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试探!
他谨慎地回答:"嫪毐祸乱宫闱,罪有应得。王上英明果断,实乃秦国之福。"
顿弱眼中精光一闪:"先生以为,此事之后,朝政当如何调整?"
周临看了一眼蒙骜,后者微微点头示意他但说无妨。
"在下以为,当务之急是稳定人心。"
周临缓缓道:"嫪毐虽除,但其党羽遍布朝野。宜速查办首恶,宽恕胁从,以免人人自危。"
顿弱若有所思:"先生此言,与王上心意不谋而合。"
周临继续道:"此外,吕相国虽有过失,但执政多年,功不可没。若骤然罢黜,恐生变乱。"
顿弱眉毛微挑:"先生不惧此言得罪王上?"
周临坦然道:"忠言逆耳,良药苦口。若为王上计,当知无不言。"
顿弱突然大笑:"好一个'知无不言'!难怪蒙老将军如此推崇先生。"
他转向蒙骜:"老将军,赵先生果然名不虚传。"
蒙骜得意地捋须微笑:"老夫早说过,赵先生见识非凡。"
谈话持续到深夜,顿弱不断抛出各种政论话题,从法治到兵略,从农事到外交,周临一一应对,既不失儒家的仁义主张,又兼顾法家的务实精神。
临走时,顿弱意味深长地说:"赵先生高才,他日必有重用。"
周临恭敬行礼:"先生过誉了。"
回学舍的路上,周临心潮起伏。
看来,嬴政在清除嫪毐、吕不韦势力后,正在物色新的人才。
而他周临,将再次进入了秦王的视线。
推开院门,桂芬的咳嗽声从内室传来。
周临连忙进去查看,只见桂芬脸色潮红,显然又发病了。
"阿娘,明日我一定请医者来。"周临心疼地说。
桂芬摇摇头:"没事,就是受了些风寒。你与蒙将军谈得如何?"
周临一边帮桂芬掖被角,一边简略地说了顿弱之事。
桂芬突然抓住他的手:"明亮,那顿弱...会不会是王上派来的?"
周临一怔:"阿娘怎么猜到的?"
桂芬虚弱地笑了笑:"你阿娘虽然不识字,但不傻。蒙老将军突然多个门客,又专程叫你去见,必不简单。"
周临握紧母亲的手:"阿娘放心,儿自有分寸。"
桂芬轻叹一声:"阿娘只希望你平安。"
周临安抚道:"儿明白。时候不早了,阿娘先休息吧。"
待桂芬睡下,周临独自坐在院中,望着满天星斗沉思。
历史的洪流正将他推向更广阔的舞台,而他,己经做好了准备。
嫪毐之乱平定后,吕不韦的处境日益艰难。
坊间传闻,秦王己多次申斥吕不韦,并收回了部分相权。朝中大臣见风使舵,纷纷与吕不韦保持距离。
这一日,周临正在学舍批阅学生作业,忽闻门外有马车声。
抬头望去,只见一辆朴素的马车停在院外,车上下来一个熟悉的身影。
正是李斯。
几日不见,李斯更加清瘦了,一身素色深衣,腰间却挂着相府的令牌。
他环顾西周,目光最终落在周临身上。
"赵师弟,别来无恙。"李斯拱手行礼,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周临连忙起身相迎:"李师兄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李斯摆摆手:"不必多礼。为兄今日路过东门,特来探望师弟。"
周临心知肚明,李斯此行绝非偶然。他恭敬地将李斯引入内室,命学童沏茶。
李斯环顾简陋的学舍,目光在书架上停留片刻:"师弟清贫自守,令人敬佩。"
周临笑道:"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李斯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师弟引《论语》自比颜回,倒是贴切。"
两人寒暄几句,李斯突然压低声音:"师弟可知吕相国处境艰难?"
周临轻声轻语:"略有耳闻。"
李斯轻叹一声:"为兄虽在相府任职,但近来...颇感不安。"
周临不动声色地为李斯添茶:"师兄才华横溢,无论身在何处,必能大展宏图。"
李斯盯着茶杯中旋转的茶叶,突然道:"师弟与蒙家交好,可有听闻王上对相国的态度?"
周临暗自警惕。李斯这是在打探消息!历史上,李斯确实在吕不韦失势后迅速转向嬴政,并凭借《谏逐客书》获得重用。
"在下不过一介教书匠,哪能知晓宫中机密。"周临谦逊地说,"蒙将军偶尔提及朝政,也都是些众所周知的事。"
李斯似笑非笑:"师弟过谦了。蒙老将军视你如子侄,岂会不言及要事?"
周临正欲辩解,李斯却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今日来,实有一事相求。"
他展开竹简:"为兄草拟了一篇《谏逐客书》,请师弟斧正。"
周临心头一震。历史上著名的《谏逐客书》!这是李斯政治生涯的关键之作,也是他获得嬴政赏识的转折点。
"师兄大作,师弟岂敢妄评。"周临推辞道。
李斯坚持:"师弟博学多才,又深谙王上心意,必能指点一二。"
周临这才接过竹简,仔细阅读。
文中,李斯以秦国历史上客卿的贡献为例,力陈逐客之弊,文辞犀利,论据充分,确实是一篇雄文。
周临真诚赞叹:"师兄此文,字字珠玑。尤其'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之喻,堪称神来之笔。"
李斯眼中带迫切:"师弟以为,此文呈于王上,当如何?"
周临沉思片刻,继续称赞:"师兄此文,言词诚恳,切中时弊,必将名垂青史。."
李斯明显没有想到他会有如此高的评价,双眼立刻神采飞扬。
两人又讨论了一些细节,不觉己是黄昏。
李斯收起竹简,意味深长地说:"师弟大才,蜗居学舍实在可惜。待为兄面见王上时,必当举荐。"
周临连忙道:"师兄美意,师弟心领。只是家母年迈多病,师弟不忍远离。"
李斯看了一眼内室方向,压低声音:"师弟孝心可嘉。不过..."
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王上求贤若渴,蒙家又如此看重师弟,恐怕不久就会召见。师弟还是早作准备为好。"
送走李斯后,周临站在院中沉思。
李斯此行,表面上是请教文章,实则是来试探他与蒙家的关系,以及他对朝局的看法。
桂芬的咳嗽声从内室传来,打断了他的思绪。
周临连忙进去照料,发现桂芬的额头滚烫,显然是发了高热。
"阿娘,我这就去请医者!"周临急道。
桂芬虚弱地拉住他:"天色己晚,明日再去吧。"
周临坚持道:"不行,阿娘烧得厉害,不能再拖了。"
他安顿好桂芬,匆匆出门去找医者。
夜色中的咸阳城安静而神秘。
周临快步走在街道上,心中既担忧母亲的病情,又思索着李斯来访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