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出生
泰启十年,广南省城何家村。
“春兰啊,快坐下,吃点红枣”一声愉悦的女声传来。
“阿娘,您不用准备这么多”孙氏扶着肚子缓缓坐下,看着桌面上的三盘红枣,不由道。
婆婆张氏边收拾着桌面边道:“这才哪里咧,二郎去邻村收回来了3大麻袋嘞,够你吃到孩子满月”。
说完,不由的笑了笑,他们何家子嗣单薄,她也只是生了2个儿子,大儿媳和大儿子成亲多年,一直未有孕,后来二儿子看中了从漳州府孙家村到省府卖柑橘的孙春兰,家里很是反对,怎么能娶乡下姑娘呢,还是那么远,那么穷地方来的,后来二儿子说春兰家里能生,他们家有三儿两女,春兰像她娘,肯定也能生儿子,能生儿子这一句话打动了何家一家子,谁让他们子嗣单薄呢。结果,两人刚成亲两个月,春兰就被诊出了喜脉,那一天,全家人高兴得合不拢嘴,张氏天天煲汤给孙春兰补身子。
现在孙氏已经快临盘了,全家人都紧张兮兮的,生怕何家的第一个曾孙辈出岔子。听说孕妇需要多吃红枣补血,不然生孩子大出血可就惨了,何二郎就马上去铺子里买,觉得不够,又去邻村收,足足收了三大麻袋才觉得勉强够了。
孙氏和婆婆张氏一边聊着八卦,边吃着红枣,说到好笑的事情,就笑得大声了些,差点呛到自已,突然感觉肚子一沉,慌张说到“阿娘,我好像要生了!”
“哎呦,不慌不慌啊“张氏安慰完孙氏后,又连忙叫何二郎出来”二郎二郎,快来,你媳妇要生了,快把你媳妇抱进房间”。而她自已则去叫产婆,孙氏怀孕以后何家早早的就找了产婆,肚子8个月大的时候就安排产婆住进了家里,离春兰的院子很近。
张氏刚走到拱门,就看见产婆来了,说到:“何三嫂子,我儿媳要生了,你快去瞧瞧。”
何三嫂子就是产婆,何家村里每一户人家都是一个祖先,后来儿孙满堂,一个个的分出去了,但总归是一家人,所以都是按着辈分叫着。
“好好好,我现在就去”何三嫂子连忙道,她就是在隔壁听到张氏喊和二郎,所以也赶了过来。
产房内
“啊....啊”尖叫声从孙氏那里发出
“春兰,加把劲,已经看到头了”何三嫂子教着孙氏怎么使劲。
产房外,何二郎走来走去,不时的看向产房,听到里面传来叫声,紧张的问张氏:“阿娘,春兰会没事吧”。
听到这话,张氏一巴掌拍过去,说道:“肯定会没事,你不要乱想,走来走去的晃得我眼晕。”
这时,张氏的婆婆高氏匆匆过来,担忧的问:“春兰怎么样了?”
“还在生,何三嫂子说起码需要一个时辰”张氏忙着扶高氏坐下,应声回复。
“哇...哇”婴儿的哭声突然从房内传来
门外的何家一大家子都激动疯了,眼巴巴的等着房门开门。
紧接着是何三嫂子兴奋的声音:“生了生了,生了个大胖小子”。
何三嫂子抱着一个襁褓出来,露出里面闭着眼睛的婴儿,何二郎激动向前问到:“三伯娘,我媳妇怎么样了”
“没事,现在刚生完孩子就睡过去了,真是辛苦她了”
何二郎听到何三嫂子的回答,那悬着的心终于能放下了一半,说道:“那就好,那就好”。
这边何母张氏接过襁褓,看着睡着的婴儿,虽然小脸皱巴巴的,但是何母还是喜爱的不松手,不给何大老爷和何二郎碰,抱着小婴儿来到老太太高氏面前。
“阿娘,您看看您的小曾孙,可乖了”。
“哦呦,这小脸啊,真俊”老太太高氏接过襁褓,喜爱的说。
又亲了亲婴儿的小脸,对着张氏说“春兰真是咱家的福星啊,一来就给我们何家生了个大胖小子,你得好好照顾她啊”。
听到老太太这么说,张氏也说道:“阿娘,我知道的,已经安排好了,您就放心吧”。
“嗯嗯,你做事我放心,不过还得注意女子坐月子可马虎不得啊”老太太高氏嘱咐道。
“阿娘,您就放心吧,下一次您见到春兰时保管白白胖胖的”张氏笑着说。
其实不用高氏讲,张氏也会照顾好孙氏的,毕竟是他们家的大功臣,而且第一胎就生了个大胖小子,心里想着几个月后他的大胖孙子乖乖的叫她奶奶,就开心得不得了,多年的心愿终于要实现了。
一旁的何大郎媳妇刘氏看着襁褓里婴儿也欢喜,她嫁入何家多年,一直无子,心里愧对何家,虽然丈夫和婆婆都没说什么,也没说休妻的话,但是她心里还是很愧疚,加上何家一直子嗣不丰,更觉得自已罪大恶极了,看着妯娌孙氏生了个大胖小子,虽然眼红,但是倒不嫉妒,有了这孩子,她的觉得自已的罪轻了一些,更是喜爱这孩子。
看着这孩子,何大郎媳妇刘氏忍不住说道:“阿娘,给我抱抱吧,让我沾沾这孩子,说不定也能生一个大胖小子的”。
张氏听到这话,说道:“好,你抱抱,不过也不要太着急了哈,有着这孩子,你就放宽心,别让自已压力这么大”。
何大郎媳妇点点头,说“我知道了,阿娘”。
随后接过张氏手里的婴儿,忍不住亲了亲,满是喜爱。
“阿娘,我还没得抱我儿子呢”何二郎幽怨看着张氏
张氏笑呵呵的说:“你粗手粗脚的,伤了我孙儿怎么办”。
何二郎更幽怨了,不停的看向何大媳妇手里的婴儿,哎呦,也太可人了,不愧是我儿子,何二郎心里想着。
何大郎也凑到自家媳妇身边看着大侄子,心里火热得不行,不由的看向自家弟弟,怎么这么好运,刚成亲没多久就有了孩子,怎么这孩子不是自已的。随后又想着,反正是自家亲侄子,也是自家儿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