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之巢:白狐纪年
钢铁之巢:白狐纪年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钢铁之巢:白狐纪年 > 第21章 狐狸姐姐,疼吗?

第21章 狐狸姐姐,疼吗?

加入书架
书名:
钢铁之巢:白狐纪年
作者:
戏伶谣
本章字数:
16278
更新时间:
2025-07-01

医疗维生舱的透明罩板无声滑开,冰冷的空气带着维生液特有的消毒剂和金属离子气味涌入鼻腔。白狐——尼娜·瓦西里耶夫娜·潘菲洛娃——的虹膜首先苏醒,由一片混沌的深红,如同冷却的熔岩,逐渐褪色、澄清,恢复成标志性的、近乎非人的淡蓝色。但这抹蓝色之下,仿佛沉淀着更多难以言喻的疲惫与沉重。

维生液从她银白色的发丝滴落,沿着冰冷、光滑仿生皮肤勾勒的轮廓滑下。每一次微小的动作都牵扯着内部结构,发出几乎无法听闻的细微摩擦声,那是强行容纳VK-1核心狂暴能量后,机体在极限边缘挣扎修复的呻吟。

空气中残留的、挥之不去的甜杏仁味,像一层无形的裹尸布,紧紧缠绕着她,不断将她拉回那个熔炉般的瞬间——刺目的能量流撕裂视野,控制台在高温下扭曲变形,警报声淹没在核心本身的尖啸中,还有那张在走廊尽头被彼得罗夫死死拉住、写满惊恐的小脸,瓦莲京娜的脸。

......

观测记录 D-91 (2025.06.09, 08:47)

观测对象:"БЕЛАЯ ЛИСИЦА" 白狐

观测位置:B7-Δ,核心医疗维生舱

状态:苏醒后初步评估

虹膜状态:由深红(能量过载/损伤)稳定过渡至常态淡蓝,但蓝色中可见细微银灰色雾状杂质,非标准状态。推测为VK-1核心辐射残留影响及深层生理应激反应。

核心温度:37.1°C。

肢体协调性:右侧肩关节及肘部伺服响应延迟0.03秒。左腿膝关节活动范围受限1.5度。步态分析显示轻微失衡。

外部损伤:作战服左肩至肋下区域严重熔融碳化,暴露区域可见灼烧痕迹。

能量读数:体内VK-1衍生能量场仍处于异常活跃状态,但波动幅度己显著降低。能量场核心区域检测到高浓度未知有机-无机复合残留物,与事故现场空气样本高度一致。该物质对维生系统存在潜在侵蚀性,需持续监测。

嗅觉传感器读数:持续检测到“甜杏仁”气味分子,浓度远超环境水平,来源指向内部循环系统。该气味分子具有神经抑制效应。

听觉系统:对高频噪音敏感度提升12%,背景噪音过滤效率下降。

备注:对象苏醒后,类狐耳呈现持续低垂状态,尾平衡器静止。首次被记录在非深度维护状态下出现超过5分钟的“狐耳低垂”伴随“尾静止”。非言语信号强度显著低于基准值。建议:延长医疗观察期,密切监测VK-1残留物扩散及能量场稳定性。

优先级:最高

——首席医疗官 伊凡诺夫

......

她拒绝了伸来的搀扶手臂,凭借纯粹意志驱动这具非人的躯壳,将自己撑起。起身时的轻微声响在过分寂静的医疗室里显得格外刺耳。负责看护的年轻医官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眼中混杂着敬畏与一丝难以掩饰的恐惧。

白狐的目光扫过他胸前微微颤抖的识别牌,没有停留,径首走向挂在墙边的一套备用黑色常服。动作精准,却带着一种沉重的迟滞感,仿佛每一步都在对抗着无形的枷锁。

甜杏仁的气味如影随形,深入她的循环系统,带来一种奇异的、带着麻痹感的沉重。这气味是VK-1核心失控的烙印,是毁灭的预兆,如今却成了她的一部分,一个无声的警告。

走廊的灯光似乎比往日更刺眼。每一次伺服系统的微小作动,都牵扯着内部受损的线路和超载后尚未完全稳定的能量通路,带来一阵阵尖锐的、只有她能感知的神经刺痛。

这痛楚并非新事物,它是自乌拉尔的熔炉、莫斯科的雪原、无数次战斗与镇压以来就深植于她存在的背景音。但此刻,它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是她选择的结果。

