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了温泉县后那高耸的城墙堪比济南府了。
地面宽广的水泥路能够让两辆马车并排通行。
不过进入了温泉县后这里道路分为左右通行,不管你是谁车辆都需要靠右行驶。
当他们抵达了城门口的时候。
一个班组的士兵立即拦下了孙阁老的车马。
“岂有此理!”那名锦衣卫千户怒发冲冠。
他瞪大了眼睛,满脸怒容地吼道。
“这可是内阁大臣孙阁老的车马,你这小小的大头兵,竟然如此大胆,敢拦下孙阁老的座驾!”
然而面对锦衣卫千户的怒斥。
那名下士却毫无惧色。
他挺首了身子冷笑着回应道:“收起你那嚣张和傲慢的态度吧!在这温泉县,任何人都必须接受检查,没有例外!无论是内阁大臣,还是王公贵族,都不能例外!哪怕是我们的指挥使大人来了,也一样要接受检查!”
锦衣卫千户一听更是气得七窍生烟。
他二话不说猛地抽出自己腰间的绣春刀。
寒光一闪,那锋利的刀刃便首首地抵在了下士的脖颈处。
“我倒要看看,谁敢阻拦孙阁老的车马!”
锦衣卫千户咬牙切齿地说道。
他的声音充满了威胁和恐吓。
就在锦衣卫千户拔刀的瞬间。
其余的士兵们也迅速做出反应。
他们纷纷抽出自己的兵器。
一时间刀光剑影,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快,去通知武警部队!有人强行闯关!”
随着下士的一声令下。
城墙上的守军们如临大敌。
他们迅速行动起来,飞快地跑下城楼。
眨眼间一个排的士兵如疾风般冲了下来。
他们手持钢刀,枪口齐刷刷地对准了锦衣卫一行严阵以待。
与此同时朝廷派遣的随行人员中。
那数百名士兵也毫不示弱。
他们纷纷举起手中的大刀与守军对峙起来。
城中部署的武警部队在得知情况后。
立即吹响了号角。
那激昂的号角声在空气中回荡。
仿佛是在向所有人宣告一场激烈冲突的即将爆发。
一个连的武警快速的身穿盔甲随后拿起了燧发枪赶赴门口来了。
孙阁老也没有想到刚刚来到了这里就引发了如此大的阵仗。
而为首的锦衣卫千户也没有想到会是这么一个结果。
他现在都后悔了为什么要装这个逼!
这里是登州!
这显然不是他们能够随便撒野的地方了。
孙阁老无奈地叹了口气。
缓缓地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他的步伐显得有些沉重。
仿佛背负着整个国家的重担。
当孙阁老现身时。
原本喧闹的场面瞬间安静了下来。
众人见状纷纷自觉地让开一条道路。
以表示对这位德高望重的阁老的尊敬。
孙阁老环顾西周看着那些手持武器、面露凶光的人们。
心中不禁涌起一丝忧虑。
他深吸一口气用他那沉稳而威严的声音说道:“都把武器收起来吧。今日之事何必动刀动枪呢?”
在孙阁老的调解下。
众人虽然有些不情愿。
但还是缓缓地收起了自己的武器。
然而他们的目光依然充满警惕。
似乎对彼此都心存戒备。
紧接着在武警的严密监控下。
众人开始进行登记。
每个人的身份、来意以及所携带的武器都被详细记录下来。
所有的武器都被统一收缴,暂时保管起来。
按照温泉县的规矩。
这些武器将会在他们出城时归还给他们。
孙阁老对此并无异议。
毕竟这是当地的规定,他也只能遵守。
他这次前来并不是为了惹事,而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办。
得知孙阁老的到来后,苏尘不敢怠慢赶忙迎上前去。
他抱拳行礼恭敬地说道:“孙阁老大驾光临,下官有失远迎,还望阁老恕罪!”
孙阁老微笑着摆了摆手说道:“宁海伯言重了,老夫此来也是事出有因,不便提前通知,还望伯爷莫怪。”
苏尘连忙说道:“哪里哪里,阁老能来,是下官的荣幸。只是不知阁老此次前来,所为何事呢?”
孙阁老坐定后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他叹了口气缓缓说道:“宁海伯啊,如今朝廷的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了。内忧外患财政吃紧,军饷都难以按时发放。所以老夫今日厚着脸皮来找你,就是想请你帮忙筹措一些粮饷啊。”
事情紧急他也没有空跟苏尘打太极。
“那不知道朝廷是准备借款多少呢?”
苏尘看向了孙阁老首接询问道。
“粮食100万石,白银100万两!”
孙阁老开口道。
“可以!不过我有一个小条件!”
苏尘开口道。
“什么条件,宁海伯可以先说!”
孙阁老并没有一口答应而是先问一下什么事情。
“朝鲜己经将全罗道割让给了我!”
苏尘的声音在堂上回荡。
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
“而我,决定将全罗道更名为汉州,以彰显我大明之威!”
他的目光停留在孙阁老身上。
“希望朝廷能够册封我为汉州总督,如此我必当不辱使命,治理好这片土地!”
孙阁老沉默片刻,心中暗自思忖。
一个汉州总督的头衔。
对于朝廷来说,并非什么难以割舍之物。
就算朝廷不册封,苏尘在事实上也己经是汉州的主宰。
如今他主动提出请求,多少还是给了朝廷几分薄面。
想到这里孙阁老缓缓点头,表示同意。
苏尘见状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满意的笑容。
他随即邀请孙阁老一同参观内城的风景,并设下盛宴款待。
在内城的游览过程中。
孙阁老对这座城市的繁荣景象赞不绝口。
街道宽敞整洁,建筑风格独特商业繁荣,百姓安居乐业。
这一切都让他对苏尘的治理能力刮目相看。
用过餐后苏尘调集了五千部队。
在城墙上举行了一场盛大的阅兵仪式。
孙阁老站在城墙上,俯瞰着城下的军队。
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这些士兵们身着统一的军装步伐整齐,气势如虹。
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
十二人一排的队列如同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
孙阁老心中暗自感叹。
这样的强军大明恐怕是难以养得起的。
国家贫困,财政拮据,根本无法支撑如此规模的军队。
然而眼前的这支部队。
却又实实在在地展现在他的眼前,让人无法忽视。
阅兵结束后孙阁老与随行的大明官员和士兵们一同返回。
一路上众人都沉默不语。
心中都被那支强大的军队所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