有成竹地说:“皇上,可派人寻找一个叫‘宋应星’的江西人。听闻他会种植一种叫‘土豆’的东西,产量极高,可解决流民的粮食危机。”

崇祯皇帝半信半疑:“真有此事?这土豆真能解决粮食问题?”

林峰坚定地说:“皇上,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此方法可行!”

崇祯皇帝沉思片刻,最终决定相信林峰,立刻下令派人去寻找宋应星,并安排一旦找到,就任命为户部尚书,主管国家粮食生产。

旨意一下,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不少大臣对林峰的提议表示怀疑,觉得这事儿太过荒诞。

“皇上,这林峰所言,恐是无稽之谈。一个小小的土豆,怎能解决国家粮食危机?”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眉头皱得像打结的绳子,忧心忡忡地说道。

“是啊,皇上。这宋应星不过是个无名之辈,就凭他能拯救国家粮食问题?臣觉得此事需从长计议。” 又一位大腹便便的大臣附和道,脸上满是质疑。

崇祯皇帝听了这些质疑,心中也有些动摇,看向林峰,问道:“林爱卿,大臣们所言,你作何解释?”

林峰不慌不忙,上前一步,说道:“皇上,各位大人。如今国家面临流民增多,粮食短缺的困境,若不尝试新方法,如何解决危机?土豆这东西,臣虽未亲眼见过,但多方打听,其产量确实惊人,且易于种植,能适应多种环境。若能推广种植,定能缓解粮食压力。”

“哼,说得轻巧。这不过是你一面之词,谁能保证这土豆真有如此神奇?” 有大臣冷哼一声,鼻子里喷出不屑的气息。

林峰看着这位大臣,认真地说:“大人,如今形势严峻,正是需要尝试之时。若因循守旧,坐视不管,流民问题只会愈发严重,到时恐怕局面难以收拾。”

陈新甲站出来,支持林峰:“皇上,林公子所言极是。如今别无他法,不妨一试。若能成功,那可是国家之幸啊!”

郑三俊也点头:“臣也赞同林公子的提议,死马当作活马医,总比什么都不做强。”

崇祯皇帝思索片刻,说道:“好了,此事朕意己决。寻找宋应星一事,务必尽快落实。若真能解决粮食问题,朕重重有赏。若有差池,林爱卿,你可知道后果!”

林峰跪地,坚定地说:“皇上放心,臣愿承担一切后果!”

退朝后,一些大臣围着林峰,还是满脸质疑。“林公子,你此举太过冒险,万一这土豆没用,你可就犯了欺君之罪!” 一位好心的大臣劝道,脸上满是担忧。

林峰笑着说:“大人,我明白您的好意。但我坚信这方法可行,为了国家,值得一试。”

可这些大臣还是摇头,觉得林峰太鲁莽,这事儿不靠谱。但林峰心里清楚,自己必须坚持,这是拯救国家的一线希望。

寻找宋应星的队伍出发了,可找了好些日子,一点消息都没有。崇祯皇帝着急了,把林峰叫到跟前,脸色阴沉地问:“林爱卿,这都过去多久了,怎么还没找到宋应星?你确定此人真实存在?”

林峰赶忙跪地,一脸诚恳:“皇上,臣确定宋应星真实存在。或许是寻找之人方法不对,又或者宋应星行踪不定。请皇上再给点时间,臣定会有消息传来。”

崇祯皇帝无奈地摆摆手:“好吧,再给你些时日,若还找不到,朕可就……”

林峰心里一紧,回到府中后,立刻找来陈新甲和郑三俊商量。“陈大人,郑大人,这事儿可麻烦了。宋应星到底在哪儿呢?”

陈新甲沉思片刻,摸着下巴说:“林公子,咱们不妨扩大寻找范围,多派些人手,再张贴告示,发动百姓帮忙寻找。”

郑三俊也点头赞同:“对,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只要消息传开,说不定很快就有线索。”

林峰觉得这主意不错,立刻安排下去。没几天,还真有了消息。有人来报,在江西一个偏僻山村里,好像有个叫宋应星的人,对种植很有研究。

林峰大喜,赶忙带着一队人前往江西。到了那个小山村,一打听,还真有宋应星这人。可找到他家时,却发现大门紧闭,邻居说他出门了,也不知啥时候回来。

林峰等人只好在村里等。等了好几天,宋应星还是没回来。王猛有些着急,忍不住嘀咕:“林公子,这要等到啥时候啊?”

林峰皱着眉头:“再等等,既然来了,就一定要等到他。”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