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九色鹿
新九色鹿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新九色鹿 > 吉川小一郎与橘瑞超的掠夺行径

吉川小一郎与橘瑞超的掠夺行径

加入书架
书名:
新九色鹿
作者:
雨漠
本章字数:
4632
更新时间:
2025-03-10

神秘敦煌:沙漠中的艺术殿堂

在亚洲大陆的腹地,中国西北的茫茫沙漠之中,敦煌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光芒。敦煌,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古代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碰撞,孕育出了辉煌灿烂的敦煌文化。

莫高窟,作为敦煌文化的杰出代表,更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自前秦建元二年(公元 366 年)始凿,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十多个朝代的连续营建,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石窟群。洞窟内精美的壁画和栩栩如生的彩塑琳琅满目,壁画题材丰富多样,有宣扬佛教教义的本生故事、经变画,也有展现世俗生活的场景画,色彩绚丽且历经千年而不褪色,笔触细腻之处尽显古代画师的高超技艺。彩塑则以其生动的造型、逼真的神态,或庄严肃穆,或慈悲祥和,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千年前的故事。藏经洞的发现,更是让莫高窟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洞内藏有从东晋到宋代的大量经卷、文书、绘画等文物,内容涵盖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科技等诸多领域,是研究古代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珍贵资料。

狼子野心:日本探险队的不良居心

1910 年末,日本大谷光瑞组织的第二次中亚探险队蠢蠢欲动,其成员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将罪恶的目光投向了敦煌。大谷光瑞,日本西本愿寺第二十二代宗主,表面上以佛教教义传播和学术研究为名组织探险队,实则怀着不可告人的文化掠夺目的。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作为探险队成员,自然也秉承了这种不良居心。

吉川小一郎,时年二十出头,对所谓的“探险”充满狂热,渴望在这场掠夺中获取名利。橘瑞超同样年轻,被大谷光瑞灌输的思想所蛊惑,一心想在“探险”中有所“斩获”。他们在出发前,接受了相关的“培训”,学习如何与当地民众周旋,如何寻找和获取有价值的文物。这支探险队配备了当时相对先进的装备,从地图、指南针到挖掘工具等一应俱全,准备在敦煌展开一场文化劫掠。

初入敦煌:狡诈的渗透与试探

1912 年 1 月,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跟随探险队抵达敦煌。他们深知,若想成功获取文物,需先赢得当地的信任,尤其是掌管莫高窟的王圆箓道士。王道士,这个饱经生活沧桑的老人,对莫高窟的文物价值认知有限,却掌控着莫高窟的“钥匙”。

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伪装成虔诚的佛教信徒和文化研究者,频繁与王道士接触。他们对王道士毕恭毕敬,用甜言蜜语夸赞莫高窟的神圣与伟大,声称自己从遥远的日本而来,是为了学习和弘扬佛教文化,希望能在莫高窟进行一些“研究”。为了进一步拉拢王道士,他们还送上一些从日本带来的小礼物,如精美的折扇、小巧的佛像摆件等。王道士在他们的刻意讨好下,逐渐放松了警惕。

在与王道士建立初步信任后,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开始小心翼翼地试探。他们提出想参观藏经洞,王道士起初有所顾虑,但在二人的软磨硬泡下,最终勉强答应。当踏入藏经洞时,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被眼前堆积如山的文物震撼,内心的贪婪瞬间被点燃,但他们深知不能操之过急,需徐徐图之。

疯狂掠夺:敦煌文物的悲惨遭遇

随着与王道士关系的逐渐“融洽”,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认为时机己到,开始了疯狂的掠夺。他们以极低的价格,从王道士手中骗取了大量文物。这些文物包括许多精美的经卷、绘画以及一些小型彩塑。

吉川小一郎对绘画类文物尤为感兴趣,他挑选了多幅色彩鲜艳、保存相对完好的佛教绘画。这些绘画笔触细腻,人物形象生动,展现了不同朝代的绘画风格。他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将绘画卷起,放入特制的包裹中。橘瑞超则专注于经卷的收集,他凭借着略懂的一些汉文知识,挑选那些年代久远、内容独特的经卷。每一本经卷都承载着千年的文化信息,是研究古代佛教传播、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料。

除了从王道士手中获取文物,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还趁着夜色,偷偷潜入一些洞窟,试图窃取更多文物。在一个静谧的夜晚,他们带着工具,悄悄进入了一个尚未被完全发掘的洞窟。洞窟内的壁画精美绝伦,他们试图割下部分壁画带走,但由于壁画面积较大且与墙壁黏合紧密,操作起来困难重重。经过一番努力,他们只成功割下了一小部分,导致整幅壁画遭到严重破坏。此外,他们还偷走了洞窟内一尊小巧但工艺精湛的唐代彩塑菩萨像,菩萨面容慈祥,线条流畅,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满载而归:文化掠夺的丑恶行径

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在敦煌的掠夺持续了数月之久,他们将掠夺来的文物精心包装,分批运往日本。当这些文物抵达日本时,在日本收藏界和所谓的“学术界”引起了一阵轰动。大谷光瑞等人对这些文物大肆宣扬,将其作为自己“探险成果”展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也因此在日本国内获得了一定的“知名度”。

然而,对于敦煌来说,这是一场难以估量的浩劫。大量珍贵文物的流失,使得莫高窟的完整性遭到严重破坏,许多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也随之远去。中国失去了众多研究古代文化、宗教、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文化传承出现了难以弥补的断层。这些文物的流失,是中国文化遗产的巨大损失,也是人类文明的悲哀。

历史铭记:反思与警醒

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对敦煌文物的掠夺,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一段极其惨痛的记忆。这段历史时刻提醒着我们,文化遗产的保护至关重要,在面对外部势力的觊觎时,必须保持高度警惕。

如今,中国在文物保护方面己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制定了一系列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大了对文物保护的投入,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同时,国际社会也日益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归还问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掠夺和破坏文化遗产的行为是对人类文明的亵渎。我们铭记这段历史,不仅是为了铭记伤痛,更是为了从中吸取教训,坚定守护文化遗产的决心,让类似的悲剧永远不再发生,让敦煌的辉煌得以永远传承。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