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国烟雨:残红劫
明国烟雨:残红劫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明国烟雨:残红劫 > 第16章 青浦夜泊

第16章 青浦夜泊

加入书架
书名:
明国烟雨:残红劫
作者:
大尊殿的阿瞳
本章字数:
5136
更新时间:
2025-06-19

青浦码头的暮色像块浸了墨的绒布,将黄浦江面染得发沉。沈砚秋坐在废弃的渔船上,望着远处周家祖坟方向升起的硝烟,手里攥着周仲麟遗留的指挥刀。刀柄内侧的半朵残莲硌着掌心,让她想起母亲绣绷上未完成的莲纹——原来刀柄与绣绷竟是一对信物,分别藏着周家原罪的上下卷账册。

"沈小姐,老枪的人来了。"萧凛压低声音,指向码头阴影里撑篙的乌篷船。

撑篙的老者戴着斗笠,蓑衣下露出半截猩红腰带——那是地下党特有的标记。乌篷船靠岸时,老者递过个油纸包:"陆先生让交给沈小姐,说与账册有关。"

沈砚秋打开油纸包,里面是半块烧焦的锦缎,上面用"滚针绣"技法绣着断裂的莲茎,针脚间缠着根银线,线尾系着枚刻着鸢尾花的铜铃。她想起母亲的梳妆匣里曾有过 identical 的铜铃,摇响时会发出特殊的频率,能干扰鸦片烟枪的燃烧节奏。

"这是...母亲的'断莲铃'。"她的声音发颤,指尖触到铃舌上刻着的小字:"庚戌年秋,沪上。"

陆承泽接过铜铃,对着夕阳细看:"庚戌年是1910年,正是您母亲落水的前一年。"他顿了顿,从怀中掏出账册,将铜铃放在"1910年端午"的记录上,铃身突然发出微光,照亮了文字间隙的密文:"鸦片经沈家织锦坊转运,嫁祸日商。"

沈砚秋浑身一震,想起父亲书房里被锁的账本,每笔织锦出口记录后都跟着"特殊染料"的批注。原来周家不仅利用沈家织锦坊的渠道走私鸦片,更将罪名嫁祸给日本商人,以此挑拨两国关系。

"周老太太好狠的心。"萧凛握紧拳头。

就在这时,江面传来马达声。沈砚秋扒开船篷缝隙,看见苏曼殊的快艇正破浪而来,她站在船头,东洋菊胸针在暮色中闪着冷光,手腕上的翡翠镯子与继母的那只在波光中交相辉映。

"他们在找我们。"陆承泽吹灭油灯,"老枪说博览会的布防图藏在沪上最大的绣庄里,我们得绕开周老太太的眼线。"

三人摸黑登上乌篷船,老者撑篙驶入芦苇荡。沈砚秋望着两岸飞逝的芦苇,想起小时候随母亲去青浦收蚕茧,母亲总会在船头绣莲花,说"莲能渡人"。此刻芦苇叶上的露珠落在她手背上,竟与母亲绣绷上的冰蚕丝一样冰凉。

"您看账册的封底。"陆承泽递过账册。

沈砚秋翻开封底,看见用指甲刻着的一幅简笔画:沈家旧宅的绣楼,楼前站着两个牵着手的小女孩,其中一个戴着翡翠镯子,另一个握着鸢尾花。记忆突然清晰:五岁那年,她在绣楼撞见母亲与一位戴鸢尾花胸针的阿姨说话,阿姨手腕上的镯子与她的 identical。

"那是陆夫人。"陆承泽的声音低沉,"她们当年是留洋时的同窗,也是最早发现周家鸦片生意的人。"

乌篷船在一处隐蔽的河汊停下,老者指向岸上的灯火:"那是'锦绣阁'绣庄,表面卖苏绣,实则是周老太太的鸦片中转站。"

沈砚秋望着绣庄门上悬挂的走马灯,灯影里转动的竟是东洋菊图案。父亲的日记里提到过这家绣庄,说其绣品"针脚虽密,却无生气",如今想来,是暗指其为周家的傀儡。

"我从后门进去,"沈砚秋握紧铜铃,"你们在外接应。"

