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洒在茶山上,空气中还带着一丝夜露的凉意。柳砚秋背着布囊走在田埂上,脚下的泥土依旧松软。他脚步轻快,眼神却沉稳,目光不时扫向两侧新栽的茶苗。
这一片试验田,是前些日子菌剂风波后重新整理出来的。如今,那些曾经因环境不适而枯萎的茶苗,己经焕发出勃勃生机,嫩绿的新芽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叶片边缘微微卷起,像婴儿初睁的眼帘,透着一种初生的倔强。
阿牛正蹲在地头,手里握着一根竹竿,拨弄着几株刚冒头的幼苗。看到柳砚秋走来,他咧嘴一笑:“少爷,您瞧这叶子,比昨天又长了一指宽!”
柳砚秋蹲下身,指尖轻轻抚过一片叶面,触感柔软细腻,带着春天特有的温润气息。他点了点头,嘴角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不错,照这个长势,再过半个月就能进入第一轮采摘期了。”
“真的?那可太好了!”阿牛兴奋地站起身,“咱们要是能赶在春分前出第一批茶,那可是头茬明前茶,价钱能翻一倍不止!”
柳砚秋没有接话,只是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茶山。风从南坡吹来,带着清新的泥土香和淡淡茶气。他心中清楚,这批新品茶叶一旦成功上市,不仅能在价格上占据优势,更重要的是,它将成为整个柳家茶园品质升级的关键一步。
刘管事从祠堂方向走了过来,手里拎着一卷图纸,脸上挂着久违的轻松神情。他走到柳砚秋身边,将图纸摊开:“这是按照你之前说的,把南坡三块地划出来作为首批扩种区域。我让老张带人清理了杂草,今天下午就能开始移栽。”
柳砚秋接过图纸,仔细看了一遍,点头道:“好,先从这几块地开始,等成活率稳定下来,再逐步扩大范围。”
刘管事看了眼西周整齐排列的茶苗,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说实话,当初你说要引进这些新品种的时候,我还担心会不会重蹈覆辙。现在看,真是多虑了。”
柳砚秋笑了笑:“其实我也不是一点没担心过。但只要方法对了,就没有做不成的事。”
两人并肩站在田边,看着几个村民在茶垄间忙碌,动作麻利却不慌乱。阳光透过稀薄的云层洒在他们身上,仿佛给这片土地镀上了一层金边。
“对了。”刘管事忽然想起什么,压低声音问道,“上次你说的那个‘恒温培养箱’,什么时候能用上?”
柳砚秋眼神微闪,轻轻摇头:“那东西积分太高,目前还不划算。不过我己经在系统里提交了一个任务申请,如果能顺利完成,应该能攒够一部分。”
“什么任务?”刘管事好奇地问。
“收集三种特定植物标本,包括高山雪莲、野山参和紫背天葵。”柳砚秋顿了顿,“尤其是雪莲,听说只生长在极寒之地,得派人去北岭一趟。”
刘管事皱眉:“北岭?那边山路险峻,常年积雪,怕是不好办。”
“我知道。”柳砚秋神色平静,“所以我会亲自带队,选几个可靠的兄弟,趁着天气还没完全回暖就出发。”
刘管事听后沉默片刻,最终点头:“那你小心行事,我这边会先把剩下的准备工作做好。”
日头渐高,茶山上的雾气慢慢散去。柳砚秋沿着小路往回走,一边走一边观察两侧茶苗的状态。他的手指无意识地着腰间的小药包——那是他前几天从系统商城兑换的一种促进根系发育的营养液,准备在下一轮移栽时使用。
回到家中,母亲周氏正在厨房里熬粥,锅盖掀开的一瞬间,香气扑鼻而来。她见儿子回来,忙放下木勺,端来一碗热腾腾的米粥:“趁热喝点,这几天你都瘦了。”
柳砚秋接过碗,低头喝了口粥,温热顺滑,是他小时候最爱的味道。他抬头看向母亲,笑道:“娘,茶苗长得很好,这次一定能成。”
周氏愣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即又有些担忧:“你是主心骨,我们全家人也都靠你。可你也别太累着自己。”
“我知道。”柳砚秋轻声应道,“等这批茶出了,我就歇几天,陪您去镇上转转。”
周氏听后笑了,眼角的皱纹堆在一起,温柔又慈爱:“那我可记下了。”
午饭过后,柳砚秋回到书房,取出系统界面,仔细查看当前积分情况。他己经完成了两个支线任务:一个是修复破损的灌溉渠,另一个是提升茶树成活率。这两项任务共奖励了三百积分,加上之前积累的一部分,距离购买恒温培养箱所需的八百积分还差不少。
他沉思片刻,在任务栏中浏览了一会儿,最终锁定一个新发布的任务:
【紧急任务】:协助邻村修复被洪水冲毁的堤坝,时限七日,奖励五百积分。
“时间有点紧……”柳砚秋喃喃自语,随即果断点击了接受任务。
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不会轻松。但只要能让茶园更进一步,哪怕再多一些挑战,他也愿意去面对。
傍晚时分,柳砚秋独自来到茶山顶上。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整片天空,茶山在余晖中显得格外宁静而壮美。
他站在最高处,俯瞰脚下那一片片整齐的茶田,心中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踏实感。他知道,这片土地,正在一点点变得更好。
而他自己,也在一步步走向那个他曾无数次梦见过的未来。
风从耳边掠过,吹动衣角,也吹散了他额前的碎发。柳砚秋闭上眼,深吸一口带着茶香的空气,嘴角扬起一抹坚定的笑容。
茶山尽头,一只白鹭展翅飞过,消失在远方的云霞之中。
柳砚秋睁开眼,转身朝家的方向走去。
身后,茶田里,新苗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回应少年坚定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