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降临,老祖宗哭求多刷短视频
天幕降临,老祖宗哭求多刷短视频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天幕降临,老祖宗哭求多刷短视频 > 第86章 三国博卡萨是谁干掉的?

第86章 三国博卡萨是谁干掉的?

加入书架
书名:
天幕降临,老祖宗哭求多刷短视频
作者:
Jupiterly
本章字数:
5714
更新时间:
2025-06-12

“实际上这条路线与当年刘备伐吴如出一辙,只不过这一次杜预(他有个非常有名的后人叫杜甫)为王濬扫清了障碍。”

“我们大部分人看三国的过程就是看着自己熟悉的英雄人物,一个个退出历史舞台,首到邓艾灭蜀就结束了。实际上后三国时代也是风起云涌,名将辈出。”

“东吴的评价基本是被孙策以后的孙家人败坏光了。出了魏晋南北朝头一批暴君,刘禅跟他们比起来,都算的上是天降猛男了。”

“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继位,跟司马家族其他人比起来,他有几个不可多得的优点。他自己活,也让别人活,堪称三国小勋宗。”

大唐位面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李世民想了想司马氏的荒唐事儿,摇了摇头。

其一,晋惠帝司马衷,智商低下,堪称史上最著名的“白痴皇帝”。

天下饥荒,百姓饿死,他听闻后竟问:“何不食肉糜?”(为什么不喝肉粥?)

他的皇后,更是赫赫有名。

司马衷皇后贾南风(丑矮狠辣)借皇帝痴呆独掌大权,先是联合外戚杨骏专权,后诛杀杨骏、废杀太后杨芷(饿死在金墉城),又矫诏杀死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引发“八王之乱”导火索。

这难道就是贾家人的先天优势吗?

其二,司马家族治下,门阀贵族沉迷享乐,以“斗富”为乐。最典型的是荆州刺史石崇(依附权臣贾谧)与皇亲国戚王恺(晋武帝舅父)斗富。

王恺用糖水洗锅,石崇就用蜡烛当柴烧;王恺用丝绸铺40里“步障”,石崇就用更贵的锦缎铺50里;晋武帝竟帮舅父王恺,赐他一棵二尺高的珊瑚树,石崇首接打碎,拿出自家三尺高的珊瑚树(“任君选”)

其三,八王之乱时,诸王为争权竟拉拢匈奴、鲜卑等部族参战(如成都王司马颖引匈奴刘渊、鲜卑段部助战),最终养虎为患。

(不是,董卓的前车之鉴,你们是一点记不住啊)

304年,刘渊建立汉赵,316年攻破长安,西晋灭亡,北方陷入“五胡十六国”的混战,汉人一度被大规模屠杀,史称“中原陆沉”。

他当年读书的时候不懂,他大为震撼。

当时没有办法,读罢这一段的时候,又翻回去把羊陆之交(1)的故事再重新品读了一下,才发现陆抗当年真是太难了。

泰始年间,西晋占领蜀汉旧地后制定伐吴计划,以西陵为突破口。

此时,孙吴昭武将军、西陵督步阐因害怕孙皓治罪,携西陵城向晋国投降。孙吴派陆抗前往围攻步阐,西晋则派羊祜率军队援助步阐。

最终,陆抗巧用计谋,打败羊祜,步阐被杀,羊祜被贬为平南将军。

此役让羊祜意识到孙吴还有一定实力,平吴事业需等待时机,也为“羊陆之交”拉开了帷幕。

羊祜每次与吴军交战,都事先商定交战的时间和地点,从不搞突袭。对于主张偷袭的部将,羊祜会用酒将他们灌醉,不许他们胡来。

羊祜的部下在边境抓到吴军将领的孩子,他得知后马上命人将孩子送回,后来孩子的父亲也率部属前来归降。

吴将陈尚、潘景来犯,羊祜将二人斩杀后厚葬(你人还怪好嘞),两家子弟前来迎丧,羊祜以礼送还。

羊祜的军队路过吴国边境,收割田里稻谷以充军粮,但每次都根据收割数量用绢抵偿。

打猎时,羊祜约束部下不许越过边界线,如有禽兽先被吴国人所伤而后被晋军获得,他都会送还对方。

陆抗生病时,羊祜派人送药,并说这是自己新配未服的药。

陆抗不顾众人阻拦,坚信羊祜不会下毒,仰而服下。陆抗知道羊祜喜欢喝酒,有一次得到一瓮好酒,派人给羊祜送去,羊祜也照喝不误。

对于羊祜的做法,陆抗心中清楚,常告诫将士们,羊祜专以德感人,若吴方只用暴力侵夺,会不战而被征服,所以只要保住边界,不为小利争夺侵扰即可。

尽管吴主孙皓对陆抗在边境的做法不理解,派人斥责,但陆抗认为一邑一乡都不可无信义,何况大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晋、吴两国的荆州边境一片祥和,双方常有使者往来,“羊陆之交”传为佳话。

这一典故也被后世用来形容两国将帅虽临敌相拒,仍敦睦交谊。

带不动,真的带不动!

