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防联盟与朝廷使者的交锋暂告一段落,但李熙心中明白,这不过是朝廷试探的开始。
京城远在数千里外,却时时关注着边陲的一举一动。与此同时,京城内的局势也愈发复杂。
数日后,京城宫廷内,一场紧急朝会在明德殿内召开。大殿内金光辉煌,柱廊之间回荡着君臣的低语声。
朝中的文武大臣们站立两侧,静静等候着皇帝的到来。朝堂之上气氛异常凝重,许多大臣神情严肃,似乎意识到这场朝会的重要性。
一阵悠长的钟声响起,象征着天子临朝。
皇帝的身影出现在众人眼前,龙袍飘然,他缓步走上大殿,端坐于龙椅之上。
“诸位爱卿,”皇帝的声音低沉且威严,“边境的叛乱虽已平息,但联防联盟的势力渐长,朕听闻他们兵力日益扩展,隐隐有割据一方之势。
朕希望你们能为此事献策,如何既能安抚他们,又不使朝廷的威严受损。”
大臣们面面相觑,许多心怀忌惮的目光投向了当朝的权臣——内阁首辅魏公。
魏公是一位年逾六旬的老臣,身形瘦削,白眉斑斑,但眼中却透着无比的精明与狡黠。
他是朝廷内的实权人物,手握大权,几乎掌控了朝堂的每一个角落。魏公缓缓抬头,朝皇帝拱手行礼,然后不紧不慢地开口道:“陛下,臣认为联防联盟功大于过。
此次平定叛乱,他们立下大功,朝廷不宜过于激进,以免引发他们的疑虑与反感。
臣建议,暂且对他们以安抚为主,赏赐一些封赏,但同时暗中加强对边境的监视,尤其是要严控他们的兵源与粮草供应,切勿让他们坐大。”
皇帝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地看了魏公一眼:“魏卿家所言有理。但若只是监视,恐怕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联防联盟的力量已然成形,朕担心他们日后难以控制。”
此时,另一名重臣,兵部尚书王大人站了出来,神情严峻地说道:“陛下,联防联盟虽立下战功,但他们的扩张已经威胁到了朝廷的统治。臣建议派一支精锐部队,驻扎在边境,与他们联合驻防,名义上是支援,实际上可以削弱他们的独立性。”
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众臣各抒已见。有的大臣主张强硬,认为应直接派兵削弱联防联盟的力量。
有的则主张和缓,认为此时不宜激怒他们。皇帝听着众臣的建议,眉头微蹙,似乎对眼前的局势感到颇为棘手。
他不禁将目光再次投向魏公,想要听听这位老臣的进一步见解。
魏公神色不变,缓缓说道:“陛下,王大人的建议虽有道理,但臣认为还需小心行事。
强行派兵容易引发对方的警惕,导致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进一步紧张。
不如先派遣一名信任的钦差大臣,前往边境以犒赏为名,暗中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如果联防联盟确有不轨之心,朝廷再动手也不迟。”
皇帝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好,魏卿之言甚合朕意,此事便照你所说办理,至于派谁为钦差,朕还需慎重斟酌。”
朝会至此告一段落,但在场的每个人心中都明白,朝廷与联防联盟的关系已经进入了一场复杂的权力博弈。
而这场博弈的背后,牵动着无数人的命运。
与此同时,边陲的联防联盟营地里,李熙和周靖也正在筹划如何应对朝廷的下一步动作。
“李先生,”周靖低声说道,“我已经收到消息,朝廷可能会派钦差大臣前来。这是他们下一步试探的信号。”
李熙点了点头,目光锐利:“钦差的到来说明朝廷还未准备直接动手,他们想通过这次探查摸清我们的底细。我们不能轻举妄动,得伪装得更好。”
周靖眼中露出疑惑:“那我们该如何应对?若是他们派来的是朝廷心腹,恐怕会四处打探。”
李熙冷静分析:“我们要两面布局。表面上,我们以礼相待,展示出我们对朝廷的忠诚,尽量掩饰实力。同时,暗中加强防御,避免任何可能的突然袭击。”
他沉吟片刻,继续说道:“此外,我们也要趁此机会与一些地方势力联络,共同抵御朝廷的进一步打压。只有联手,才能在这场博弈中争得主动。”
周靖听完,脸上露出一丝坚定的神情:“好,李先生,你说怎么做,我便怎么做。”
李熙站起身,望向远处的山林,心中明白,联防联盟与朝廷的对峙已经进入了一个更加危险的阶段。
每一步都必须走得极为谨慎,否则便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他目光坚定,心中暗道:“这一场棋局,我必须下得比他们更快、更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