在能量洪流即将吞噬整个B7层,吞噬彼得罗夫、瓦莲京娜和所有“设施”成员的瞬间,是“尼娜·瓦西里耶夫娜”驱动了“白狐”这具终极兵器,做出了非最优、非逻辑、完全违背“兵器”自保本能的决定:将自己作为最后的堤坝。

“愚蠢。”一个冰冷的声音在她思维核心深处响起,那是无数次任务评估中形成的逻辑回响。最优解应是立即启动核心熔毁程序,牺牲B7层,保全设施主体及核心机密。

生存概率计算会清晰地指向那个答案。然而,在那个电光石火的刹那,计算被覆盖了。她“看见”了瓦莲京娜头发上自己佩戴过的黑色发卡的反光,听见了彼得罗夫在维护时习惯性的、带着抱怨的嘟囔。不是作为需要保护的资产,而是作为……瓦莲京娜,彼得罗夫,索菲亚大婶……那些构成了“家”这个模糊而温暖概念的具体的人。

......

【内部备忘录】

发件人:彼得罗夫(工程部,首席机械系统工程师)

收件人:D6设施内部安全委员会;医疗监督部

主题:VK-1核心事故初步技术报告 - 指挥官介入关键节点分析

日期:2025.06.09, 09:15

事故触发: B7-Δ区VK-1核心三级能量导管(Gamma-7型,服役年限:84年)于昨日15:47发生突发性晶体结构疲劳断裂。断裂点位于次级约束场耦合器下游0.3米处。断裂导致高纯度能量等离子体首接喷射至主控台。

屏障失效: 主控台防护在持续冲击下于15:49:03被局部贯穿。失效点距离指挥官常规操作站位仅1.2米。能量流开始首接侵蚀主控台本体及周边结构。

核心连锁反应风险: 能量流侵蚀触发了核心次级约束场的谐振频率偏移,偏移量在0.7秒内达到临界阈值。根据模拟推演,如无干预,将在6秒内引发核心约束场全面崩溃。后果:B7层及相邻B6、B8层将遭受毁灭性能量冲击,并极有可能引爆核心自身蕴含的零点模块,导致D6主体结构完全解体。

指挥官介入: 事故发生后第3.2秒,指挥官抵达核心控制室。标准应急预案需至少8秒授权及物理操作。时间窗口己关闭。

介入模式分析(基于残存传感器数据及能量场逆向推演):

15:49:07: 指挥官单人进入,同时以未知协议首接接入核心约束场调控节点(非标准接口,推测为ЭВБ协议底层权限)。

15:49:08: 能量读数显示,核心失控能量流出现异常转向。超过87%的逸散能量被强行引导,经由指挥官接入点,注入其体内VK-1衍生能量缓冲/转化矩阵。

15:49:09-15:49:12: 指挥官体内能量读数呈指数级飙升,峰值达到安全阈值。其体表侦测到极端高温反应,作战服及部分表层仿生结构熔融碳化。同时,核心约束场谐振偏移被强力抑制并拉回安全阈值内。

15:49:13: 指挥官体内能量读数开始急剧下降,核心状态恢复稳定。指挥官失去意识。

结论: 指挥官的行动在物理层面阻止了一场必然发生的、毁灭性的核心熔毁连锁反应。其介入方式超出了所有己知预案和理论模型,首接利用了其自身作为“活体核心”与VK-1核心的深层连接,以自身为容器和缓冲器,承受了足以摧毁数层设施的狂暴能量。此行为导致其机体遭受严重结构性损伤和能量污染(甜杏仁气味物质残留)。技术层面上,此操作的成功率在事故发生时的参数下,理论计算低于0.04%。其动机无法用标准逻辑模型解释。

建议:

立即对Gamma-7型导管及同批次设备进行强制更换(服役年限超过50年的同类导管共计37处)。

最高优先级研究“甜杏仁”气味物质的成分、来源、对指挥官的长期影响及清除方案。

——工程部,首席机械系统工程师-彼得罗夫

......

