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停顿了几秒。"那就72小时马拉松。"洛南的声音突然带上年轻时做急诊手术的锐气,"我负责医学通道,你母亲搞定法律层面,你——"
"我负责让萨拉的价值被看见。"晨曦突然明白了自己的角色,"明天正好有WHO的评估团来访。"
挂断电话,晨曦翻出平板电脑,开始整理这三个月来萨拉参与的所有病例记录——用金合欢树皮成功止血的17例患者,配合传统草药加速愈合的9例感染伤口,还有那次脑膜炎疫情中她协助翻译的当地医疗知识...
屏幕上的数据冷静而客观,却讲述着一个不平凡的故事:一个8岁女孩如何在现代与传统医学间架起桥梁。晨曦突然意识到,这不正是无国界医生组织最推崇的"本土化医疗"典范吗?
次日清晨,晨曦为萨拉穿上特意订做的迷你白大褂,胸前口袋工整地别着医疗徽章——母亲夜黎当年送她的那枚。
"记住,今天来的伯伯阿姨会问你很多问题。"晨曦蹲下整理萨拉的衣领,"就像我们平时讨论病例那样回答就好。"
萨拉认真点头:"不说精灵和魔法,只说看得见的东西。"
晨曦微笑——这是她们之间的暗号,指代萨拉那些充满诗意的传统医学比喻。女孩虽然年纪小,却己经本能地理解不同"语言"适用于不同场合。
WHO评估团的到来像一阵旋风。六位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在医疗站穿梭,检查记录、询问流程、评估设备。萨拉像条小鱼般灵活地跟在队伍最后,时不时用三种语言切换着解释某些本土化实践。
转折点发生在下午的病患回访环节。评估团首席专家——一位银发的德国教授,正检查之前脑膜炎患儿的康复情况。三岁的托比克虽然存活下来,却留下了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西肢僵硬得像木偶。
"典型的链球菌脑膜炎后遗症。"教授叹息着记录,"现代医学能救命,但对这类神经损伤..."
"可以试试'跳舞的藤'。"萨拉突然用清晰的英语说。
教授惊讶地低头看她:"什么藤?"
萨拉看向晨曦,得到鼓励的眼神后继续说:"爷爷说,当神经像冻住的蛇一样僵硬时,'跳舞的藤'能让它们暖和起来。"
德国教授挑起眉毛:"某种物理疗法?"
"是一种藤本植物提取物。"晨曦迅速解释,"当地传统医学用于治疗神经损伤,我们还没来得及系统研究..."
令所有人意外的是,教授突然眼睛一亮:"非洲钩藤?含马钱子碱的那种?"
这次轮到晨曦惊讶了:"您知道?"
"1987年刚果就有相关报道!"教授激动地翻出平板电脑,"看这篇研究——钩藤提取物配合电刺激,对神经再生有显著促进!"
萨拉听不懂专业术语,但敏锐地捕捉到气氛变化。她悄悄溜出帐篷,十分钟后带着一小包干枯的藤蔓回来——正是老奥莫托给她的"护身药囊"中的一种。
接下来的场景堪称魔幻:世界顶级医学专家们围着一个8岁女孩,听她讲解如何制备这种传统药物。萨拉演示着将藤蔓研磨成粉,与某种树胶混合后敷在托比克僵硬的关节上。
"通常要等月亮变成香蕉状时才最有效。"萨拉边涂药边解释,"但爷爷说,如果医生的心足够亮,可以代替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