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之逆流孤军
太平天国之逆流孤军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太平天国之逆流孤军 > 第346章 龙王庙

第346章 龙王庙

加入书架
书名:
太平天国之逆流孤军
作者:
狂野乌鸦
本章字数:
4386
更新时间:
2025-07-08

田家镇至柴桑城,沿长江水路约百里。

自西军屯驻田家镇以来,西军水师便以此为据点,凭借船坚炮利,频频出击,连挫青军水师。

青军水师连吃败仗,不敢与之交锋,干脆躲至下游柴桑与安庆府间的彭泽、马当镇等青军据点去了,这段水路遂全归西军水师掌控。

故而黄文金领水师在前方开路,未遭青军水师阻拦。

大军水陆并进,三日后,抵达柴桑城北长江北岸的小池镇。赖汶光下令在此安营扎寨。

小池镇和田家镇一样,因战乱频繁,镇上仅余十来户人家,周围田地大片荒芜,正合适大军扎营。

镇中有座龙王庙,庙后有片西五十米高的台地。

站在台地向南眺望,西五里外的长江及对岸柴桑城尽收眼底,视野极佳,且安全无虞。

于是,赖汶光决定将大帐设在此处。

此时,萧云骧与赖汶光站在长江北岸,手持望远镜,眺望南岸柴桑城。

柴桑城位于长江南岸,东是鄱阳湖与长江交汇口,建在半岛之上,为长江中游航运枢纽与军事要冲。

其城墙始建于隋代,明清多次扩建加固,改用砖石包砌,墙体高约十米,周长约十二里。

城墙依地势而建,北临长江,东有老鹳塘、白水港,西接甘棠湖、龙开河,形成天然屏障。

城上设七座城门,如大东门、小东门、大南门等,各城门均有瓮城,可夹击攻城之敌。

城墙外有护城河,内侧设排水槽防积水,重点段加设有马面,以消除射击死角。

因柴桑城地处长江和鄱阳湖间,地下水丰富,掘地攻城难,且城周被江湖环绕,兵力难以展开。

若江面再用铁索、暗桩封锁,攻击更艰难。

原本时空里,林启容率部依托城墙和江防体系,多次击退相军,坚守孤城十七个月。

最后守军弹尽粮绝,士兵们饿得站都站不起来,柴桑城最终被攻破。

而此方世界,西军水师优势明显,不停在江面逡巡游弋,青军水师不敢交战,故而也无法在江面拉铁索、打暗桩。

西军攻城的最强武器——水师的攻城船,全军一共就五艘。此次黄文金一下带来了三艘,势必要集中火力,迅速砸开柴桑城墙。

青军城中守将是悍将王珍。

他三十六岁,湘省湘乡人,秀才出身,是骆秉彰任湘省巡抚时,提拔的人才。

其人身材高大,面红如赤,虬髯满腮,惯用九环大刀。

且性情刚烈骁勇,每次战斗,都率亲兵冲锋,曾一日负伤三处仍不退却。

治军严苛,士卒抢掠百姓立即斩首,但缴获物资全赏士卒,颇得军心,人称“王铁面”。

柴桑城原有青军三万余人,骆秉彰带走两万人,去与李绍荃夹击安庆府,只留一万余人给王珍。

骆秉彰当然明白,调走兵力会增加柴桑被攻陷的风险。

但柴桑城是青庭在长江中上游唯一控制的重要城市,且处西军和大平军东西夹攻中,随时可能陷落。

所以,须尽快扩大占领沿江城市,保证与中原、华北人员物资运输通畅才是长久之计。

上游被西军控制,田家镇等地有重兵驻守,工事坚固,水师犀利,逆流攻击难。

下游安庆府可顺江而下,且大平军水师战力不如青军。

因此,骆秉彰一首盯着安庆府。

去年,他趁石达凯调兵救援北伐军,攻到安庆城下,不料石达凯回兵击退了他。

而后李绍荃淮军从庐州崛起,威胁安庆府侧背,石达凯部也不敢全力攻柴桑。

今年,骆秉彰见西军攻入两湖,势如破竹,便上书朝廷,提议趁石达凯部主力调回上京,且西军刚打下两湖,局势未稳的空档。

柴桑和庐州同时出兵,南北夹击,夺回安庆城。

只有拿下安庆府,长江中游局势或有转机;否则,待西王府消化两湖后,大举东进,不光赣省不保,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将不会为朝廷所有。

贤丰收到诏书后,与军机处大臣商议,认同骆秉彰看法,同意奏章,于是便有了青军夹击安庆城的行动。

萧云骧和赖汶光在江边观察许久,估计参谋们己布置好指挥所,便翻身上马,朝龙王庙走去。

龙王庙占地约三千平米,坐北朝南,依山势分三级:庙前广场、建筑群和后山台地。

最前的山门,是高六丈的木结构牌楼,有乾龙御题“河清海晏”匾额。

过了牌楼,是一个大广场,中间设有一个一百来平米的青石方台,即求雨台。

广场两侧各有一个二层阁楼,左边是钟楼,右边是鼓楼。

正北是龙王正殿,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供奉着鎏金龙王像。殿内梁架保留着金代大叉手结构。

正门悬挂着“敕建安澜龙王庙”的鎏金匾。两侧配殿各为三间硬山顶建筑,供奉着雷公、电母。

大殿后山是一个高约西五十米的台地,有一个八角攒尖顶木亭,名为“望江亭”。

这几年战火连绵,庙中的庙祝都跑光了,整个建筑无人打理,显得颇为破败。

好在龙王爷在长江两岸百姓心中颇有威望,也没有人故意破坏,所以建筑保存完好。

因场地宽敞,又有现成的建筑可用,故被西军用来当指挥所和野战医院。

几个殿中的龙王、雷公电母等神像,己被西军工兵移到外面墙角。

正殿中放置沙盘,墙壁上挂着地图,用作指挥所。

两个侧殿则被野战医院当作手术室,广场上搭上油布棚,作为病房区。

东偏殿后面小山上,有一片竹林,林中有一股清冽的泉水。

西军工兵们砍下数十根大竹,将里面竹节掏空,作为引水管,把泉水引到广场,供野战医院使用。

而大殿后的高台,设置瞭望塔,配上望远镜,周边一二十里的情况便一览无余。

-----------------------------------------------------------------------------------------

(注:九江城的地形和城墙位置,见后面的作者有话说,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看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