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唐宛坐在堂屋的木凳上,将机械厂的录用通知轻轻放在桌上。唐父唐母对视一眼,脸上既有欣喜,又带着几分迟疑。
"采购员?"唐父拿起那张纸,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工资比饭店高,还轻松些?"
唐宛点点头:"机械厂是县里的重点单位,福利好,而且采购这活儿能积累不少人脉,以后说不定能派上大用场。"
唐母有些犹豫:"可你在饭店干得好好的,赵大厨不是挺看重你的吗?这突然换工作……"
唐宛笑了笑,握住母亲的手:"妈,我有个想法—我想让您接替我在红星饭店的工作。"
"我?"唐母一愣,"我都这把年纪了,还能去饭店干活?"
"怎么不能?"唐宛认真道,"您做饭的手艺比我强多了,饭店里的活儿也不难,洗菜、切菜、帮厨,您肯定能胜任。再说了,赵大厨人不错,只要您肯学,他肯定会教。"
唐父沉吟片刻,看向妻子:"闺女说得有道理,你在家做饭几十年,手艺不比那些饭店师傅差。"
唐母还是有些犹豫:"可咱家还有地呢,我要是去县里干活,地里的活儿谁干?"
唐宛早就想好了:"爸、妈,我想把你们接到县里来住。"
"啥?"唐父眉头一皱,"那地咋办?大队咋办?咱农民可是都是靠工分吃饭的!"
唐宛放缓语气,耐心解释:"爸,现在政策慢慢放开了,光靠种地挣工分,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您和妈年纪大了,地里活儿太辛苦,您也到该享儿女福的时候啦,不如把大队交给年轻人,咱们专心在县里谋出路。"
唐父沉默了一会儿,叹了口气:"可咱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离了地,心里不踏实啊。"
唐宛知道父亲一时难以接受,便换了个角度劝道:"爸,您想想,我在机械厂工作,妈在饭店干活,两份工资加起来,比种地挣得多。再说了,县里条件好,看病、买东西都方便,您和妈也能轻松些。"
唐母有些心动,轻轻拉了拉丈夫的袖子:"他爹,闺女说得在理,咱俩年纪大了,总不能一辈子在地里刨食吧?"
唐父低头思索良久,终于点了点头:"行吧,就听闺女的。不过地的事儿得跟大队说清楚,不能就这么撂下不管。"
唐宛露出笑容:"爸,您放心,我会处理好的。"
**(几日后,红星饭店)**
唐宛带着唐母来到后厨,赵大厨正忙着炒菜,见她来了,擦了擦汗:"小唐,听说你要去机械厂了?"
唐宛点点头,把唐母往前轻轻一推:"赵师傅,这是我妈,我想让她接替我的工作,您看行吗?"
赵大厨打量了唐母几眼,笑道:"哟,母女俩长得还挺像。行啊,反正咱后厨缺人手,只要肯干,谁来都成!"
唐母有些拘谨,但还是鼓起勇气说道:"赵师傅,我虽然没在饭店干过,但在家做饭几十年了,刀工火候都还行,您多指教。"
赵大厨哈哈一笑:"成!那明天就来上班吧,先从切菜开始,慢慢学!"
第二天清晨五点,天刚蒙蒙亮,唐母就穿着浆洗得笔挺的蓝布工装站在了红星饭店后门口。她深吸一口气,轻轻叩响了那扇漆成深绿色的铁门。
"来啦来啦!"一个爽朗的声音从里面传来,扎着两条麻花辫的服务员小芳打开门,热情地拉住唐母的手,"您就是唐宛姐的母亲吧?赵师傅特意嘱咐我在这儿等您呢!"
一进后厨,蒸笼的热气和饭菜的香味扑面而来。十几个穿着白大褂的职工正在忙碌,见新人来了都友善地点头致意。
"大姐来啦!"赵大厨从灶台边抬起头,擦了擦额头的汗,"小芳,先带大姐熟悉下环境。"
小芳领着唐母一一介绍:"这是洗菜区,这是切配区,那边是灶台..."每个区域的师傅都热情地和唐母打招呼。
"大姐,今天先从简单的开始。"赵大厨亲自示范如何用饭店的专业刀具,"握刀要这样,手腕放松...对,就这样慢慢来。"
唐母第一次用这么锋利的刀,手有些发抖。旁边切配的李师傅见状,立刻搬来个小板凳:"坐着切,稳当些。我刚开始学的时候还不如您呢!"
洗菜间的张婶也凑过来:"大姐,洗菜有讲究。你看这菠菜,要这样掰开根部才能洗干净...
中午休息时,唐母正想从布包里掏出自带的干粮,小芳己经端来了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赵师傅特意嘱咐给您做的,说第一天干活要补充体力。"
"这...这怎么好意思..."唐母连连摆手。
"您就别客气啦!"洗碗工老王笑呵呵地说,"咱们后厨就是一个大家庭,互相照应是应该的。"
一周后,在赵大厨的指导下,唐母第一次尝试掌勺做了道红烧狮子头。虽然火候还掌握得不太准,但味道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有天赋!"赵大厨竖起大拇指,"明天我教你做红烧鱼,这可是咱们饭店的招牌菜。"
晚上 回到家,唐母从布包里拿出一个饭盒,"今天赵师傅教我做红烧狮子头,特意让我带回来给你们尝尝。"
饭盒一打开,浓郁的香味立刻充满了整个房间。唐父尝了一口,连连点头:"这手艺,比国营饭店的大厨都不差!"
唐宛笑道:"妈的手艺本来就好,现在在饭店学了新做法,自然更好了。"
唐母有些得意:"赵师傅还夸我学得快呢,现在连炒菜都让我上手了。"
唐父抿了一口酒,感慨道:"看来闺女说得对,去县里是对的,我也要抓紧大队里的事情交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