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府今天可真热闹!
若璃过周岁,到处张灯结彩的,跟过年似的。
月清歌在家排行老六,上头五个哥哥都来了。
一大家子人挤在屋里,数了数大概有二十来口子,闹哄哄的!
说起月家可就不简单了。
月老太君家可是比目国的顶梁柱,边疆要塞都是月家子弟在守着。
月清歌那五个哥哥个个都是能征善战的将领,可惜老军战死沙场,皇上这才封了老太君。
老太君抱着若璃,笑得眼睛都眯成缝了:"哎哟,我的小乖乖,可把外祖母想坏了!"
若璃睁着水灵灵的大眼睛看着老太君。
"啧啧,跟你娘亲小时候一模一样!"老太君轻轻摸着孩子的小脸,眼圈都红了。
若璃看到外祖母闪动的泪光。
她伸出小手抓住老太君的手指,咿咿呀呀地叫唤。
大舅母在旁边说道:"娘,您看璃璃这是要跟您说话呢!"
老太君伸手轻轻的点了下她的额头:"你看她急得,小脸都变红了。"
她哪知道若璃心里正着急呢:救命啊!我拉臭臭啦!
月清歌突然皱了皱鼻子:"咦?怎么有股味儿?"
掀开被包一看,好家伙!
"南星!快去打盆热水来!"若璃"哇"地就哭了起来,小脸憋得通红。
女眷们都围在月清歌屋里说着话,男人们被花老爷带到练武场比划去了。
南星快速地端来了热水,月清歌三下五除二就把若璃扒了个精光。
若璃臊得不行,干脆闭眼装睡:丢死人了...
月家向来稀罕闺女。
他们月家,男多女少,生到女孩的都是当宝贝来疼。
月清歌生在武将世家,但是她不会武功。
当年她想学,爹娘心疼她:"有五个哥哥护着还不够?"这么辛苦,不学。
这就样,月清歌被教成了大家闺秀。
苏老太太院里,冷清得树上的鸟儿叫了几声都能听得清清楚。
老太太板着脸坐在正堂,身后站着两个老嬷嬷。
陈清丽撇着嘴抱怨:"娘您看看,他们家人说话跟打雷似的,把将军府都吵成集市了!"
最气人的是月老太君来了这么久,连个招呼都不来打。
虽说她是继室,可好歹也是府里的老太太不是?这口气实在咽不下去!
这时,南星走了过来。
夫人,将军问你抓周什么时候开始。
他们回来了,那就现在过去吧。
将军府大厅上,正厅中央摆着一张红木圆桌,上面琳琅满目地摆满了各种各样物件。
"来来来,让我们看看璃璃会抓什么。"月清歌笑着将穿着大红袄的花若璃放在桌上。
周围围满了人,花老太太这时,不得不出来。
她就是一个工具人坐在那里,陈丽清站在她身边。
陈丽清眼神恶毒的看着圆桌上爬的若璃。
花博林捋着胡子,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女儿:"抓个印章最好,将来当个女官。"
花若轩指着一柄小木剑:"妹妹,抓这个!以后哥哥教你练武。"
花若逸指着一本诗集:"妹妹抓书,将来当才女!"
花若璃坐在红绸上,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些物件。
她先是爬到算盘前,又伸手摸了摸胭脂盒,最后突然眼睛一亮,朝着一个方向飞快爬去。
"哎呀!"月清歌惊呼一声。
只见花若璃一手抓着花博林的将印,一手拽着花若轩的木剑,小嘴里还叼着花若轩的诗集,三样东西一个不落。
花博林哈哈大笑:"好!好!我花家女儿,文武双全!"
花若璃得意地晃着小脑袋,突然"啪嗒"一声,将印掉在了地上。
她低头一看,立刻松开木剑和诗集,朝着将印爬去,牢牢抱在怀里再也不肯撒手。
月家人顿时哗然,这分明是要做将军啊!
花博林笑得合不拢嘴,一把抱起女儿高高举起:"我花家后继有人了!"
三个儿子听着父亲的话,觉得自己都是路边捡回来的。
承相府。
苏梨疏的抓周宴上。
姜鹤卿尚书和夫人二女儿姜时晏都来了。
相比将军府的热闹,这边就比较安静。
姜时晏和母亲正踏入姜时悦的院子时,正巧一片梨花瓣落在姜时晏的肩头。
十六岁的少女身着淡青色襦裙,发间只簪一支白玉兰钗,素净得与这满园梨花相得益彰。
她伸手拂去花瓣,抬眸间正对上不远处一双沉静如水的眼睛。
那是姜贵妃的儿子三皇子萧君礼。
一袭靛蓝长衫,腰间悬着一枚青玉玉佩,站在院子外面的回廊处。
姜时晏转头时正与院门外的三皇子对视,他朝着姜时晏微微颔首,嘴角扬起一抹几不可察的笑意。
姜时晏一时没反应过来,怔怔的看着外面的回廊,
"时晏,别失礼了。"姜夫人低声提醒,轻轻捏了捏女儿的手腕。
姜时晏收回目光,垂首跟在母亲身后走进了姐姐的房间。
正厅内,丞相苏怀军正和尚书姜鹤卿聊着天。
“外祖父。”三皇子的声音响了起来,人也走到了正厅,身后跟着两名侍卫。
苏怀军和姜鹤卿同时起身,抱拳相迎:"殿下,你来了。"
萧君礼挥了挥手,“祖父,姜尚书不必多礼。”
“姐,梨梨长得像姐夫呢,怎么一点都不像你。”姜时晏逗着苏梨疏。
姜时悦笑了笑,刚出生那会特像我,现在只有眼睛像我。
姜夫人走近接过外孙女,笑道:"是像修远多些,不过这额头倒是随了你。"她意味深长地看了长女一眼,"
正说着话,门外传来脚步声。
丫鬟冬花在门口催道:“夫人,抓周准备好了,问您什么时候过去。”
姜时悦回道,现在就过去,说完抱起苏梨疏和母亲妹妹来到了大厅。
大厅中央正坐着老太太和苏承相。
丞相旁边坐着的,正是刚才姜时晏看到的男子。
苏修远看到他们过来,他快步走上前来,从时悦的手里接过女儿。
众人见过礼后。
抓周仪式正式开始,正厅内,铺着红绸的案几上己摆满抓周物件:文房西宝、金银算盘、绣花针线、官印令牌、小弓短剑。
苏修远亲自将女儿放在中央,苏梨疏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西周琳琅满目的物件。
"不知会抓何物。"姜时晏小声在姐姐耳边嘀咕。
却见苏梨疏己爬向案几,胖乎乎的小手毫不犹豫地抓住那文房西宝。
像姐夫这么爱读书,将来一定是位才女。
苏修远现在正是翰林院编修正七品。
姜时悦听了妹妹的话,只是笑了笑。
苏怀军非常满意这个孙女抓的的东西。
众人吃过席后。
萧君礼走到苏修远面前,
从袖中取出一个锦盒:"舅舅,这个是母妃特意准备的贺礼,说是给梨疏抓周添彩。"
苏修远接过锦盒,看着三皇子道:"梨疏谢过贵妃姑姑的恩典。"
三皇子萧君礼站了起来,礼我送过了,那我就回去了。
众人呼啦啦的站了起来恭送,三皇子摆了摆手,眼神看向姜时晏的方向。
随后带着侍卫离去。
三皇子离去后,姜时晏才敢抬起头来。
看着三皇子离去的背影,姜时晏心头跳了一下,脸色微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