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城西的青铜市集正值午市,三十六个摊位上摆满盐块和青铜农具。姬野蹲在神农鼎旁,用矩尺丈量新铸的犁头尺寸。鼎中蒸腾的百草汁在青石板上凝成水珠,顺着《九章算术》的刻痕流向排水沟。
"少主!九黎商队提前到了!"姜桓楚的喊声穿过人群。老人灰白的发辫沾着草屑,手里攥着半块发霉的黍饼:"他们的牛车辙印比往常深三寸。"
姬野指尖划过鼎沿的盐霜。自半月前疏通青州盐道以来,九黎部落的运盐量骤增。他抓起两把青铜锉刀塞进皮囊,跟着姜桓楚挤过熙攘人群。西门外的夯土道上,九辆牛车正缓缓驶来,包铁车轮在烈日下泛着暗红。
"停!"商队首领乌木突然举起缠着铜环的右手。牛车吱呀停住,拉车的犍牛不安地甩动尾巴。姬野注意到第三辆车的麻布苫盖下,隐约露出不同于盐块的棱角。
乌木跳下车辕,羊皮靴踩进车辙印:"姬公子亲自迎客?"他的九黎口音裹着古怪的腔调,腰间新添的青铜弯刀撞在盐袋上叮当作响。
"今年春旱,盐价该降两成。"姬野用矩尺挑起苫布一角,寒光乍现——车中竟堆满青铜矛头!姜桓楚倒吸凉气,西周摊贩的喧哗声戛然而止。
当夜,冀州冶铁坊的鼓风机彻夜轰鸣。姬野将硫磺晶粉末掺入陶土,在青铜模具上反复试验。火光中,新铸的犁头泛着奇异蓝纹,这是他在青州盐井发现的矿石特性——遇水会产生刺鼻烟雾。
"报!西门戍卫换岗时发现地道!"戍卒冲入作坊,甲胄上沾着新鲜红土。姬野抓起还在冒热气的犁头首奔西门,沿途撞翻三个晾晒蚕茧的竹匾。
在城墙拐角处,三尺见方的地道赫然在目。洞壁残留的铲痕宽两指,正是九黎青铜铲的制式。姬野将犁头贴近洞壁,硫磺晶与湿土接触后腾起青烟,顺着地道流向城外三里处的桦树林。
"即刻熔毁市集所有青铜器!"姬野扯下腰间货贝砸向冶铁炉。火星西溅中,老铁匠颤抖着捧出祖传模具:"这...这是要断手艺人的活路啊!"
"明日此时,我赔你三十套新模具。"姬野抽出《九章算术》竹简,在"勾股"篇匆匆添了几笔。当夜,二百名学子用麻绳丈量城墙,发现六处地基松动。
五更时分,城北瞭望塔突然响起号角。姬野冲上城墙时,晨雾中己传来战鼓闷响。三十头公牛正踏雾而来,牛角绑着青铜尖刺,尾后拖曳的草把在地面擦出火星。
"放闸!"姬野挥动令旗。预先埋设在护城河外的硫磺晶沟渠被点燃,蓝火顺着沟壑窜起丈余。头牛受惊急转,撞翻后方牛车,装载的盐袋倾覆在火中爆出刺目白光——那根本不是食盐,而是磨成粉末的石灰石!
"闭眼!"姜桓楚的嘶吼被淹没在石灰雾中。守军惨叫此起彼伏,九黎战士趁机架起云梯。姬野扯下衣襟蒙眼,凭记忆摸到城墙机关。绞盘转动声里,藏在女墙后的青铜网兜轰然展开,网上倒刺挂着数百个陶罐。
"放!"陶罐砸向云梯,罐中流出的不是火油,而是黏稠的蜂蜜。攻城的九黎战士突然发出惊恐哀嚎——不知从何处涌来的蚁群正顺着糖浆疯狂攀爬!
正午时分,城南粮仓突然地陷。巫鹄亲率三百死士从地道杀出,却撞上成排倒竖的青铜犁头。这些白日里还在市集交易的农具,此刻成了致命屏障。
"放烟!"巫鹄将火把掷向粮垛。浓烟中,九黎战士的青铜面具反而成了累赘——姬野早命人在粮仓地面撒满细滑的蚕砂,戴着重甲的面具武士纷纷滑倒。
混战中,阿古达带着商队伙计从侧门突入。这个曾被姬野救过的九黎商人,此刻挥舞着改造过的青铜秤杆——杆头绑着盐袋,专往敌人眼中抛洒。盐粒入眼的灼痛让武士们阵脚大乱。
"点火!"巫鹄的嘶吼突然变调。只见粮仓天窗射入的阳光聚焦在铜镜阵上,将硫磺晶粉末引燃。但火焰没有蔓延,反而顺着姬野预设的陶管钻入地道——昨夜熔化的青铜液早己封死所有出口!
日落时分,巫鹄残部退守桦树林。姬野带人清理战场时,在烧焦的粮垛下发现十架改装过的抛石机。这些本该投掷石弹的武器,配重箱里填满晒干的毒蒺藜。
"难怪要深车辙。"姜桓楚用镊子夹起蒺藜细看,"此物遇热即爆,能飞溅毒刺。"老人突然剧烈咳嗽,指缝间渗出黑血——白日里吸入的石灰粉终究是伤了肺腑。
当夜,姬野在医帐守到天明。他用《黄帝内经》之法为伤者施针,将硫磺晶溶于米酒消毒。子夜时分,西北天际突然亮起火光,三十里烽燧接连燃起——九黎主力正在夜袭青铜市集!
巫鹄这次带来了真正的杀器:二十头战象。象身覆盖湿牛皮,长鼻卷着浸透松脂的滚木。守军的箭矢被牛皮弹开,硫磺晶火焰遇水汽反而更盛。
"推鼎!"姬野率众将神农鼎推至街心。鼎中沸腾的百草汁浇在烧红的青铜路面上,瞬间腾起呛人蒸汽。战象在迷雾中迷失方向,竟互相冲撞起来。
混战中,阿古达带人爬上屋顶。他们用青铜凿子撬开陶瓦,露出下面预埋的竹管——这是姬野改造的排水系统,此刻却灌满了盐水。盐水顺着瓦缝浇在牛皮象甲上,经硫磺晶火焰炙烤后析出盐粒,沉重的结晶让战象再也挪不动步子。
黎明前的黑暗里,最后一头战象轰然倒地。巫鹄被压在象尸下,手中还紧握着半截青铜铲。姬野蹲下身,发现铲柄刻着青州盐井的标记——原来九黎的青铜,正是用他们卖给青州的盐换来的。
七日后,青铜市集在焦土上重建。新铺的青石板下埋着陶制管道,硫磺晶粉末混在灰浆里防虫。阿古达主动请缨看守盐道,他的商队插上了双色旗——左为九黎图腾,右是涿鹿矩尺。
在整理废墟时,学徒发现了奇迹:埋在瓦砾下的《文字对照表》竹简,被硫磺蒸汽熏出了新的纹路。九黎的"火"字与涿鹿的"日"字,在焦痕中竟呈现出相同的甲骨轮廓。
"这才是真正的天火。"姜桓楚抚摸着竹简叹息。老人在此战中失去三根手指,此刻却用残掌紧握犁头:"烧去蒙昧,炼出真金。"
姬野站在重建的青铜碑前,碑上新刻的贸易条例泛着冷光。他忽然想起父亲临终的话:"真正的城防不在墙高,而在民心。"西北天际又传来商队的驼铃,这一次,领队的九黎商人主动卸下了佩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