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量千年鲁班尺
丈量千年鲁班尺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丈量千年鲁班尺 > 墨线玄机:鲁班尺匠作里的通灵测度

墨线玄机:鲁班尺匠作里的通灵测度

加入书架
书名:
丈量千年鲁班尺
作者:
鑫淼森金木水
本章字数:
3196
更新时间:
2025-05-27

墨线玄机:鲁班尺匠作里的通灵测度

深秋的八家子村被薄雾笼罩,老槐树的枯叶打着旋儿落在"天机阁"的青瓦上。书源蹲在后院打磨新制的墨斗,蚕丝线轴上缠绕的墨线泛着诡异的靛蓝色——那是用百年松烟混着朱砂研磨而成,父亲临终前说过,这种墨线能"丈量阴阳,勾连生死"。

"小先生!西头老张家的新房出事了!"孩童的惊叫声撕破晨雾。书源抓起墙角的鲁班尺和墨斗冲出店门,石板路上还残留着昨夜的霜花。张家宅院里挤满了人,新砌的砖墙歪歪扭扭,泥浆里渗出暗红液体,在地面蜿蜒成扭曲的人形。

"卯时刚上梁,墨线突然断了!"老张脸色惨白,指着横梁上半截断裂的墨线,"接着墙就开始渗水,那水...带着腥味!"书源举起鲁班尺丈量,尺身的"病"字刻度突然发烫,渗出的黑血在空中凝成"1.44丈"的字样——正是这面墙的长度。更诡异的是,断裂的墨线末端竟缠着缕白发,在风中轻轻颤动。

暮色降临时,书源独自留在空宅。他重新装填墨斗,将蚕丝线绷紧在砖墙两端。当墨线弹出的刹那,整面墙发出呜咽般的嗡鸣,靛蓝墨痕在砖缝间游走,勾勒出一张张痛苦扭曲的人脸。鲁班尺剧烈震动,"劫"字刻度亮起红光,指向地基深处。

挖掘工作持续到深夜。当洛阳铲带出第十桶泥土时,铲头勾住了件硬物。书源扒开泥土,露出半截腐朽的棺木,棺盖上刻着密密麻麻的榫卯符号,与鲁班尺上的刻度如出一辙。棺内白骨的指骨缠着褪色的墨线,腕骨处套着个铜环,上面铸着"生桩"二字——那是古代秘术中,将活人砌入墙基以保建筑稳固的残忍手段。

"原来新房建在了生桩墓上。"书源喃喃自语。话音未落,西周的墨线突然活过来,化作无数青丝缠住他的脚踝。棺中白骨缓缓坐起,空洞的眼窝中渗出墨汁,在空中凝成文字:"还我尺来,还我命来!"

千钧一发之际,书源抽出鲁班尺斩断墨线。尺身的"义"字刻度亮起金光,将缠绕的墨线烧成灰烬。但更多的墨汁从地底涌出,在地面汇聚成巨大的墨斗形状。他想起父亲留下的《天工秘录》中记载:"墨线通阴,鲁班尺镇邪,二者合璧,可破幽冥之术。"

将朱砂墨线缠绕在鲁班尺上,书源口中念动咒文:"一墨开天,二墨辟地,三墨断阴阳!"当墨线与尺身融合的刹那,整座宅院爆发出耀眼的光芒。地底下传来凄厉的惨叫,生桩白骨在金光中化作飞灰,只留下枚刻着"解"字的铜符。

线索指向村外废弃的古戏台。台柱上的彩绘斑驳脱落,露出底层的墨线图——画中匠人用墨斗射出的丝线,竟穿透了戏子的身体。书源用鲁班尺丈量戏台尺寸,发现所有比例都暗合"黄泉路"的规制。当他将墨斗对准台中央的藻井,蚕丝线突然自动弹出,在空中勾勒出完整的鲁班尺形状。

戏台暗处传来齿轮转动声,一道暗门缓缓开启。密室里堆满了古老的墨斗,每个墨斗的线轴上都缠着不同颜色的丝线,对应着鲁班尺的八个刻度。最中央的石台上,放着本用人皮装订的《墨魂谱》,记载着更骇人听闻的真相:古代匠人为获得通灵之力,会用活人魂魄浸染墨线,每条墨线都是一道封印。

"你终于找到这里了。"阴冷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书源转身,见一个身披墨袍的人站在阴影中,手中握着把由墨线凝成的巨尺,"当年我用生桩术建戏台,用墨线困魂,就是为了参透鲁班尺的终极奥秘..."

墨袍人抬手,无数墨线化作利刃射来。书源挥动缠绕朱砂墨线的鲁班尺格挡,金光与墨影交织。激战中,他发现墨袍人的弱点藏在墨线凝成的尺身"离"字刻度处。找准时机,将墨斗丝线精准射入刻度缝隙,墨袍人发出惨叫,化作漫天墨雨。

尘埃落定后,书源在密室角落发现了父亲的刻字:"墨线非墨,魂魄为引;鲁班尺下,善恶分明。"他将收集的墨斗和《墨魂谱》付之一炬,带着净化后的鲁班尺和墨斗走出古戏台。

此后,八家子村流传着新的传说:每当雨夜,人们能看见年轻的风水师背着墨斗和鲁班尺走过街巷,靛蓝的墨线划破黑暗,丈量着阴阳两界的界限,守护着村落的安宁。而那些藏在墨线与尺规中的通灵测度,永远警示着世人:匠作之道,亦是生死之道。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