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宗艳?”
刘怅看着眼前的尸体问道。
“回殿下,就是这个狗贼。”
蹇硕咬牙切齿,一脸愤恨的道。
赵忠也看了看道:“侯爷,确是宗艳无疑。”
刘怅微微点头,目光复杂的看着蹇硕。
北邙山这么大。
你这么快就把人给抓住了?
我是在说你效率快呢?
还是说你早就有后手呢?
“殿下,某此番还遇到了一个来自豫州信使。”
蹇硕赶紧道。
“豫州的信使?”
刘怅眉毛一挑,他当然知道豫州牧黄琬。
记得在他任上,豫州没有太大的问题呀!
灵帝灵柩还没被迎回,这年头信息闭塞。
他不应该知道灵帝崩殂的事。
难道有其他事?
豫州乱起来,还要等十八路诸侯讨董的时候呀!
蹇硕让人把使者带来。
竟然是一个文弱书生。
“你是何人?”
刘怅看着书生问道。
书生看了看刘怅,又看了看赵忠等人,拱手作揖道:“某乃颍川太守麾下计吏郭图,奉郡守之命前来汇报豫州战况,特来求见陛下。”
“谁?”
刘怅听到郭图二字,眼睛不由自主地一瞪,瞳孔一缩,手也不仅紧握刀柄。
郭图?
袁绍麾下几大谋主之一的郭图。
还有史上最坑谋士之称。
坑的许攸造反。
逼的张郃、高览投曹操。
还亲手逼死了田丰。
只有最坑,没有更坑。
但反过来看内斗,人家才是行家。
硬生生的从田丰、沮授、逢纪、许攸、审配、辛评等谋主中脱颖而出。
成为袁绍最信任的人。
可见,这是内斗行家。
刘怅要想坐稳帝位,也得内斗。
甚至要把自已亲手扶植起来的内阁首辅袁隗斗倒!
把支持自已的十常侍斗倒。
那郭图就不是坑,而是一把利器了。
但千万不要让他领兵打仗。
郭图不知道自已已经成为刘怅心里的利器,不过他对刘怅也特别好奇。
赵忠身上穿的是中常侍的官服。
蹇硕,那更不必说了。
皇帝心腹,手握大权。
刘备,虽然不认识。
可就看人家身上的那个甲胄,就明白至少是中郎将级别的。
有这么多高官侍立在一旁。
会是谁?
一定是皇亲国戚。
可哪个皇亲国戚能让中常侍在一旁侍立?
让蹇硕这等握有兵权的皇帝心腹,纳头就拜。
就连董重是灵帝表弟,都做不到。
更别提他的子侄。
何进见了十常侍,也得陪笑脸。
他们这些外戚都不够资格。
皇室宗亲?
桓帝亲弟弟,渤海王刘悝。
不也被十常侍弄死了。
王芬谋立的合肥侯。
一道圣旨,直接赐死,废国。
不是外戚,不是宗亲。
莫非是皇子?
三皇子随侍,可他只有六岁。
刘怅这个身高。
莫非是二皇子刘辩?
周围硝烟还没散尽。
明显经过一场大战,还有蹇硕带人搜山。
莫非发生兵变?
谁最有能力发生兵变?
得到大将军何进支持二皇子刘辩。
刘辩十三岁了。
身高这么高。
虽然高,可也说的过去。
二皇子吗?
不是说他暗弱,看起来传言都是假的。
如果真是二皇子刘辩在大将军何进扶持下兵变了。
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何进身边围绕着大量党人。
他,郭图虽然不是党人,但是跟党人的关系也不错。
说不定运作一下,可以高升。
“大皇子问你话,为何不言?”
赵忠阴恻恻的声音响起,这让郭图不仅浑身颤抖。
这老贼眼睛怎么这么毒辣?
给人的感觉,就像被一条毒蛇盯住的感觉。
果然是皇子。
二皇子真兵变了。
不对。
他说大皇子?
大皇子是谁?
呃?
故宋皇后之子?
先帝嫡长子,叫什么来着?
刘,刘,刘什么?
郭图只知道那是个疯子呀!
他的潜意识里根本就没这个人的存在。
疯子,怎么出现在这?
兵变是大皇子。
嘶!
郭图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如果是大皇子,就对了。
二皇子刘辩依靠的是大将军何进,是袁绍领导的党人,是天下士族。
与他们对立的就是十常侍。
我还纳闷为何中常侍会站在这?
如果是大皇子就解释得通了?
大皇子肯定是被十常侍裹挟的。
何进图谋十常侍之心,那是路人皆知。
十常侍不甘待颈就戮。
于是就裹挟大皇子造反。
毕竟灵帝出巡,带的是蹇硕跟董重、乐松三人。
董重是个废物。
蹇硕是宦官一脉。
乐松那是阿附宦官的人。
鸿都门学的祭酒。
天下文人的耻辱。
我这是误打误撞,来到了他们兵变的现场。
该怎么办?
原本葛坡黄巾暴乱,兵峰直指颍川,他才自告奋勇前来洛阳求救兵。
现在撞破十常侍兵变现场。
看样子他们是刚刚掌握北军五校、三河骑兵。
下一步就应该是兵发洛阳城了吧!
一旦十常侍跟大将军何进火并。
他们还有心情去管豫州的事吗?
而且说不定会是旷日持久的对峙,最起码也要两败俱伤。
双方为了胜利。
别说派援兵给豫州,说不定还要调豫州兵马前来助阵呢?
豫州百姓苦矣!
我,该怎么办?
投靠十常侍,他们肯定会让我回豫州征调兵马前来助阵。
不投靠十常侍,说不定立刻就会成为刀下之鬼。
虽然是大皇子富贵险中求。
可他郭图绝不阿附宦官。
郭图脑袋差点报废,脑洞大开。
看样子只能谎报军情,夸大豫州兵乱了。
“颍川计吏郭图,见过大皇子。”
郭图一咬牙,道:“豫州葛坡黄巾起,攻略郡县,如今已经拥众百万,颍川只剩长社数县了。”
“什么?”
刘怅闻言大惊。
他知道这个葛坡黄巾。
这点熟读三国的人都知道。
可他不是很快被平定了吗?
现在这么猛?
难道这就是灵帝死后的蝴蝶效应?
不应该呀!
消息还没传开呢?
“郭图小儿,莫要是信口开河,百万之众岂不是赶上张角只乱了?”
赵忠尖着嗓子大叫:“当初皇甫义真,可是把太平贼主力给灭掉了。这才几年,哪来这么多乱贼?还有,黄子琰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惹出这么大的乱子?”
不愧是赵忠。
上来什么都没弄清楚呢?
先给党人出身的黄琬扣了一顶大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