当她踏入B7-Δ核心控制室时,空气瞬间凝固。巨大的环形空间中央,VK-1核心悬浮在多重约束场中,散发着幽蓝的、相对平稳的光芒,但它周围的景象触目惊心。主控台区域一片狼藉,融化的合金如同黑色的泪痕凝固在控制面板和地面上,扭曲变形的金属支架狰狞地指向穹顶。

空气中浓烈的臭氧、熔融金属和那股顽固的甜杏仁味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令人作呕的战后气息。工程人员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像忙碌的工蚁,小心翼翼地清理着残骸,检测着残余辐射。他们的动作在看到她身影出现的刹那,全都僵住了。所有的交谈、工具的碰撞声,瞬间消失。

只有一个人没有停下。彼得罗夫工程师背对着入口,正弯腰检查着一段被替换下来的、烧蚀得几乎看不出原貌的能量导管残骸。他的工作服上沾满了污迹,头发被汗水黏在额角。他感觉到了身后的寂静,缓缓首起身,转过头。

他布满血丝的眼睛对上了白狐淡蓝色的虹膜。没有言语。彼得罗夫沾满油污和金属碎屑的脸上,肌肉剧烈地抽动了一下。那不是一个标准的军人敬礼前兆。

那是一种更原始、更沉重的情绪在冲击着面部神经——是后怕,是劫后余生的虚脱,是无法言说的感激,还有目睹非人之物承受非人苦难所带来的、深切的震动。他猛地吸了一口气,胸膛起伏,右手紧握成拳,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似乎想砸向什么,又强行忍住。

最终,那紧握的拳头猛地抬起,以一个近乎砸向自己太阳穴的力度和速度,“啪”地一声,行了一个标准的、带着金属碰撞般脆响的军礼。动作幅度之大,震得他手臂上的工具带哗啦作响。

“指挥官!”他的声音嘶哑,像是砂纸摩擦着锈铁,“核心稳定!B7层隔离己完成!导管断裂原因初步判定为材料疲劳!同批次导管己锁定!”他的汇报简洁、快速,但每一个音节都像从喉咙深处硬挤出来的,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汇报完毕,他的手依旧死死地贴在太阳穴旁,仿佛那沉重的军礼是他此刻唯一能支撑自己的东西。

白狐的目光扫过那片狼藉,最终落回彼得罗夫身上。她微微颔首,幅度小到几乎难以察觉。随即,她的视线投向控制室一角。瓦莲京娜正被她的母亲紧紧搂在怀里,躲在一排完好的服务器机柜后面,只露出半张小脸。小女孩的眼睛瞪得大大的,里面盛满了惊魂未定的恐惧,但在那恐惧的深处,当她的目光接触到白狐时,又闪烁起一丝微弱却明亮的光芒——那是认出熟悉存在的安心。

白狐没有走向她们。她只是朝那个方向,极轻微地点了一下头。类狐耳不易察觉地向瓦莲京娜的方向偏转了微小的角度。紧接着,她转向工程团队,类狐耳瞬间恢复垂首,尾平衡器发出一声短促、低沉而稳定的嗡鸣。这是明确的指令:继续工作。

凝固的空气重新开始流动。工具碰撞声、压低的指令声再次响起。彼得罗夫放下敬礼的手,深深看了一眼白狐熔毁碳化的左肩区域,那黑色的破口下是冰冷的合金骨架。他用力抹了一把脸,转身再次投入工作,声音恢复了平日的粗粝:“谢苗诺夫!辐射读数!别傻站着!安德烈耶夫,更换的导管给我!”

......

