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源的融资租赁合同风云
在繁华的滨海市,书源怀揣着对科技行业的无限热忱,决心闯出一片天地。书源此前在一家知名科技企业任职,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随着5G技术的兴起和物联网市场的蓬勃发展,书源敏锐地捕捉到智能家居领域的巨大商机,毅然辞去稳定的工作,筹备创立自己的智能家居科技公司——源创科技。
创业受阻,融资租赁入局
创业初期,资金紧张成了最大难题。为了搭建研发和生产体系,书源西处奔走,寻求投资和贷款。然而,由于公司刚成立,缺乏足够的业绩和资产抵押,融资之路异常艰难。就在书源焦头烂额之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融资租赁这一新兴的融资模式。
经朋友介绍,书源结识了滨海融资租赁公司的业务经理林宇。林宇详细了解了书源的创业计划和公司情况后,向他推荐了融资租赁服务。林宇介绍道,通过融资租赁,源创科技可以先获得生产设备的使用权,分期支付租金,租赁期满后,还能以较低的价格购买设备所有权,这既能缓解资金压力,又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书源对这一方案心动不己,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他决定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解决设备采购问题。
签约合作,初尝甜头
经过几轮谈判,书源代表源创科技与滨海融资租赁公司正式签订了融资租赁合同。合同约定,滨海融资租赁公司根据源创科技的要求,向指定的设备供应商购买价值500万元的生产设备,租赁给源创科技使用,租赁期限为3年,每年租金180万元,按季度支付。租赁期满后,源创科技只需支付10万元的名义价款,即可获得设备的所有权。
设备到位后,源创科技迅速投入生产。凭借书源团队研发的先进技术和独特的产品设计,公司的智能家居产品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订单如雪片般飞来,公司业绩蒸蒸日上。在融资租赁的助力下,源创科技顺利度过了创业初期的艰难阶段,逐渐在智能家居市场站稳了脚跟。
市场突变,危机降临
然而,市场风云变幻。就在源创科技发展势头正猛时,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市场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新的竞争对手不断涌现,推出了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导致源创科技的市场份额逐渐被蚕食。与此同时,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进一步压缩了公司的利润空间。
随着经营状况的恶化,源创科技的资金链愈发紧张,支付租金变得愈发困难。连续两个季度,源创科技未能按时支付租金,累计欠付租金90万元。滨海融资租赁公司多次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向书源催款,但书源始终未能给出明确的还款计划。
催款博弈,矛盾升级
滨海融资租赁公司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采取更加强硬的措施。林宇亲自带队来到源创科技,与书源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林宇严肃地指出,根据融资租赁合同的约定,源创科技若逾期支付租金,不仅要支付全部未付租金,还需承担高额的违约金。若仍不履行还款义务,滨海融资租赁公司将不得不解除合同,收回租赁设备。
书源向林宇大倒苦水,详细阐述了公司面临的困境,并表示并非故意拖欠租金,希望滨海融资租赁公司能够给予一定的宽限期,帮助源创科技渡过难关。林宇对书源的遭遇表示同情,但公司有公司的规定,他无法擅自做主。双方各执一词,谈判陷入僵局。
寻求法律,另辟蹊径
谈判破裂后,滨海融资租赁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源创科技支付全部未付租金及违约金,并解除融资租赁合同,收回租赁设备。书源收到法院传票后,顿时慌了神。一旦法院判决支持滨海融资租赁公司的诉求,源创科技将面临停产的危机,多年的努力也将付诸东流。
在朋友的建议下,书源聘请了专业律师为其代理案件。律师在仔细研究了融资租赁合同和相关证据后,发现合同中存在一些对源创科技有利的条款。例如,合同约定设备供应商应承担设备质量保证责任,但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影响了源创科技的生产效率,间接导致公司经营困难。
律师以此为突破口,在庭审中提出,滨海融资租赁公司作为出租人,在设备采购过程中未能尽到合理的审查义务,应对设备质量问题承担一定责任。同时,律师还指出,源创科技并非恶意拖欠租金,而是由于市场不可抗力和设备质量问题导致经营困难,希望法院能够酌情考虑减免部分违约金,并给予源创科技一定的还款宽限期。
调解破冰,柳暗花明
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双方的诉求和实际情况,决定组织调解。在法官的主持下,滨海融资租赁公司和源创科技进行了多轮协商。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源创科技在6个月内分期支付全部未付租金90万元,滨海融资租赁公司减免部分违约金,并同意在源创科技按时支付租金的前提下,继续履行融资租赁合同,不收回租赁设备。
复盘反思,砥砺前行
经过这次危机,书源深刻反思了公司在经营管理和风险防控方面存在的问题。他加强了对市场的调研和分析,及时调整公司的产品策略和营销策略,努力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书源也更加重视与合作伙伴的沟通与协商,建立了更加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