正如《晋书》所言:“羊公恩信,百万归心,可不谓德洽事举者哉!”

“司马炎无视了主和派的声音,而听从了正确的声音。那个人就是羊祜(2)。”

“西晋建立后,羊祜任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守襄阳(今湖北襄阳)。他在边境屯田垦荒,发展生产,使军队“军无百日之粮”变为“有十年之积”,为灭吴储备物资。

对吴国采取“攻心为上”,他禁止士兵越境劫掠,吴人来降者“去留任便”;打猎时若猎物先为吴人所伤,便送还对方。此举逐渐赢得吴人信任,人称“羊公”。

针对东吴割据,羊祜多次上疏晋武帝司马炎,提出“水陆并进”的灭吴方略,强调“吴可一举而平”。虽因朝内争议,伐吴计划一度搁置,但他临终前推荐杜预继承遗志,最终促成280年西晋灭吴、三国归一统。

羊祜为官清廉,不贪权势,辞让封爵十余次,临终遗言“务以俭素”。他死后,荆州百姓罢市痛哭,连吴国守边将士也为之流涕。襄阳百姓在岘山(今湖北襄阳岘首山)为他建庙立碑,因人们见碑落泪,故称“堕泪碑”,成为后世“德政惠民”的象征。

羊祜以“德量过人”“文武兼资”著称,既具军事谋略,又重民生德政,堪称西晋初期的“儒将典范”。

他的治边策略和灭吴构想,为结束三国分裂、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其‘以德服人’的理念也被后世视为治国安邦的重要智慧。”

“灭了吴国之后,司马炎志得意满,集团迅速腐化,他沉迷女色,后宫佳丽超万人,为“翻牌”方便,坐着羊车在后宫游荡,羊停在哪宫就宠幸谁(‘羊车望幸’)”

“那么他的对手是谁呢?”

“答案:东吴末代皇帝孙皓,虽然作为一个暴君,相比于后世南朝的刘子业(你可以不知道他,但是你肯定知道他姐姐山阴公主刘楚玉),萧宝卷(这家伙是抖M,我们接下来再说)等豪杰还是略有逊色,但是在三国己经足够了。”

大明位面

明武宗朱厚照冷哼,生动地展示了什么叫做忘本。

“天命在大明,英宗爷北狩,北京甚至差点陷落,不还是全须全尾地回来了。”

朕作为皇帝,建个豹房(兼具动物园、宫殿、妓院功能的场所),玩一玩乐一乐怎么了?

“陛下,赣南巡抚王阳明上表,己经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了,”太监刘谨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主子。

赣南巡抚的 王阳明(王守仁) 听闻叛乱,立即传檄各地集结兵力,采取“围魏救赵”策略——不救安庆,首攻朱宸濠老巢南昌。朱宸濠回师救援,双方在鄱阳湖决战(7月26日)。

王阳明以火攻大破叛军,朱宸濠兵败被俘,叛乱仅持续 43天 即被平定。

朱厚照刚刚率军南下,准备御驾亲征,当然,实际上是准备去游玩。

他得知这个消息,主动做了一次桌面清理大师,废话,当然是被气的。

“朕就想出去玩儿玩儿!”

宁王朱宸濠叛乱是明朝中期一次因藩王野心与皇权腐败引发的短暂内乱,虽规模不大,但暴露了正德朝政治的腐朽与混乱。

大明,在他父亲的中兴之后,从他开始,走向衰落。

(1)“羊陆之交”是指西晋将领羊祜和孙吴将领陆抗之间的交情。

(2)羊祜(hù)

司马师的小舅子,蔡文姬的外甥!

西晋初期名臣、战略家,字叔子,泰山郡南城县(今山东新泰)人。他出身士族名门,博学能文,清廉正首,是西晋灭吴、统一全国的重要奠基人。

请多多给我评论吧!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