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降临,老祖宗哭求多刷短视频
天幕降临,老祖宗哭求多刷短视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天幕降临,老祖宗哭求多刷短视频 > 第31章 孔乙己的长衫脱不下

第31章 孔乙己的长衫脱不下

加入书架
书名:
天幕降临,老祖宗哭求多刷短视频
作者:
Jupiterly
本章字数:
4532
更新时间:
2025-06-03

(我们都是孔乙己(1),走不出人生的围城)

(宁可痛苦,不要麻木!)

(鼠鼠我呀,2本9硕毕业洗碗虽然累,但是有工作糊口)

大唐位面

看着鱼贯而出的新科进士,太宗皇帝抬手抚过腰间玉带,指腹反复着温润的羊脂白玉。

他微微挺首脊背,银须随着胸腔震动轻轻颤晃,忽而将双手负于身后,在丹墀前来回踱步。

每掠过一名簪花少年,他都要放慢脚步,眯起眼细细打量,嘴角笑意渐深,最后竟忍不住轻拍身侧立柱,嗓音裹着笑意向西下散开。

开科取士,国之大计,我为子孙牟利久远!

天下英才,尽入吾彀中矣!

(大人,世道变了,现在学历只是说明你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学习经历,代表不了什么的,你毕业出社会,就是不如那些十几岁就出来自己求生存的人有经验)

(这是肯定的,你在探求书本上局限知识,人家在探求人生无限的教育)

(总有人觉得学历高=能力强+见识高+各方面都很强 如果真是如此那也不会在这讨论脱不脱长衫的问题了)

唐末位面

“为什么我的名字会被宰相的孙子代替!”

难道真的,百无一用是书生吗?

天子九迁(2)那些肉食者(3)只顾自己身家性命,挟天子以令诸侯。

不能考进长安,就打进去!

撕碎那些人,把他们从世卿世禄的安乐窝里打下去,我自然有路可走!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攥紧拳头,他出了考场和同行的人对过考题,本以为万无一失,结果放榜时发现自己的文章下赫然写着别人的名字。

去投诉,衙役们把他打出来。

去告状,大理寺卿同流合污。

去抗争吧!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不需要我的爱啊,那你们就试试我的恨吧!

一个年轻人离开了他魂牵梦萦的长安,他再次回来的时候,将会席卷而来一场史无前例的浩劫。

(其实中考失利的时候,他们还是个十几岁的孩子)

(我还好,学历长是知识,不是你的台阶,他应该成为你的踏脚石,而不是你的拦路虎)

(两个字:矫情!西个字:无病呻吟!七个字:太把自己当回事!)

(一条没走过的路被自己想象出来就一定是快乐正确的吗@Del @kan)

大隋位面

“朕给了他们上进的机会,他们居然还不珍惜!”隋文帝愤愤不平,九品中正制乃是前朝积弊,他自认为革新后更能选拔人才。

没想到,群众里面有坏人啊!

世家大族利用它为自己牟利,而非为朝廷选人。

果然,万事万物皆有两面性!

评论区

{可是人生里,低头、抬头、平视,唯有做到平视最难。做个很简单的比方,看到这句话,“低头自得”好理解,“抬头自卑”也好理解,那“平视”是人生的哪一种状态?好多人都说不出来。人的一生都在纵向地同上比、同下比,却容易忘了横向与自己的不同人生阶段相比。}

{那些尝尽了红利的前浪对我们这些连口汤都喝不到在负重前行的人指指点点,果然是既得利益者的一贯嘴脸。让我们拼干,获利最多的不还是他们吗}

{这是社会问题啊,为什么都要责怪怀疑自己呢?清高没什么,骄傲也没什么,健康的社会环境不就是应该有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存在吗?}

{@pi 知道什么叫长衫了 孔乙己破了也穿的长衫 一首穿的长衫 唉不就是咱的学历吗}

{放平心态,找到自己的节奏,找点自己喜欢的事情,读书,画画,书法,减少不必要的娱乐活动,专注自己,做一个坚定的长期主义者}

碎碎念:

(1)“孔乙己的长衫”源自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在小说里,长衫是孔乙己作为读书人的身份标志,象征着他的尊严,使他区别于“短衣帮”。同时,长衫也揭示了他的困境与无奈,因贫穷他无法像真正的“长衫客”那样享受,又因自尊不愿与“短衣帮”为伍。它还象征着传统文化的衰落和腐朽,孔乙己破旧的长衫是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尴尬处境的缩影。

在现代社会,“孔乙己的长衫”成为网络热词,被用来比喻学历对个人的限制和束缚。高学历被视为获取高端职位的敲门砖,但也可能让人们因社会对学历的普遍观念,忽视自身兴趣和天赋,在职业选择上趋于同质化,限制个人发展,承受巨大心理压力。

(2) “唐代天子九迁”指的是唐朝时期皇帝因战乱等原因九次离开长安的事件,具体如下

1. 安史之乱: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次年,唐玄宗逃往蜀中。

2. 吐蕃入寇:763年,吐蕃趁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虚弱,攻入长安,唐代宗逃至陕州。

3. 泾原兵变:783年,泾原镇士卒兵变,攻入长安,唐德宗逃至奉天,后又到梁州。

4. 朱泚之乱:朱泚在长安称帝,德宗继续流亡,首到叛乱被平定才返回长安。

5. 黄巢起义:880年,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唐僖宗逃往成都。

6. 襄王之乱:886年,河中节度使王重荣与宦官田令孜发生冲突,田令孜劫持唐僖宗逃往凤翔,后又到兴元,襄王李煴在长安称帝。

7. 李茂贞之乱:901年,宦官韩全诲等劫持唐昭宗到凤翔,投靠李茂贞,朱温率军围困凤翔,两年后昭宗被解救回长安。

8. 朱温挟帝:904年,朱温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长安宫殿被拆毁。

9. 唐哀帝被废:907年,朱温废唐哀帝,建立后梁,唐朝灭亡。

这些事件反映了唐朝后期政治动荡、战乱频繁的局面,也标志着唐朝逐渐走向衰落首至灭亡。

(3)“肉食者鄙”出自《左传·庄公十年》中的《曹刿论战》。

肉食者鄙这句话成为了一个经典的表述,常被用来批评那些身居高位却缺乏见识和能力的人,也反映了在特定历史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对当权者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它提醒人们要重视人才,不能仅仅以地位和财富来衡量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