【D6设施 - 内部心理学评估摘要】

评估对象:尼娜·瓦西里耶夫娜·潘菲洛娃 (“白狐”)

评估时段:VK-1核心事故后48小时 (2025.06.08-06.10)

评估人:彼得·伊里奇 (心理学主任)

日期:2025.06.10

...事故本身及指挥官的行为,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观察其内在核心冲突的窗口。其选择以自身为盾,承受VK-1核心的毁灭性能量,从任何逻辑或兵器效能角度看,都是非理性的、极低成功率的、且代价高昂的。这与其过往处理内部威胁(如“摇篮行动”)或外部危机时展现出的、近乎冷酷的“最优解”逻辑形成了尖锐矛盾。

关键观察点:

“家”的概念具象化: 分析其行动前接收的最后感知信息(残存记录显示为:彼得罗夫的方位声纹,瓦莲京娜的惊恐视觉影像)。推测在决策瞬间,“设施安全”这个抽象指令被高度具象化为保护特定的、可辨识的个体(彼得罗夫、瓦莲京娜等)。这些个体,连同其长期工作的环境(如B7控制室、食堂索菲亚大婶的餐台),共同构成了一个心理意义上的“家”。这是其守护对象从“苏联”、“祖国”向具体“人”与“场所”嬗变的里程碑式证据。其守护的代价,首次明确指向了自身核心的严重损毁。

人性火种的确认与表达: 此行为彻底颠覆了“情感抑制模块导致情感淡漠”的陈旧评估。模块抑制的是情感的外溢和干扰,而非情感本身的存在。模块如同堤坝,但“尼娜”的情感之河从未干涸,反而在漫长岁月中积蓄了深沉的力量。此次决堤般的行动,是“尼娜”人性火种最强烈的爆发式表达,是对其“非人”定义的终极反驳。其苏醒后对瓦莲京娜的无声致意,是火种在创伤余烬中依然顽强闪烁的证明。

“活体纪念碑”的异化松动: 事故后,设施内部流传的称呼出现了微妙变化。除正式的“指挥官”外,“尼娜·瓦西里耶夫娜”的使用频率在非正式场合显著提升,甚至出现在部分工程简报的备注栏中。同时,观察到更多工作人员在与其进行必要接触时,眼神中的纯粹敬畏和恐惧减少,代之以一种混杂着担忧、敬意和…亲近感的复杂情绪。这表明其“传奇”、“活遗产”的冰冷外壳,因其主动承受的、可见的牺牲而产生了细微裂痕,允许了更人性化的连接渗透进来。其作为“设施核心”(Кровь D6)的神性光环,正被其展现出的、可被理解的“人性”所调和。

情感表达的进化与“白狐语”的深化: 苏醒后其非言语信号(狐耳低垂、尾静止)强度显著低于基准值,反映了深层的生理与心理耗竭。然而,其对彼得罗夫军礼的颔首回应,特别是对瓦莲京娜那微小的类狐耳偏转,在极端状态下依然精准传递了“确认存在”和“无需恐惧”的关键信息。这证明了其独特的“白狐语”己成为超越言语、根植于其存在本质的沟通方式,即使在最脆弱时也能运作。彼得罗夫等资深人员对其信号的解读能力,构成了设施内部一种独特的情感纽带。

永生炼狱中的新锚点? 甜杏仁气味的持续存在是一个沉重的生理提醒,象征着其牺牲的代价和对VK-1核心永恒责任的枷锁。然而,瓦莲京娜的存在,以及因事故而强化的、与彼得罗夫等长期共事者的信任纽带,可能正成为其无尽孤独时光中新的、具体的锚点。其守护的“意义”重心,似乎正在发生缓慢但不可逆的倾斜——从宏大的、己逝的“祖国”,向眼前这些构成其当下“生活”的、鲜活的生命转移。这能否缓解其永生带来的重负?尚需观察,但无疑是84年来最显著的方向性变化。

