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从玫瑰的故事开始
影视:从玫瑰的故事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影视:从玫瑰的故事开始 > 第38章 颁奖典礼

第38章 颁奖典礼

加入书架
书名:
影视:从玫瑰的故事开始
作者:
不吃牛肉米粉
本章字数:
4306
更新时间:
2025-05-05

从提亲之后,江屿和黄亦玫以及黄家人都在忙着准备婚礼的事。

虽然江屿在这个世界没什么亲人,但是婚礼前期准备工作还是让江屿忙的焦头烂额。

也就当积累经验了。

随着未来继续穿越,想必这种场面应该不会少。

但是在婚礼举行之前,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需要江屿参加。

那就是茅盾文学奖的颁奖典礼。

在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之前,一首都是在大会堂的小礼堂举行,从第五届开始,颁奖典礼就落户乌镇。

所以江屿提前一天就坐飞机前往乌镇了。

典礼选址乌镇西景区,这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江南古镇与茅盾先生的文学精神相呼应。

昭明书院作为核心场地,被布置成兼具传统与现代气息的颁奖现场,舞台背景以茅盾手迹、文学意象为元素,营造庄重而诗意的氛围。

距离颁奖典礼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本届评奖的评委会成员、获奖作家、受邀出席的领导和嘉宾们正在陆续进场。

在场的众多来宾当中,有文化、宣传、新闻出版社等相关部门的领导,有各地文协的领导、有全国各知名出版单位、文学刊物负责人、还有从事文学方面的知名人物.......

细数一番,前来参加颁奖仪式的嘉宾多达数百位,都是文化界有头有脸的人物。

官方主流媒体及新浪网等网络平台参与报道。

虽然说与茅盾文学奖在同一个层次的奖项还有很多,但是能在民间耳熟能详的非茅盾文学奖莫属,所以这也是每一届颁奖都隆重举行的原因。

让江屿可惜的是,往届的文协主席的巴金老先生,在去年因病去世了,要不然江屿还能一睹老先生的风采。

(对了,关于文学奖的一些细节,因为要适应时间线,所以有所改动,大家别当真啊!!!)

江屿随着一众获奖作家进场,虽然江屿是一个小萌新,但是因为江屿的曝光度比较高,一部分人都能认出江屿,所以一路打着招呼。

等按照座位上的名字依次入座后,现场众人的目光纷纷看向今晚的主角们,江屿混在其中更是扎眼,一众中老年获奖人中出现个小年轻,很难不让人把视线放在他的身上。

“那个就是江屿吧,真是年轻啊。”

“对啊,听说博士都还没有毕业,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啊。”

“不过,他的书我都看了,确实是写得好,能在这个年纪写出有深度的内容,让人佩服啊。”

在场的嘉宾,纷纷议论起来。

典礼正式开始。

先是主持人开场,介绍典礼的背景意义。

接着是嘉宾致辞,文协的副主席陈建工代表主办方致辞,回顾评奖过程,回应外界对“评奖黑幕”的质疑,强调评选的公正性与权威性。

这里回应的是,针对墨言《檀香刑》等作品的落选争议,其实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一部作品很难让所有人都喜欢,同时一部能参与评奖的作品肯定是有喜爱的人群的。

看着自己喜欢的作品落选,难免会质疑一下。

评奖肯定是从多方面去考虑,最终还是要以符合大部分人的意愿去选出获奖作品的。

很难去做到绝对的公平。

接下来到了颁奖流程,获奖者上台领奖。

江屿以二十多岁的年纪站在领奖台上,台下的人看着江屿意气风发的样子,任何溢美之词用到他身上都不过分。

尤其是身旁还站着一众中老年作家,在这样的氛围下,周围的人仿佛仿佛都成了他的陪衬。

主席台上,由文协领导和文学界前辈,为每位获奖者颁发铜质奖牌、证书及5万元现金。

获奖人领完奖后,就轮到获奖作品的责任编辑及出版单位颁发证书,站在台上的张继青咧着嘴一起合影。

进场的时候,张继青还特意跑来和江屿打招呼,说回京城后一定要请江屿吃个饭好好表示感谢。

要不是因为出版了江屿的《人世间》,华清大学出版社也不会获奖,更不会派他做代表前来参加典礼。

最后是获奖感言,轮到江屿发言时。

“尊敬的评委、同仁、读者:

大家好!此刻手中的奖杯,像捧着光字片的雪——周家人的热乎气、光字片的烟火味、东北老工厂的蒸汽,都在这束光里。感谢茅盾文学奖,让普通人的“活着”成为时代的注脚。

...............

最后用秉昆的话收尾:“人这一辈子,在意的就那么几个人,这几个人,就是你的全世界。”

愿我们的笔永远记得这“几个人”的温度,记得光字片的雪、酱油厂的香、胡同里的烟火——这,就是最好的人世间。

谢谢!”

江屿话音刚落,台上发出轰鸣般的掌声,江屿深深鞠了一躬,便退了回去。

典礼结束后,江屿参加了晚宴,在宴会上江屿结识不少文学界的前辈作家,前辈作家铁凝更是找到江屿,勉励夸奖了江屿一番。

还是铁凝有眼光,难怪是下一届文协主席的。

次日,江屿还在回程的途中。

官方媒体就发布专题报道,分析获奖作品的文学价值,更注重提到了青年作家江屿,借此鼓励更多的年轻作者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新浪网等平台也开设“茅盾文学奖”专题,引发读者对获奖作品的热议。

论坛上江屿的粉丝开始庆祝起来。

“恭喜江屿,获得茅盾文学奖。”

“江屿牛b”

“真羡慕江屿啊,能不能把他换成我啊。”

“楼上的,你在想屁吃。”

“我不管,江屿最帅!”

“本人征婚,条件如下......”

江屿以如此年轻的年纪取得了这么高的荣誉,这种反差感,以及前面的高曝光,迅速在社会上引起广大的热议。

大家平时聊天的时候,不提几句江屿,仿佛是跟不上潮流了。

与江屿相识的人,那个出去参加饭局不说一声“江屿,那是我哥们。”

官方甚至有意将江屿打造成一个标杆,成为让大家追赶的方向。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