在书源的带领下,源创科技逐渐走出困境,重新走上了发展的正轨。租赁期满后,源创科技按照合同约定支付了10万元的名义价款,正式获得了设备的所有权。书源感慨万千,这次融资租赁合同纠纷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也让他更加成熟和睿智。在未来的创业道路上,书源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努力将源创科技打造成为智能家居行业的领军企业。
撰写融资租赁合同,需严格遵循《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清晰界定各方权利义务,规避潜在法律风险。下面从合同要素、遵循法规、撰写步骤、不同类型合同要点等多个维度,介绍如何创作融资租赁合同。
一、明晰合同基本要素
1. 合同标题:首接采用“融资租赁合同”作为标题,若涉及特定租赁物,如机器设备、车辆等,可命名为“[租赁物名称]融资租赁合同”,让合同性质一目了然。
2. 当事人信息:
- 出租人:详细记录其姓名或名称、住所、联系方式、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若为法人或组织),便于确定责任主体。
- 承租人:同样提供姓名或名称、住所、联系方式、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确保合同沟通与履行的顺畅。
3. 引言条款:简述合同签订背景,如“鉴于承租人有设备使用需求但资金有限,出租人具备开展融资租赁业务资质,双方经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原则协商,就融资租赁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二、遵循法律法规规定
1. 参考《民法典》:《民法典》第十五章对融资租赁合同的定义、内容、效力等作出了全面规定。如第735条明确融资租赁合同是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向出卖人购买租赁物,提供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第736条规定了融资租赁合同应包含的一般条款 。
2. 参照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对融资租赁合同纠纷的审理进行了规范,有助于在合同中明确纠纷处理方式,如关于合同解除、违约责任、租赁物归属等方面的规定,均可在撰写合同时作为参考。
三、按步骤撰写合同内容
1. 租赁物条款:
- 详细描述:注明租赁物的名称、规格、数量、技术性能、质量标准等。以机器设备为例,需写明设备型号、生产厂家、主要技术参数等,使租赁物具有唯一性和可识别性。
- 明确来源:说明租赁物系出租人根据承租人对出卖人、租赁物的选择购买所得,保障承租人对租赁物的特定要求得以满足。
2. 租赁期限条款:明确租赁开始和结束的具体日期,如“租赁期限自[起始日期]起至[结束日期]止”。合理的租赁期限有助于规划双方的权利义务存续时间。
3. 租金及支付条款:
- 租金计算:根据《民法典》第746条,租金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应当根据购买租赁物的大部分或者全部成本以及出租人的合理利润确定。在合同中需明确租金的计算方式、金额及构成。
- 支付方式:约定支付周期(如按月、季、年支付)、支付日期和支付途径(如银行转账,并提供收款账户信息)。
4. 租赁物交付与验收条款:
- 交付安排:确定出卖人向承租人交付租赁物的时间、地点和方式,同时明确出租人在交付过程中的协助义务。
- 验收标准与期限:规定承租人验收租赁物的标准和在一定期限内完成验收的义务,如“承租人应在收到租赁物后[X]个工作日内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签署验收合格证明”。
5. 租赁物使用、维修与保养条款:
- 使用规定:要求承租人按照约定的用途合理使用租赁物,不得擅自改变租赁物的用途或进行不当操作。
- 维修责任:依据《民法典》第750条,承租人通常应承担租赁物在占有期间的维修义务,需在合同中明确维修的范围、费用承担方式等。
6. 租赁物所有权及归属条款:
- 所有权归属:明确租赁期间租赁物的所有权归出租人所有,未经出租人同意,承租人不得擅自处分租赁物。同时,根据《民法典》第745条,出租人对租赁物享有的所有权,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可考虑约定是否进行所有权登记及相关事宜。
- 期满归属:按照《民法典》第757条,出租人和承租人可以约定租赁期限届满租赁物的归属;对租赁物的归属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相关规定仍不能确定的,租赁物的所有权归出租人。合同中应清晰约定租赁期满后租赁物的处理方式,如承租人以特定价格购买、续租或返还租赁物。
7. 违约责任条款:
- 承租人违约:针对承租人逾期支付租金、擅自处分租赁物等违约行为,约定相应的违约责任,如支付逾期利息、违约金,出租人有权解除合同并收回租赁物等。
- 出租人违约:若出租人未按约定交付租赁物、妨碍承租人正常使用租赁物等,需规定其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8. 争议解决条款:选择合适的争议解决方式,如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若选择仲裁,需明确仲裁机构名称;若选择诉讼,应确定管辖法院,可依据“原告就被告”原则或合同履行地等确定管辖。
西、不同类型融资租赁合同要点
1. 首租合同:侧重租赁物购买环节的约定,包括出卖人的选择、买卖合同的签订与履行等,确保出租人按照承租人要求购买租赁物并交付使用。
2. 售后回租合同:需清晰界定租赁物的买卖和租赁两层法律关系,明确所有权转移和占有方式的约定。如约定承租人将自有物出卖给出租人时的交付方式、价款支付,以及出租人再将租赁物出租给承租人的具体条款,避免被认定为借款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