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察觉到朱元璋派人暗中监护自己,心中暗自警惕。表面上,他依旧镇定自若,每日按部就班,读书抚琴,仿佛对周遭的监视浑然不觉。
然而,在平静表象之下,司马懿的头脑飞速运转,思索着脱身之计。他深知继续被困在此处,必将受制于人,自己的抱负也将化为泡影。
经过一番缜密谋划,司马懿决定利用江东之地复杂的局势与地形来设计脱身。他先是故意传出自己对江东奇珍异宝极为感兴趣的消息,引得监视之人也有所耳闻。
接着,他借口要去江东一处有名的珍宝阁鉴赏宝物,带着为数不多的随从出府。一路上,司马懿看似悠然自得,实则暗中观察着西周的动静。当行至一处狭窄且地形复杂的街巷时,司马懿提前安排好的内应突然制造混乱,一时间,人群奔逃,呼喊声西起。
司马懿趁乱带着亲信迅速改变路线,巧妙地避开了监护之人的视线。他们七拐八拐,凭借对江东地形的了解,很快消失在茫茫街巷之中。待监视之人反应过来时,司马懿早己不见踪迹,成功脱离了朱元璋的监视,向着自己规划的未来奔去。
朱元璋得知司马懿逃脱后大发雷霆,责令朱棣务必将其追回。朱棣领命,率领一队精兵快马加鞭追寻司马懿而去。
司马懿一路狂奔,却未曾料到身后追兵将至。他本打算前往荆州暂避风头,再图大业。而朱棣带着人马沿着蛛丝马迹追踪,终于发现了司马懿等人的行踪。就在司马懿即将踏入荆州地界之时,朱棣的追兵赶到。
司马懿大惊失色,没想到这么快就被追上。但他毕竟老谋深算,立刻摆出一副坦然的模样。朱棣喝令司马懿跟他回去,司马懿却大笑起来,说道:“燕王殿下,我司马懿虽受监视,但并无反心,如今只是想寻个自在之处安身。殿下何苦苦苦相逼?”朱棣不为所动,正要下令捉拿,此时荆州城中涌出一支军队,竟是当地守将听闻司马懿前来,特带兵马来迎接。原来司马懿早有准备,暗中联系了旧交。朱棣见状,权衡利弊之后,最终只能率兵返回,向朱元璋复命。
司马懿进入荆州城后,对前来迎接的守将抱拳谢道:“多谢将军此次援手,日后定当厚报。”守将忙称不敢。在荆州城内稍作整顿后,司马懿再次思考起自己的宏图伟业。
几日后,司马懿正于营帐内研究兵书,忽闻士兵来报,说是有一人求见。司马懿疑惑不己,出门一看,只见此人器宇不凡。来者自报家门,竟是刘秀派来之人。来人表明来意,原来是刘秀久闻司马懿大名,欣赏他的才华谋略,想邀他前去共商大事。
司马懿心动,思索良久后决定前往。于是,士兵便把司马懿带到刘秀府邸内见刘秀。刘秀见到司马懿,眼中满是赞赏:“司马先生,久仰。今日得见,实乃幸事。吾欲平定天下之乱,缺像先生这般智囊。”司马懿恭敬行礼:“承蒙主公厚爱,懿愿效犬马之劳。”从此,司马懿在刘秀帐下,
刘秀府邸内,烛火摇曳。刘秀眉头紧锁,目光中满是忧虑,望向对面的司马懿问道:“如今我荆州局势堪忧,南阳有袁绍虎视眈眈,长沙是姬发盘踞,江东有朱元璋雄踞,西川更有刘彻坐镇,先生可有良策教我?”
司马懿微微眯眼,手抚长须,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主公莫急。袁绍虽在南阳,但其内部矛盾重重,可派人暗中挑唆,令其无暇他顾;姬发治下长沙,以仁为本,然兵力稍弱,可遣精锐奇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夺其几座边城以立威;朱元璋在江东,根基深厚,但此人野心勃勃,可联合其他势力,许以利益,共同制衡于他;至于刘彻在西川,地势险要,但其为人自负,主公可派善辩之士,假意求和,实则探其虚实,寻机而动。”
刘秀听后,眼中忧虑稍减,露出一丝思索之色,微微点头道:“先生所言极是,只是此中关节颇多,需谨慎行事。”司马懿微笑回应:“主公英明,臣愿为主公出谋划策,共破此局,成就大业。” 刘秀起身,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似己看到荆州的未来。
正当刘秀和司马懿精心布局之际,突然士兵来报主公刘表病倒请公子前去。刘秀听闻,脸色一变,对司马懿说道:“父亲怎么会,如今病重,我不可坐视不管。”司马懿点点头:“主公此去,可带些名医良药,也好表心意。”
刘秀带着侍从匆匆赶至刘表榻前。刘表病容憔悴,见到刘秀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他拉着刘秀的手,气息微弱:“秀儿啊,我这荆州如今风雨飘摇,我儿尚幼,恐难担大任,我只信得过你,若我去后,还望你多多照拂。”刘秀赶忙应下:“父亲放心,孩儿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与此同时,司马懿并未闲着。他深知刘表一病,各方势力定会蠢蠢欲动。他一方面加强刘秀领地的防备,另一方面派出细作密切关注其他诸侯的动向。他知道,一场围绕荆州归属的暗战即将拉开帷幕,而刘秀必须在这场角逐中站稳脚跟,才能实现他们的大业蓝图。
在那风云变幻的荆州大地,七日前还一片肃穆凝重。刘表,这位荆州的一方诸侯,病榻之上己气息奄奄,望着榻前的亲眷和臣子,眼神中满是不甘与眷恋,最终还是缓缓闭上了双眼,就此驾鹤西去。荆州上下沉浸在沉痛之中,往日的繁华喧嚣仿佛也随他的离去而暂归沉寂。
然而,荆州的局势容不得长久的哀伤。七日后,刘秀在众人的瞩目中登上了荆州之主的位子。刘秀身姿挺拔,面容坚毅,身着一袭庄重华服,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果敢。他站在高台上,俯瞰着台下的文武百官,大声宣告自己的决心:“吾既承此位,定当不负荆州百姓,守护这一方安宁,复兴大业!”台下众人纷纷跪地叩拜,高呼万岁。
刘秀深知前路艰难,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各方势力暗流涌动。但他毫不畏惧,心中己然有了宏图大略。他迅速着手整顿政务,安抚民心,重用贤能之士,致力于恢复荆州的生机与活力。在他的带领下,荆州大地似乎又渐渐有了新的希望,那股曾经被阴霾笼罩的力量,正慢慢凝聚起来,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