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杀疯黑莲花皇后手撕后宫
重生杀疯黑莲花皇后手撕后宫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重生杀疯黑莲花皇后手撕后宫 > 第四十三章: 下·市井起新风

第四十三章: 下·市井起新风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杀疯黑莲花皇后手撕后宫
作者:
懒浮生
本章字数:
3360
更新时间:
2025-07-08

苏州玄妙观前的“闻香茶棚”里,说书先生的醒木刚落下第三响,穿青布衫的书生就拍着桌子喊:“再讲讲林赞善核内库的事!听说她从账本里找出三车被贪墨的贡缎,比户部那些老吏还神!”

先生呷了口雨前龙井,故意卖关子:“诸位可知林赞善的本事从哪学的?”他往紫禁城方向拱拱手,“前儿个尚功局的老嬷嬷说,圣祖娘娘当年教宫女们算账,用的可不是算盘——是沙盘!抓把细沙,手指划几下,就知道仓库里有多少粮,比账册还准!”

茶棚角落,梳双丫髻的少女正用树枝在地上划算盘。她竹篮里的绣品己堆得半满,是准备送去“凤仪绣坊”的——那是官府新办的绣坊,掌柜是尚功局出来的女官,专收孤女教技艺,绣得好的能供入宫廷,月钱能养活全家。

“要说这女学堂,”卖花的王婆插进话,她篮里的珠兰花沾着晨露,“我那外孙女昨儿个从学堂回来,说先生教她们种番薯呢!用圣祖娘娘传下的法子,把藤剪成段埋土里,就能长出好几个斤重的薯块。”她往街对面努努嘴,“看见那家‘巧娘药铺’没?掌柜的是女学堂学医的,专治妇人病,药钱便宜,还教咱女子怎么调理身子,比那些摆架子的男大夫强多了!”

正说着,街面忽然骚动起来。两个穿绿袍的官差扛着告示牌走过,牌上朱笔写得分明:“凡女子精通算学、医术、农桑、刺绣者,可入官办绣坊、药铺、茶栈任职,月钱与男子等同;经营店铺者,税减三成;女学堂学生成绩优异者,荐入各部当差。”

孩童们追着告示牌跑,嘴里唱着新学的童谣:“女学堂,高又高,先生教我种禾苗。算珠噼啪响,绣针水上漂,女儿也能立功劳……”

茶棚里的货郎张老三忽然拍大腿:“我昨儿个去杭州送货,见着吴月娘吴掌柜了!她新盖的茶栈比知府衙门还气派,雇的全是女伙计,算账的、看店的、跑码头的,个个精明能干。她说当年圣祖娘娘南巡,喝了她调的茶,说‘这茶有韧劲,像调茶的人’,还赐了块‘冰心玉壶’的匾额呢!”

邻桌的绸缎商摇头晃脑:“这算什么?我从南京来,那边开了家‘锦绣庄’,掌柜的是个年轻寡妇,用圣祖娘娘留下的云锦图谱,织出的凤凰比宫里的还活灵活现。听说她收了三十个徒弟,都是没了爹娘的孤女,如今个个能靠手艺吃饭,不用再看旁人脸色。”

暮色降临时,女学堂的灯次第亮起。窗纸上映出女子们读书的身影,有的在背《农桑辑要》,有的在练珠算,还有的围着位白发老嬷嬷学认草药——那嬷嬷是太医院退下来的,曾跟着宜修看过病,如今教女孩子们辨药、制药,说“女子更懂女子的苦”。

学堂后院的菜地里,几个姑娘正给玉米浇水。那是元凰特意让人从山东运来的种子,秸秆己长到齐腰高,叶片上的露水在灯影里闪,像宜修当年教她辨认玉米时,指尖滴落的茶珠。“圣祖娘娘说,”带队的女先生抚摸着的玉米穗,“多一种作物,百姓就少一分饥荒。女子学会种粮,家里的田就不会荒,日子就有盼头。”

此时的紫禁城,元凰正对着宜修的画像出神。画中的宜修穿着常服,手里捧着本《救荒本草》,目光落在书页上的番薯图谱——这是元凰让人补画的,当年画师没画完,宜修就病倒了。

案上摆着苏州送来的新茶,是吴月娘亲手调的雨前龙井。元凰倒了两杯,对面的空位上,玉圭被月光镀上层银辉。“您看,”她轻声说,指尖划过茶杯边缘,“吴月娘的茶铺开遍了江南,林若微把账算得比谁都清,那些女孩子们在学堂里读书、学本事,再也不用只靠嫁人活命了。”

窗外传来林若微与苏绾的争执声,她们正为女学堂的课程争得面红耳赤——林若微要加《九章算术》,苏绾坚持先教丈量土地的法子。元凰忽然笑了,宜修当年也常与老臣争执,争到最后总会说:“吵得越凶,说明越上心。”

三更的梆子响过时,元凰翻开苏绾呈来的账册。最后一页画着片玉米地,旁边小字注着“亩产三千斤”,角落还画着朵玉兰花,和宜修的落款一模一样。她取过笔,在空白处添了只展翅的凤,笔尖悬在纸上,忽然想起宜修教她画凤时的话:“凤有威仪,亦有柔情。治世要像凤,既护得住江山,也暖得了人心。”

远处更夫的梆子声混着女学堂隐约的读书声,在夜空中荡开。乾清宫的灯还亮着,新裁的女官们捧着奏折在殿外等候,她们的脚步声轻而坚定,像春夜里破土的新苗,在这千年宫阙里,扎下属于自己的根。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