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哩,以后就能天天见面说话了。”
“姐,你手头宽裕不?”爱玲吞吞吐吐的张了口。
“咋了?”
爱玲叹了口气“罚款没凑够,还差一百块钱。”
“哦,那我回去跟他说一下,他管钱。”品兰低下了头,声音也低了下来。
“中,麻烦姐回去问问,实在不成就算了,我再想办法。”
品兰就觉得自己顶没用,爱玲待她那么好,遇到难了她却帮不了爱玲,一个不当家的女人真真无奈,她一股脑的将这些日子的委屈全倒给了爱玲。
爱玲听了品兰的话,忙安慰了她一阵,心里暗自好笑林小伟,咋不跑到城里找个洋学生,会的还不少。
人总是需要倾诉的,跟爱玲说了话心里的郁闷便也解了,品兰记挂着爱玲借钱的事,便首接拐到药铺找小伟。
药铺里也没人,小伟正坐在炉子边烤火喝茶,见了她来也没作声,照旧看他的书。
“小伟,我今天去看爱玲,她添老三要罚钱,咱要方便借她一百块钱吧!”品兰一边拿抹布擦药柜桌子一边说。
“中,让她打张欠条。”小伟说的面无表情。
品兰没想到借个钱还要打欠条“他们也是咱的媒人呢。”
“借钱打欠条天经地义。”
品兰耐着脾气给他解释“小伟,我自来到这里就数爱玲待我好,我真是说不出口让她打欠条,算我求你别打欠条了,她过完年卖了猪仔就还咱们。”
“她不借拉倒!”
“你…”品兰气的说不出话,转身往外走。爱玲轻易不向自己张嘴借钱,那个“冷脸阎王”人冷心更冷,自己的压箱钱还有九十块钱,原是大顺伯怕她做难,给她以备不时之需的,如今爱玲有事她不能坐视不管,但还差十块钱呢!品兰咬了牙就去了大富哥家,准备问嫂子马兰英借个十块二十的,凑够了给爱玲拿去。
兰英正在屋里剥玉米,见了品兰过来忙亲热的拉了她的手进屋,从里屋里给她拿了两个苹果,洗了递到品兰手里。
品兰道了谢就把苹果放到一边,帮着剥玉米。“大哥呢?”
“天天开会,吃完饭就走了。闲活,赶紧吃苹果。”
“哦,谢谢嫂子。”
“哈哈哈,跟嫂子客气啥,对了,上次你哥去县上捎的果子吃着不孬,你等会我去取。”
“嫂子别拿了,我不饿。”
兰英搬了凳子,把吊在梁上的篮子取下来,拿了一盒封了红纸的盒子,解开绳子递给品兰“你尝尝。”
品兰拿了一块放在嘴里,“真甜。”
“拿着吃。”兰英把果子盒放在品兰腿上。
“嫂子,我吃两块就行了给孩子们留着。”
“有他们吃的,你吃。你寻你哥有事?”
“我来找嫂子说话串门嘞!”
马兰英哈哈一笑“那敢情好,我想你要找他有事,我去叫他回来!”
两个人拉了一阵子的家常,品兰不好意思的说了自己的来意。
“憨子,跟嫂子拐弯抹角啥!”马兰英就去里屋取了五十递给她,又觉得奇怪,按理小伟不少挣钱呢,品兰咋想起问我借钱,莫非两个人又生气了?但这种事她当嫂子的不好问,便把钱给了品兰。
“嫂子太多了,二十块钱就够了,等晚些日子还您。”
“嫂子还怕你跑了不成?”
“谢谢嫂子。”品兰说着就站起身准备走。
马兰英找了个网兜,给品兰拾了几个苹果,又把那盒果子也装了进去让品兰带回去吃。
“我来找嫂子啥东西没带,您给我拿这么多。”
“再说这见外的话不让来了,你现在身子重了,有啥干不动的活喊我,可别硬撑。”
品兰听了嫂子这贴心的话,眼圈就红了,“谢谢嫂子。”
慢慢的走回家,她把东西给了婆婆让她吃,婆婆嫌凉让她拎到自己屋,说着又把一袋鸡蛋糕给了她。
品兰把东西放在桌子上,就从板箱里拿出五十,凑成一百块钱准备喝了汤后就给爱玲送去。
爱玲回来,月竹自然也是要送“米面”的,只是冬天里天一冷,鸡也不怎么下蛋,加之今年丢了几只,鸡蛋更是少的可怜,那就只能去代销点买些,再买十来个配上家里的就够了。
天天都要花钱呐,她买了鸡蛋找了三升篮,开始装东西。也不买布了,她从柜子里翻出添晓雪时亲戚们送的布,拣出一块放在篮子上。还有一身黄色的衣裳,也记不清谁拿来的,男娃女娃都能穿,她展开看了看还行,这样省的再花钱买了。重新包好放在花布上,包了十块钱,就这样吧!
月竹不想一个人回老院,主要还是不想和婆婆碰面,便对婶子改梅说了,她们就个伴一起去。
“月竹!”
“哎。”月竹应着挎起篮子便出了屋,两个人便一起朝老院走去。
到了老院,婆婆见了她们过来,便笑着接了篮子,一起来到爱玲屋里看孩子。
建国娘把篮子拿进了里屋,她们毕竟算是建民这边的亲戚,建国娘有心在二媳妇面前显摆这边的亲戚也不少,礼也拿的不比你娘家少。
爱玲向来看不上改梅,只嫌弃她埋汰,不冷不热的陪着两个人说话。抬起头就看到了篮子上面的那套黄衣服,那身衣服是她去外面躲计划生育前,也不知道月竹怀的是男是女,便买了一身黄色的,男女都能穿,她去了外面便让建民给哥嫂拿去,这可好嫂子又拿过来了!
爱玲极是不舒服,她就觉得大嫂是故意的,这是故意恶心她的,她这是心理不平衡,嫉妒我生了两个男孩,她却是女儿。一定是这样的。这样想着她再无兴致跟这两个人寒暄,懒懒的看着儿子,故意显摆似的逗弄“儿子,我的好大儿,快些长大吧,长大了替你爸干活,给家里顶门立户!”
建国娘不嫌事大的在一边笑着附和“可不是,这可是咱们老林家的希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