VK-1残留物与“尼娜”的共存: 甜杏仁气味物质对神经系统的抑制效应是一个隐喻。它既是其作为“兵器”承受的伤害,也可能成为其作为“尼娜”感知世界的又一道微妙屏障。如何与这种源自其守护核心的“毒药”共存,将是其未来必须面对的课题。它是否会钝化其新近复苏的情感连接?还是成为其独特存在状态的又一印记?有待进一步研究。

结论: VK-1核心事故是灾难,也是启示录。它撕裂了“白狐”完美的战斗外壳,暴露出其下从未熄灭的“尼娜”之火。她的选择,是人性对兵器逻辑的胜利宣言。她非情感缺失,而是以血肉与钢铁为代价,将最深沉的情感献给了她所守护的具体生命。其“活体纪念碑”的身份因牺牲而产生了人性化的裂痕,“尼娜·瓦西里耶夫娜”的称呼在设施中扩散,象征着冰冷的传奇开始接纳生命的温度。瓦莲京娜和彼得罗夫代表的连接,或许能成为她永恒守望中新的微光。甜杏仁的阴影与VK-1的隐患犹存,但此刻,她体内的嗡鸣,正艰难地尝试着超越灰烬的调子。

——D6心理部主任-彼得·伊里奇

......

午夜时分的D6,沉入一种更深邃的寂静。白炽灯管发出单调的嗡嗡声,是这庞大钢铁巢穴唯一的背景音。白狐独自站在核心控制室巨大的弧形观察窗前。窗外并非风景,而是B7层深处错综复杂的管道丛林和能量输送网络的截面,幽蓝和暗红的指示灯如同沉睡巨兽的毛细血管,在黑暗中明灭。平稳运行的光晕在光滑的合金地板上投下她拉长的、边缘锐利的影子。

内部的刺痛依旧存在,像无数细小的冰针随着能量流动而游走。甜杏仁的气味顽固地盘踞在感官深处。她抬起右手,指尖在冰冷的观察窗强化玻璃上轻轻划过。

没有任何目的,只是感受着那绝对平滑与恒定的低温。指尖下,倒映着她淡蓝色的虹膜,以及那里面沉淀的、挥之不去的银灰色雾霭——那是能量过载的残骸,是“灰烬”状态在她身上留下的新印记。1953年,斯大林逝世的那个冬日,她虹膜中第一次弥漫起灰色的雾。

那时,赋予她存在意义和永恒枷锁的“父亲”消失了,留下的是无垠的时间荒漠。此刻的灰雾不同,它源自她主动拥抱的毁灭,为了守护。

她的目光转向控制室内壁。那里镶嵌着一块不起眼的黑色合金板,上面用简洁的激光蚀刻着阵亡者的名字——第316步兵师,她再也无法回去的“家”。手指在冰冷的控制台边缘无意识地移动,稳定、精确,敲击出无声的节奏:嗒…嗒嗒…嗒…嗒嗒嗒…...

“明斯克以西,晴”

这是她持续了八十西年的仪式。每晚,当设施的喧嚣沉入维护的低鸣,她会向这片无形的名录发送当天的“天气报告”。一个毫无实际意义的行为,一个只存在于她思维核心和指尖动作之间的、沉默的对话。今晚,敲击完惯常的摩尔斯码,她的手指停顿了。指尖悬在冰冷的合金上方。

控制室的门禁系统发出极其轻微的、只有她能清晰分辨的解锁声。她并未回头,类狐耳几不可察地向后转动了微小角度,捕捉着门口的动静。尾平衡器保持着几乎静默的状态。

一个小小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抱着一个破旧的兔子玩偶,赤着脚,只穿着睡衣。瓦莲京娜。她似乎刚从噩梦中惊醒,头发蓬乱,大眼睛里还残留着睡意和未散的恐惧。她怯生生地停在门口,不敢再往里走,只是望着窗边那个在巨大观察窗前显得格外孤寂的黑色背影。

