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灵帝诈死,我劝曹操造反
三国:灵帝诈死,我劝曹操造反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灵帝诈死,我劝曹操造反 > 6说服董太后,支持我夺权

6说服董太后,支持我夺权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灵帝诈死,我劝曹操造反
作者:
绣衣老王
本章字数:
4084
更新时间:
2024-11-12

“太后若是不信任孙儿,可令董司马监视孙儿。”

刘怅主动请示道:“而且孙儿也无舅家,就算有心皇位,没有太后您的支持,孙儿也坐不稳。”

董太后想了想,的确如此。

“太后,此事务必要快,还要先发制人,在他们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拿下何进兄妹才行。”

刘怅催促道。

“那就让董承协助于你。”

董太后还是妥协了。

其实由不得她不妥协。

她唯一的支柱就是皇帝刘宏。

皇帝刘宏薨了。

卫尉董重、董侯刘协,都远至几百里外。

这可是汉代的几百里外。

没个十天半个月的人,根本回不来。

而十天半个月过去,何进兄妹恐怕早就知道灵帝死了。

他们兄妹肯定会拥立刘辩,把朝堂上的一切梳理干净后,才会放刘协等人进城。

刘协只不过是一个八岁小孩子,谁会跟着他拼命?

只能先让刘怅顶在前面跟何氏兄妹斗。

反正他是一个人,十常侍那是墙头草。

他能爬多高,摔的就有多惨。

董太后想清楚这一点,很快的用玺。

以刘怅为侍中,董承长乐卫尉。

东汉以尚书台架空三公。

灵帝以侍中寺制衡尚书台,这也是门下省的前身。

刘怅又用太后玺,使曹操持节,严控城门。

董承秘密接手太后防卫,又派人联系执金吾的人。

执金吾职掌包括徼循京师,禁备盗贼;逮捕罪犯,审治狱案;京戍屯卫,兵器管理、消防等方面。

一共有两支精锐部队。

一支是缇骑两百。

一支是五百二十持戟甲士。

掌握了执金吾,就等于掌握了京师防卫权。

再加上城门校尉。

长乐卫尉下的士卒,刘怅最起码拥有了自保之力。

要想真的逆风翻盘,除掉何进。

还需要借助十常侍的力量。

话说十常侍,也该来了。

十常侍都住在宫外。

因黄巾之乱,灵帝被迫把他们驱逐出宫。

何进还想赶尽杀绝,把他们遣散回老家。

但被灵帝拒绝了。

十常侍虽然没了钱,但是这么多年经营下来,朝堂上下到处都是他们的人。

只有掌握了十常侍,才能彻底灭了何进。

董卓为什么这么快就掌握了洛阳的实权?

不就是因为十常侍被何进所杀。

阉党首领樊陵、许相被杀。

余下的人群龙无首为了不被袁绍等人清算,只能投靠董卓。

再加上一部分何进旧部内讧。

董卓才轻易成了洛阳最大的势力。

这也是他跟袁愧叔侄翻脸的最大资本。

刘怅没有董卓那么好的命。

就只能选择说服十常侍。

十常侍的毒瘤远没有何进大。

只要在十常侍里面搞分化,拉一批杀一批,就能解决他们。

等到自已的地位稳固。

只用几个狱吏,就可以彻底解决。

何进兄妹。

你不对他们动兵,是灭不掉他们的?

张让等人来到太后的永安宫门口。

“赵侯,你跟太后的关系最好,可是太后召集我等来,所谓何事吗?”

张让看着赵忠,主动问。

赵忠摇头道:“不知。”

“赵侯,听说你在河间盖的房子堪比王侯,不会是被人揭发了吧!”

郭胜笑着道:“我可听说连冀州刺史王芬都被拿下了。”

赵忠尖着嗓子道:“说我的宅子超过了王侯,你们在老家的宅子就安分守已了吗?”

一帮人顿时噤声。

张让出面,道:“值此危难之际,风雨飘摇,吾等若是不齐心,一旦陛下归天,又是腥风血雨,我等怕都免不了成为他何屠夫的刀下之鬼。”

不得不说张让还是有脑子的。

也让一帮人都沉默不语,脸色沉重。

因为黄巾之乱,多少大臣都想杀了他们。

被他们迫害的家破人亡的那帮党人,又堂而皇之的出现在这朝堂之上,聚集在何进麾下。

他们从各方得到的消息很一致,一旦灵帝归天,就会拿他们祭旗。

你说灵帝春秋鼎盛。

没有人比他们更清楚灵帝的身体。

整日开无遮大会,走几步路就喘。

恐怕没有几年好活。

如果劝灵帝脱离女人,那灵帝就会第一时间把他们给灭了。

这就像饮鸩止渴一样。

明知道灵帝的身体不行了,他们还得给灵帝从各方网罗美女。

刘辩是嫡长。

刘协是庶出,关键年纪还小。

年纪小有好处,好控制。

可何进不好对付呀!

那帮大臣,也难以改变。

难!难!难!

如果他们这帮无根之人再内讧,那就真的只有死路一条了。

搏一搏,也许单车变摩托。

可这是要他们拿身家性命去博。

怎能不压抑?

“啪啪啪!”

这时候突然出现一阵鼓掌声。

“谁?谁在这里?”

张让等人吓得汗毛倒竖。

要知道他们在此秘密私会,其实就已经犯了大忌。

刚才说的话,那可都是杀头的言语?

密谋当朝大将军与太后。

有几个脑袋够掉的。

这时候从内殿走出来一个人。

一帮人面面相觑。

难道进来之前就没有人检查一下那边有没有人吗?

呃?

这个还真的没有。

因为他们现在的身份都是中常侍,都是列侯。

检查殿内的安全与否?

不应该是那些小黄门、中黄门小子们干的吗?

这时候,赵忠才忽然想起来,殿内外的小太监好像都是陌生的面孔。

连甲士都是。

能做到中长事的,哪个不是察言观色之人?

来的时候相互寒暄,没太注意。

主要是之前的习惯太强大了。

他们以为这些陌生的人脸孔是某位中常侍特意找来的呢?

没有想到竟然是别人安插的?

谁会安插人来监听他们?

太后?

呵呵!

那老女人有这样的心眼吗?

何皇后的人。

“郭胜,虽然你跟那贱后是同乡,你就真以为咱们死了,会留你一个人荣华富贵吗?”

后面一个中常侍尖着嗓子,低吼道。

郭胜赶紧道:“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又不是我安排的,我来的最晚呐!”

“这点,我可以作证,郭侯是跟我一起碰到的。”

“我们俩来的时候,大家伙儿可都到了。”

“别吵了,看他是谁?”

张让镇定的道。

年纪大了,眼神也不怎么好使了?

关键的是,那人从内殿走出来。

都看不太清。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