陆承泽抓住她的手腕:"周老太太在绣庄设了'五毒绣阵',阵眼就在当季的头牌绣品里。"他从怀中掏出个罗盘,指针在指向绣庄时剧烈晃动,"里面有强磁场,是日本人安装的警报器。"

沈砚秋挣开他的手,将断莲铃塞进他掌心:"我母亲的绣品能破阵。"她顿了顿,望着绣庄二楼的花窗,"如果我没出来,就用这个铃,召集地下党。"

说完,她转身消失在芦苇丛中。陆承泽握紧断莲铃,指节泛白。萧凛按住他的肩膀:"陆先生,我们得相信沈小姐。"

沈砚秋趴在绣庄后院的墙头上,听着里面传来的绣绷敲击声。浓烈的鸦片味顺着风飘来,与继母周氏房间的气味 identical。她想起母亲医书上记载的"避毒香囊",连忙掏出怀里的干艾草,塞在口鼻处。

后院的晾架上挂着当季的头牌绣品《百鸟朝凤》,凤凰的羽毛用"盘金绣"技法,在月光下闪着诡异的光。沈砚秋认出这种绣法需要用掺入鸦片膏的丝线,能让人在观赏时不知不觉成瘾。她摸向发簪,簪头的并蒂莲蕊轻轻转动,竟从莲心处弹出一根细如发丝的探针——那是父亲特制的验毒工具。

探针接触到凤凰的眼睛,突然发出红光——那里镶嵌的并非宝石,而是用鸦片膏压制的"福寿珠"。就在这时,绣庄的后门打开,苏曼殊扶着周老太太走进来,周老太太的翡翠烟枪在指间轻晃,烟锅里燃着的正是"福寿膏"。

"这批《百鸟朝凤》要赶在博览会前送到香港。"周老太太的声音像指甲刮过玻璃,"沈砚秋那丫头要是敢来,就把她和账册一起喂鱼。"

沈砚秋的心猛地一沉,她看见苏曼殊袖口滑出的毒针,针尖闪着幽蓝的光。就在这时,断莲铃的声音从院外传来——三短一长,是陆承泽发出的紧急信号。

混乱中,沈砚秋趁机撬开绣架的底座,里面果然藏着个铁盒,盒面上刻着与母亲血书相同的残莲图案。她想起母亲的话"莲心藏密",将翡翠镯子按在莲心处,铁盒应声而开,里面放着的正是博览会的布防图,图中用红笔圈着顶楼的密室,旁边写着"毒源核心"。

"抓住她!"苏曼殊的枪响了。

沈砚秋抓起布防图,冲进旁边的柴房。子弹打在门框上,木屑飞溅。她想起父亲教她的缩骨功,钻进狭窄的狗洞,听见周老太太在身后尖叫:"别让她跑了!"

跑出绣庄时,陆承泽和萧凛己在河汊边等候。三人登上乌篷船,老者撑篙驶入主航道。沈砚秋回头,看见绣庄的灯火在暮色中明明灭灭,苏曼殊的身影在门口若隐若现,像个来自地狱的幽灵。

"拿到了吗?"陆承泽急切地问。

沈砚秋点头,展开布防图,图中顶楼密室的位置画着与母亲绣绷相同的九连环锈锁。她想起母亲的话"锈锁需用血亲之血开",握紧手中的指挥刀,刀身上周仲麟的血迹还未干涸。

"周老太太在博览会顶楼藏了更可怕的东西。"陆承泽的手指划过图中标记,"老枪说那是能让整个上海陷入瘫痪的鸦片毒气弹。"

乌篷船在夜色中前行,沈砚秋望着水面倒映的星子,想起母亲绣在断莲铃上的话"星落江底,真相自显"。腰间的翡翠镯子突然传来一阵温热,仿佛母亲的手轻轻覆上。

江风吹来,带着湿土与硝烟的气息,却也带来了一丝平静。沈砚秋知道,这场血色婚约引发的惊变,正朝着最终的决战逼近,而她与陆承泽,必须在远东经济博览会开幕前,解开九连环锈锁的玄机,阻止周老太太的毒计。腰间的翡翠镯子在月光下闪着幽光,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沈家与陆家几代人的恩怨情仇,终将在那场盛大的博览会中,迎来最终的了结。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