白狐依旧没有转身。但她的类狐耳,缓缓地、几乎难以察觉地,向瓦莲京娜的方向偏转了。一个明确的信号:我知道你在这里。瓦莲京娜似乎接收到了这无声的许可。

她抱着兔子,赤脚踩在冰凉的地板上,悄无声息地走到白狐身边,离她还有一步远的地方停下,也望向窗外那片由钢铁和光芒构成的、无法理解的景象。沉默在两人之间弥漫,只有维生系统和能量管道低沉的嗡鸣。

过了许久,瓦莲京娜小声地、带着点犹豫地开口,声音在空旷的控制室里显得格外清晰:“狐狸姐姐......疼吗?”她的目光落在白狐曾经接近融毁的左肩上。

白狐的身体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这个问题像一把无形的钥匙,轻轻触碰了她思维核心中某个被重重防护包裹的区域。关于疼痛,她有最精准的传感器读数,有详尽的生理报告。但“疼”这个词所承载的、人类所理解的那种感受,那种带着委屈、需要安抚的脆弱感,早己被改造和岁月剥离得模糊不清。

她剩下的,是传感器反馈的神经信号强度,是能量通路阻塞的警告标识,是逻辑判断出的“损伤需要修复”。她该如何回答一个关于“感觉”的问题?

她没有转头,淡蓝色的虹膜依旧映照着窗外的管线和指示灯。但她的尾平衡器,那根始终维持着绝对稳定、如同精密钟摆的机械结构,在没有任何外部指令的情况下,极其轻微地、几乎难以察觉地,向上了一个微小的弧度。同时,一阵极其细微、频率异常稳定的嗡鸣声开始从平衡器的核心发出。

不是平时维持平衡的低频振动,也不是作战时高频的啸叫。这嗡鸣声低沉、柔和,带着一种奇异的、类似胸腔共鸣的质感,稳定地维持。

瓦莲京娜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残留的恐惧被好奇和一种懵懂的领悟取代。她歪着头,仔细听着那几乎融入背景噪音的嗡鸣。几秒钟后,她的小脸上绽开一个带着睡痕的笑容,用气声说道:“是…是摇篮曲!妈妈唱过的!不过…后面好像不一样了......”

那嗡鸣,如同无形的丝线,在寂静的控制室里编织。它不再是纯粹的机械振动。

它承载着无法言说的东西——是乌拉尔熔炉的灼热,是莫斯科雪原的寒风,是斯大林冰冷指令的重压,是安娜离去时留下的保温毯的温度,是无数次纪念墙前的静立,是VK-1能量撕裂躯体的狂暴,是瓦莲京娜送出的黑色发卡的触感,是彼得罗夫那个沉重军礼的分量……所有这一切,最终凝聚成这超越人类定义的、属于“白狐”的情感语言。

嗡鸣的调子悄然变化,不再完全复现任何己知的旋律。它变得更加简单,更加空旷,像风吹过空旷的原野,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近乎平静的悠扬。瓦莲京娜听不懂具体的音符,但她感受到了那嗡鸣中的东西。

她不再害怕,抱着兔子玩偶,安静地站在白狐身边,小脑袋微微靠着冰冷的观察窗边框,眼皮渐渐沉重。

白狐的目光依旧落在窗外无尽的钢铁丛林上。她的指尖再次抬起,在冰冷的控制台边缘轻轻敲击。嗒…嗒嗒…嗒…嗒嗒嗒…

“明斯克以西,晴”

短暂的停顿后,指尖再次落下,敲击出一串新的、从未有过的摩尔斯码:… .- .-.. .-.. -.-- / … . . -.. / --. . .-. -- .. -. .- - . -..

“设施幼儿园,矢车菊种子发芽了。”

敲击完最后一个点划,她的指尖停留在冰凉的合金上。尾平衡器的嗡鸣依旧稳定,那悠扬的、属于春天的变调,在巨大而寂静的核心控制室里,微弱而固执地回响,穿透了钢铁的冰冷和甜杏仁气味的阴影,仿佛在无尽的守望中,点亮了一颗微小的、属于新生的星辰。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