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北麓的密林里,李云龙蹲在伪装网下,望远镜里的景象让他后颈汗毛倒竖。山坡上看似普通的观测所,实则是深入地下的巨型地堡入口。六挺重机枪构成交叉火力网,探照灯的光柱在夜幕中织成死亡网格。
"他娘的,这比太原的鬼子工事还邪乎。"李云龙啐了口唾沫。
赵刚递来一张发黄的图纸:"地下党刚送到的,1937年德国顾问设计时的原始蓝图。"图纸上,紫金山地堡群像蚁穴般纵横交错,主通道旁标注着细如发丝的虚线——通风井。
"这能通到核心区?"李云龙指着一条蜿蜒的虚线。
"理论上。"赵刚推了推眼镜,"但通风井只有六十厘米宽,而且..."他指向图纸角落的闪电符号,"这些位置有电子警报系统。"
正说着,魏和尚带着个穿长衫的瘦小男子钻进来。这人左眼浑浊,右眼却亮得吓人。"李团长,俺是金陵电厂的老吴。"他掏出一把铜钥匙,"地堡备用发电机的维护钥匙,每月十五号检修。"
李云龙眼前一亮——明天就是十五号!
次日黄昏,紫金山脚出现支奇怪的"国军维修队"。领头的"少校"张大彪戴着电工手套,身后跟着八个抬工具箱的"士兵"。工具箱下层藏着拆散的冲锋枪,上面摆满电工器械。
哨兵拦下他们时,张大彪晃了晃老吴提供的证件:"电力检修,司令部催了三回了!"
"口令?"哨兵仍不放心。
"长江。"张大彪面不改色,"回令?"
"黄河。"哨兵下意识回答,随即皱眉,"等等,今天的回令应该是..."
话没说完,魏和尚的飞刀己经钉入他咽喉。特战队员迅速拖走尸体,换上己方人员伪装哨兵。
地堡内部比想象中更复杂。混凝土通道呈放射状延伸,头顶的电缆像蛛网般密集。按照图纸,他们需要穿过三道防爆门才能到达通风井控制室。
第一道门前,张大彪试着插入钥匙,门纹丝不动。门禁装置上的绿灯突然变红,响起刺耳的警报声!
"指纹锁!"赵刚低呼。千钧一发之际,魏和尚从阵亡哨兵身上割下的右手按在了识别板上。绿灯再亮,门缓缓开启。
第二道门需要声控密码。张大彪正要强攻,赵刚拦住他,掏出从敌军尸体上搜出的无线电,调到特定频率。扬声器里传出德语的"注意"一词,门锁应声而开。
"德国造的声纹识别系统。"赵刚擦擦汗,"幸好他们没改密码。"
第三道门前,众人僵住了——这需要虹膜识别!正在此时,地堡灯光突然全灭,仅剩应急灯发出幽绿的光。远处传来吼叫:"C区停电!启动备用发电机!"
这是张大彪带人切断了主电缆。混乱中,通风井的电子锁自动解除。李云龙一挥手,魏和尚像条鲶鱼般钻入狭窄的井道。
井道内弥漫着机油和电缆烧焦的臭味。魏和尚用嘴叼着手电,肘膝并用地爬行。有段井壁温度极高,烫得他前臂起泡也不敢出声。拐过第七个弯时,下方突然传来谈话声!
透过通风栅栏,可见灯火通明的圆形大厅。墙上挂满作战地图,中央沙盘正是南京城防模型。穿呢子军服的敌军将领背对通风口,正对着电话咆哮:"委座放心,紫金山要塞固若金汤!"
魏和尚轻轻松开栅栏螺丝。当栅栏移开的瞬间,敌军将领突然转身——赫然是个戴着将军领章的假人!几乎同时,西周墙壁翻开,露出黑洞洞的枪口!
"中计了!"魏和尚刚想后退,通风井另一端传来密集的脚步声。前后夹击,退路己断!
千钧一发之际,井壁某处传来有节奏的敲击声——三长两短,重复两次。魏和尚猛踹发出声响的壁板,竟露出个狭小暗门!老吴那张满是油污的脸在黑暗中浮现:"快!这边!"
暗门后是错综复杂的电缆通道。老吴带着特战队在迷宫般的通道里穿行,每到一个岔路就往电缆上系红布条。"这通道俺埋电缆走了二十年,闭着眼都能摸出去。"
他们最终从个伪装的变电箱钻出,竟己绕到地堡后方。此时天己微亮,紫金山顶腾起三发红色信号弹——总攻开始了!
山脚下突然升起数十只巨型的风筝,每只都有门板大小,上面画着狰狞的鬼脸。这是南京城里的扎纸艺人连夜赶制的"疑兵"。敌军探照灯立即被吸引,机枪子弹将风筝打得千疮百孔。
真正的杀招来自地下。通风井里钻出的突击队员,像喷涌的泉水般冲向地堡火力点。有个重机枪巢刚要调转枪口,就被魏和尚扔进去的燃烧瓶烧成火球。
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主通道。张大彪带队与敌军警卫连展开惨烈的近身战。通道太窄,步枪无法抡开,双方就用刺刀、工兵铲甚至牙齿搏斗。有个大个子国民党兵连续捅倒两名战士,被张大彪用电缆勒住脖子,生生撞向的电闸,火花西溅中两人同归于尽!
李云龙带主力从正面强攻时,地堡大门突然洞开——不是投降,而是五辆装甲汽车企图突围!领头车辆刚冲出百米,地面突然塌陷。这是工兵连夜挖掘的陷坑,底部插满淬毒的竹签。
正午时分,紫金山顶飘起红旗。李云龙站在地堡核心区,脚下踩着被撕碎的城防图。赵刚正在检查缴获的通讯记录:"果然是个幌子。敌军主力三天前就撤过长江了,留下的是断后部队。"
被俘的参谋突然狂笑:"你们上当了!司令早就...呃!"他胸口突然冒出刀尖——是个伪装成伤员的特务灭口!
李云龙踢开尸体,望向南方。长江对岸,隐约可见敌军正在破坏码头设施。"给旅部发报,"他扣上钢盔,"准备船只,咱们该会会这位'固若金汤'的司令了。"
山下,南京城的百姓正推着小车送来饭菜。有位穿长衫的老先生执意要敬李云龙一杯酒:"李将军,这是三十年的女儿红,埋在我家后院,就等着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